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天记》第四季(从择天记来看代际鸿沟)(1)

影视口碑榜(微信ID:yingshikoubei):著名学者余世存有一个“类人孩”的观点,他认为,如果每一代人都有自己创造参与的社会历史事件作为成人礼,那不仅是他们一代人的福份,也是社会的福份。如果没有这样的社会革命,这一代人注定是子民,是类人孩,是蝼蚁。

在余世存看来,中国社会进入1990年代以来,极度缺乏让年轻人“长大”的社会革命。所以当被认为任性、娇生惯养的80后,在经历了不同于父辈的成长之路,于21世纪初一跃踏上社会舞台,甚至从父辈手中“夺权”时,那些古板的成年人才意识到变化,原来那些曾经的少年们,已经成为社会的主流。

十年瞬逝,这种偏见和刻板印象,宿命般地从80后转移到了90后乃至00后身上。由于科技变革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这种偏见在不同代际之间的鸿沟愈发明显,广泛地体现在语言、社交、喜好甚至价值取向上。

在近期热播的电视剧《择天记》上,这种偏见就体现得淋漓尽致。其中,对用“九千岁”、“霸屏”、“屠榜”、“无底线”等字眼冷嘲热讽90后、00后的喜好和“品位”,著名学者喻国明特意在微博发表长文予以批驳,他认为,这种论调多是出自资深成年人之口,这实质上是用自己三四十年中最值得称道的事情,来与他人二十年中最轻狂的事情来比,只是满足了自己心中的某些东西。

具体到《择天记》这部古装偶像剧上,一方面收视和点击量不断攀升,该剧播出至第28集收视率持续破1,超越所有上星频道黄金档剧场电视剧,排名全国第一,同期网上播放量累计达129.5亿,仅昨天一天播放量就达到了6.2亿;另一方面该剧在不同年龄层面的观剧人群中也引发了争议。作为一部热门IP剧改编来的古偶剧,出现不同声音很正常,不过就像喻国明所说,这需要“用大时间尺度看待”。

大力度改编打造剧感古装偶像剧

要跨越年龄和感官鸿沟

《择天记》第四季(从择天记来看代际鸿沟)(2)

《择天记》作为超人气网络小说,本身就拥有大量粉丝,这也使得该剧开播之前就以大IP引起高关注。不过,因为电视剧对原著小说的故事情节做了较多修改,播出后引起了部分原著粉的质疑。

其实,原著粉“挑刺”式的质疑,存在于任何一部改编而成的影视作品中。而当年《红楼梦》《水浒传》等名著改编引发的原著粉反弹,实际上比现在任何一部改编剧的声音都要大。

《择天记》第四季(从择天记来看代际鸿沟)(3)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差异呢?

作为伴随着网络文学一起成长起来的80后,对“网络文学改编为影视剧应具有天生的网感”是网生代对文字和影像的一种要求。《择天记》的故事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象,这种创新是文学作品所独具的特点。

而将这些个人化的体验式想象,转化为可听可感的视听形式,势必要在剧情内容和表现形式上进行创新取舍,不可能达到60、70、80、90、00每个年龄段均无可挑剔的效果,加上技术的限制其难度就更大了。

《择天记》第四季(从择天记来看代际鸿沟)(4)

除此之外,把以想象为看点的网络文学改编成以人物演绎为主的电视剧集,还需要跨越不同感官载体的鸿沟。《择天记》原著粉儿的期待受挫,很大程度上根源于改编前后,跨越两种不同载体所带来的撕裂感。

说实话,这种撕裂感在每一部古装剧的改编中不可避免,而且是一种动态撕裂,也就是说,可能在70后与80后之间撕裂,也可能在80后与90后之间出现撕裂。

与“九千岁”相比

80后对网络文学的感情更深

《择天记》第四季(从择天记来看代际鸿沟)(5)

《择天记》在不同的观剧人群中呈现出的差异,既与不同年龄人群成长环境有关,也与不同年龄层的心理特点有关。

《择天记》第四季(从择天记来看代际鸿沟)(6)

作为一部立足于“九千岁”观影人群为主的古装偶像剧,从其出发点来讲,该剧汇集了鹿晗、古力娜扎等一大批年轻流量明星,加上爱情、冒险等偶像剧的基本元素已经具备了偶像剧的要件。因此,不同于80后,《择天记》在90后甚至00后人群中拥有超高人气。这种观看反馈的两极分化,正是源自于不同年龄层面人群对电视剧的接受过程中产的异变。

对于文学原著改编的影视剧,80后与90后呈现出了两种不同的心态。80后属于网生一代,他们伴随着网络文学的兴起而成长起来,对于网络文学有着特殊的情感。因此,我们看到近几年来网改电视剧每每上映都会引起有关原著与改编的讨论。而80后则是这些讨论中的主力军。

《择天记》第四季(从择天记来看代际鸿沟)(7)

相较于80后,90后被称之为GDP红利一代,GDP高速增长带来城市交通发达、基础设施完备、高铁8小时内全国畅行,4G网络拿手机看三生三世等等让他们充分享受到了科技带来的便利。

他们对于网络文学的感情远远没有80后那么浓厚,甚至很大一部分处于无感状态。对于网络文学改编的电视剧,90后更多的则是立足于电视剧本身,可能因为某个明星,也可能是因为某些特效,这很契合90后以自我为中心立场鲜明的特点。

《择天记》第四季(从择天记来看代际鸿沟)(8)

因此,考虑由网络文学转换为电视剧过程中不同年龄层次人群的接受心理就变得很重要。如果希望最大程度地保留网生代读者向观众的转移,那么对原著网感的保留程度,就至关重要。

如果立足于电视剧本身,那么大尺度的改编便成为选择。《择天记》大幅度的改编决定了网络文学原著改编成电视剧,在90后、00后中获得更多认可和赞赏是必然的。

大时间尺度看待年轻人

一代有一代之审美

《择天记》第四季(从择天记来看代际鸿沟)(9)

对于一部电视剧的不同看法,很大程度上由其生活阅历、文化背景和各年龄段的心里特点决定的,谈不上优劣,更大程度上是由不同年龄人群话语权的大小来决定的。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网上嘲讽90后的声音此起彼伏。以《择天记》为例,在该剧的观剧人群中,有大量的90后观众。这部分人被人用“九千岁”、“霸屏”、“屠榜”、“无底线”等词汇嘲讽。那么,90后的审美就真的那么不堪吗?

《择天记》第四季(从择天记来看代际鸿沟)(10)

如在《择天记》中,不少人被鹿晗扮演的“陈长生”圈粉,就是因为他在追寻“活着”以至于“逆天改命”中,那份热血激昂的少年魂,以及立在心中的一份价值坚守。

比如,面对“富二代”唐三十六的主动示好“你跟我混,我罩着你,吃香喝辣,要啥有啥”,陈长生表现出不为权贵低头的坚定,“我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没时间陪你,而且我不吃辣的”;再比如,“我从来不认为天才有多么了不起,最了不起的是那些对自己最狠的人”“因为从容,所以淡定,才可以在人群之前谈笑自若,绝不会再因为他人的嘲笑或是无视而紧张自卑”,这些台词传播出的价值观,正是90后们认可欣赏的独立自由的价值体现。

问题在于,当前成年人话语权的强大,导致了90后群体在舆论中的失语。或者是,90后、00后们,根本就不屑于与那些古板的“大叔”们争来争去。不得不说,这种代际之间沟通上的撕裂,更应该引起我们重视。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审美,对于以《择天记》为代表的“九千岁”的审美特点,需要放在一个更大的时间维度中去考量,而不应过早过于武断的做出结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