没胆量是不行的吗(勇气可嘉啊)(1)

孩子醒来的第一句话是,“妈妈,一会儿我们去上课吧,我自己上,你在外面等我”。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都有些愣住了。平时一睁眼,可不是这情况,一睁眼都要抱抱。其实,她也曾经跟我说过这句话,但是,一睁眼,就说这句话,还是第一次,我都在想,是不是无形中,给她也造成了压力,还好,她说的时候,是喜悦的。

她的这句话,让我真正的意识到,体会到,在此之前的每一次的心理建设,都起到大大小小的作用的。有些时候,再给她提前“打预防针”的时候,她会哭,会不乐意,还是想要我陪着一起上。但是,其实,她的内心是做出过挣扎的。这个时候,我不能强推,她也有在自己给自己鼓劲的过程。她自己可能也知道,自己这个年龄,要独立上课了,这个是她肯定要去面对的。在她的脑子里,肯定也有很多次,那个恐惧,那个勇敢的自己在做斗争。当说出这话的时候,这就是她此刻的一个态度。

似乎就是我们做一些事情的时候,会采取公众承诺的形式。对于自己特别想做的事情,却又怕中断的事情,当你写出来,发出来的,你能真切的去看到那几个字、听到那几个字,和它们只是在自己脑子里回荡,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当真正面临的时候,她会有退缩,虽然,没有真正的分离,但是,我的参与度,相比着之前,少太多了。这就是成长的过程。

我自己也完全能够体会到,她说出这句话,是需要极大的勇气。脑海里那个一直说“我觉得不行啊”和“我一定行”的两个小人在打架。就像自己这次发出要主持,我的内心挣扎了很久。当真正的说出来之前,是做了很多心理战争的。觉得战友们主持都太好了,融会贯通的能力太强大了。分享的内容也都太好了,还会有很多自己不知道的信息。会特别的害怕,害怕自己在总结伙伴的发言时,不够精辟,抓不住重点。第一个点,就是,会发现,自己主持的章节,会读的更加的认真,不止是读一遍,也促使着自己去思考更多。

我没有想到,还没有真正的开始主持,孩子就哭了,哼唧了,还没开始,似乎就结束了。我一不在旁边,她就睡的不安稳,只要坐在她旁边,就能睡挺久。断断续续的主持,给伙伴做一个总结也是断断续续的。心情特别的低落。觉得没有提供到更好的价值。

大家优秀的输出质量,我也会很有压力。有些时候,会不敢发言,不敢说出自己的想法。有些时候,会觉得自己现在的所处的阶段,可能比大家都低一些。知道,不应该这样的去做对比,去羡慕。可羡慕就是羡慕,你逃避也没有用。这是榜样啊,至少从物理上接近了目标,在这个缩小的群体里,帮助我很大的伙伴也都在。

在彼此的交流中,听大家的分享中,自己对书中的内容理解的更深入了,战友们能结合日常生活的例子,或者用常见的类比的形式表述出来。当时心里很失落,特别的不好意思。对于我自己,有些时候,就在想,我真的不想在大家面前留下一个,老是有随机情况出现的形象。当一次次的随机,一次次的中断,似乎就成了反向消磨自己的信心一样。

虽说有些时候,我能去拥抱随机性。但是,这种时刻,对于原有计划,随机性多频次的发生,我不能应对自如,似乎内心有了更大的烦躁和自责。有一刻,甚至,自己都在想,那我以后,是不是都不敢再去主动报名主持啦。但,这不是自己想要的结果。

但是,随机性频繁的出现,也让我发现,只要我在她身旁,她都能睡的安稳,下次就直接坐她旁边就好了,小声一点就行了,大家肯定也能理解的,方法总是会有的。慢慢调整。博学,不是一天、两天就能习得的,慢慢积累。

今天,虽然,没有做好,但是,勇气可嘉,就像童说的,很有勇气。她总能找到鼓励人的点,真的是人生鼓励师,在我蜗牛般成长的过程中,她给了我很多的鼓励,特别的感谢。我也觉得,勇气可嘉,没有别的词语来夸奖自己了,哈哈……

我家娃主动说出来这句话,也是很厉害的。相信,她能很平稳的度过这个过程,时间或许会比别人长。慢一点,长一点,也没有关系,只要每次都进步一点点,给她多一点时间,多一点耐心,不要着急。

也时刻提醒自己,对于自己的成长,不要太着急,想学的、要学的东西太多了。但是,自己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每个都学。边走边调整,在一次次的具有勇气的行动中,调整中,做出取舍,更清楚的知道什么更重要。

相信自己在慢慢的成长道路上,会有很多的跌跌撞撞,起起伏伏,要提醒自己,会有情绪的周期存在,接受她,和她更好的相处。未来的每一天,都对自己会有多一些自信,多一些自我肯定,加油,明天会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