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

川观新闻记者 王成栋

日前,四川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支持攀枝花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攀枝花为全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积极探索共同富裕实现路径,引导全省人民勤劳致富、发展致富、创新致富。

攀枝花为何成为四川探路共同富裕的“试验区”?“试验区”将试些什么?带着问题,川观新闻记者第一时间走访了省级有关部门。

攀枝花如何发展成一个城市(川观独家探路共同富裕)(1)

航拍安宁河畔的攀枝花米易县10万亩稻菜轮作基地核心区。

选址之问

“试验田”缘何落子攀枝花?

“中央有要求,四川有需要。”谈及在四川探路共同富裕的原因,省委政研室相关负责人这样说。

2021年8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专门研究扎实促进共同富裕问题,并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探索有效路径,总结经验,逐步推开。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再次为各地探路共同富裕击鼓催征。

对标对表中央部署,在推进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作为经济大省和人口大省,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四川,同样需要探索出一条适合本省实际的共同富裕新路子。

至于选择攀枝花作为先行先试之地,记者注意到,这其实早有端倪——此前,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均对相关工作作出部署,明确要在攀枝花启动相关试验探索。

攀枝花如何发展成一个城市(川观独家探路共同富裕)(2)

攀枝花南站。

记者还注意到,这并非攀枝花首次担当“试验田”重任。早在本世纪初,攀枝花就在全省率先取消了农业税,为相关政策在全省乃至全国铺开提供了借鉴与参考。那么,地处川滇两省交界之地的攀枝花,缘何再次成为“试验田”?

“基础好。”省委政研室相关负责人透露,之所以选择攀枝花,除了当地积极性较高外,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攀枝花有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条件。

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和差距,是衡量共同富裕的重要指标。在这一指标上,攀枝花在省内表现亮眼:去年,全市城镇和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7915元、21979元,均位居全省第二,差距连续十年缩小。换言之,攀枝花的城乡区域发展较为均衡。

其次是后劲足。攀枝花的工业化率、城镇化率分别居全省第一位和第二位。其中,全市农业人口占户籍人口比例仅有48%,在全省率先进入了城镇化中后期阶段。

“工业是产业比拼的主战场和制高点,城镇化是创造新需求和拓展新空间的重要抓手。”省社科院原副院长盛毅说,在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作出加快推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部署的背景下,工业化和城镇化程度较高的攀枝花,后续发展前景看好。

攀枝花如何发展成一个城市(川观独家探路共同富裕)(3)

攀枝花“两江三桥”三线文化景观。

路径之问

在聚焦重点、攻克难点中体现“四川特点”

根据《意见》,到2025年,攀枝花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迈出坚实步伐;到2035年,攀枝花高质量发展取得更大成就,共同富裕试验区建设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推动共同富裕的制度体系更加健全。

这一目标如何达成?

记者了解到,《意见》在正式印发前,起草组和相关职能部门曾前往全国最早开始探索的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考察调研。在借鉴浙江经验的基础上,攀枝花的探索如何体现四川特点?

学界认为,从实际省情来看,四川探路共同富裕的重点在于缩小地区、城乡和收入“三大差距”,难点是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体制机制障碍。而攀枝花围绕前述重点和难点进行的探索,正是四川特点的体现。

《意见》提出,攀枝花探索的路径和方向,是要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绿色化数字化转型中促进共同富裕。

省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这也是此前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部署推进四川现代化建设的重点领域。而这些,都是缩小“三大差距”的有效路径。

例如,攀枝花新型工业化的主要方式,是加快推进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和建设工业强市,做优做强先进钒钛钢铁材料产业集群。在这一过程中,无疑将带动更多的本地人就业与增收。

探索的重点任务,包括促进高水平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持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等六大方面。

其中,持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重要内容。对此,《意见》提出,攀枝花要实施中等收入群体递增计划,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推动更多低收入群体跨入中等收入群体行列,促进低收入群体持续增收。同时,完善最低工资标准与经济增长、社会平均工资增长联动机制,同步探索完善分配制度,综合运用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手段,不断优化全市收入分配格局。

攀枝花如何发展成一个城市(川观独家探路共同富裕)(4)

京昆高速金沙江特大桥。

支持之策

鼓励大胆改革、先行先试

探路共同富裕是一项全新的系统性工程。在攀枝花的探索之路上,注定需要更多突破性探索。其中,首先是来自政策层面的支持。

如何支持?

《意见》给出答案:省级将瞄准建立工作推进机制、开展重大改革试点、强化重大项目支撑、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强化创新人才支撑,为攀枝花的探索护航。

工作机制的重点,是厘清责任。《意见》提出,探索涉及主要单位是省发展改革委、省委改革办和攀枝花市。其中,省发展改革委承担省级层面牵头责任,攀枝花市承担探索的主体责任。

通过改革集成配套,放大探索成效,是鼓励攀枝花探路共同富裕的目标。

“除了鼓励他们大胆尝试、大胆闯,还有诸多改革举措要在这里先行先试。”省委改革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后四川将优先将省内共同富裕改革的试点和探索示范任务赋予攀枝花。

例如,向上争取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等国家级试点,开展审批权限委托下放、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等省级试点,以及在营商环境对标创新、农民就近就业创业增收等领域展开改革探索。同时,建立健全交流推广机制,及时总结共同富裕试验区建设的经验做法,确保“成熟一批、推广一批”。

“除此之外,还要在重大项目、财政金融和人才支撑等方面重点用力。”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透露,聚焦钒钛资源和清洁能源开发、大通道建设、水安全保障等领域,四川将全面加速项目审批建设,并同步探索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制度机制,鼓励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本文来自【四川日报-川观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