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的误区(全力以复生产生活有序回归)(1)

洪水退去,龙山镇村民生产生活秩序恢复。梁素雅 摄

全面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的误区(全力以复生产生活有序回归)(2)

大家齐心协力打扫村巷道。梁素雅 摄

全面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的误区(全力以复生产生活有序回归)(3)

农技服务队指导农户抓紧排除农田积水。受访者供图

全面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的误区(全力以复生产生活有序回归)(4)

医护人员为黄婆婆检查身体。受访者供图

5月10日至13日,佛冈县遭遇强降雨,造成佛冈多地出现内涝,不少道路和村庄被淹,有的桥梁被洪水冲垮,有的村庄在内涝中成为“孤岛”。

暴雨冲不垮斗志,洪灾中凝聚力量。暴雨过后,全力恢复生产生活的号角随之吹响。全县各级各部门各镇党员干部凝聚成一股强大合力,扎实开展防汛减灾工作,帮助受灾群众重建家园。

据悉,在此次暴雨防御工作中,佛冈县以“三个满意”(组织满意、群众满意、干部对自己的工作满意)为工作目标全面压实防汛抗洪责任,有序有效开展防汛减灾工作。截至目前,佛冈县基本恢复了通路、通电、通水、通信、通运,实现了防疫、生活“双保障”。贺欢 罗沅琪

凝聚防汛减灾强大合力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佛冈县科学统筹防汛减灾工作,凝聚起强大合力。

14日上午,佛冈县委书记潘国标带队到水头镇调研地质灾害防治和农作物受灾情况,并指导汛期安全防范和复工复产工作。在西田村委会龟咀村,潘国标实地察看该村树木损毁和地质灾害隐患点地质现状,强调要坚决克服麻痹松懈思想和侥幸心理,确保“思想不滑坡”,加强值班值守和巡查力度,严防事故发生;在桂元村魔芋种植基地,潘国标详细了解基地受灾面积、财产损失情况,强调要全力推进复工复产,最大程度帮助企业和村民减小损失,进一步坚定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信心,确保魔芋种植项目顺利推进。

同日,佛冈县委副书记、县长江红平一行到高岗镇察看地质灾害情况,指导抗洪抢险工作,看望临时安置点转移群众。他强调,强降雨刚过,山体土壤含水量较高,次生灾害随时可能发生,要克服松懈麻痹思想,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持续加大巡查力度,突出抓早抓好,发现次生灾害情况及时上报、处置,尽可能消除隐患,将灾害的损失降到最低。

笔者获悉,暴雨后,佛冈县党员干部继续下沉一线,按下暴雨后恢复工作“快进键”,共绘美好家园新画卷。

如县水利局分组行动,对水库、河堤、防汛路等情况进行收集,指导协助各镇全面排查灾害点和修复工作;县委政法委组织“两支队伍”下沉到龙山镇车步村,联合镇村干部派发消毒粉给群众进行消杀;县委统战部组织党员干部下沉高岗镇高岗村,全力协助村委做好村道疏通、复工复产等工作;县卫健局党员干部下沉到结对联系水头镇新坣村开展汛后灾情排查、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种动员工作;县教育局组织党员干部下沉龙山镇浮良村,协助村委开展党员劝导、党课学习、汛后次生灾害防范等工作。

捷报频传基本恢复“五通”

在水头镇西田村,几名身着红马甲的党员干部操着铁锹等工具对一条灌溉渠进行清理,数小时后,灌溉渠已被疏通,水流滑道而过;

在石角镇科旺村,志愿服务队伍将一个个空袋装满土沙。他们正在开展抢险救灾志愿服务活动;

在龙山镇关前村,驻镇帮镇扶村科技特派员对受浸农田进行评估,制定措施防止农田受到再次污染,及时抓好复耕复种工作。同时,村干部全力协助村民做好保险补贴申请,尽量将村民损失降到最低;

……

以上是佛冈县扎实做好防汛救灾,全力恢复群众生产生活的缩影。在全县党员干部以及群众的努力下,佛冈各地捷报频传,截至目前,基本恢复了通路、通电、通水、通讯、通运,实现了防疫、生活“双保障”。

数说

●数据显示,25家停产或部分停产企业已全部恢复生产

●5家旅游景区恢复营业,客运班线大部分恢复运营

●中小学幼儿园于5月16日全面复学

●全县公路(桥梁)交通累计中断19处,已恢复10处,其余9处正在全力恢复,均为农村公路,不影响群众出行

●受影响停电台区125个,受影响停电用户7472户,已全部恢复正常

一线直击

农技服务队田间指导排水防涝

近日,持续强降雨导致佛冈县多地出现城乡积涝和地质灾害风险,农作物不同程度受淹,县农业农村局迅速响应,第一时间组织干部职工下沉到水头镇莲瑶村,全力做好防汛救灾工作。

县农业农村局党员干部分批带队到莲瑶村削坡建房、农民自建房、地质灾害点、河流设施和公路桥梁等危险区域及重点路段进行实地查看,了解掌握莲瑶村受灾情况,并开展拉网式排查,全面排查水毁农田、低洼内捞点、受损桥梁、墙体倒塌等安全隐患,对河道淤积、道路倒塌树木、农田水利管道堵塞进行疏通清理,确保不留死角,全力保障村民生命财产安全。

同时,农业农村局组织农技服务队深入田间一线指导田间排水防涝,针对水稻、花生、玉米、大豆等主要受灾农作物,根据实际情况,指导农户抓紧排除农田积水,做好田间管理,并对排涝后的农作物采取科学的补救措施,帮助农户进行灾后减损。

镇村干部进村入户“大清扫”

5月15日上午,为帮助受灾村民尽快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水头镇党委、政府组织志愿者、应急分队队员、消防员共60人紧急赶往龙山镇官路唇隔海自然村支援灾后修复工作。

在现场,水头支援队伍和龙山镇村干部全员上阵,分工明确,干劲十足。消防员肩扛水枪逐条巷道挨着清洗冲刷,志愿者齐心协力打扫村巷道、收集清理转运垃圾和淤积物、喷洒消毒液和协助村民整理家具。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原本一片狼藉的村子又恢复了往日的干净整洁,受到村民一致称赞。

同饮潖江水,共护一座城,水头支援队伍用行动诠释了积极团结奋力奋战的热心,彰显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同胞情义。

据了解,龙山镇官路唇隔海自然村地处潖江河沿畔,距离潖江河堤约90米,全村共72户310人,主要以种植水稻、香蕉等农作物为主。由于地处低洼地带,隔海村基本在每年的强降雨、龙舟水期间都会受淹,每当遇到强降雨村里都会自发组织青壮年巡查河堤围岸,如遇决堤危险能第一时间通知全村老少及时转移。在本次强降雨中,隔海村内积水位一度上升至1.3米,农田受浸面积约500亩,村庄被水浸两天两夜,导致村民无法正常出行,镇村干部便涉水挨家挨户给村民派送方便面、八宝粥和矿泉水等应急物品,保障村民的最基本生活。

连夜出动抢险复电

5月10日-12日,佛冈县出现强降雨和雷雨大风天气,暴雨导致多地出现不同程度的塌方、滑坡、倒杆、断线,造成佛冈电网多条10千伏线路及其支线不同原因的停电。佛冈供电局全体动员,抗灾复电。

5月11日,上涨的河水将汤塘镇高滩大桥旁的电杆冲倒,导致110千伏黄花河站10千伏黄汤乙线高滩支线紧急停电。为保障线路后段竹山、高岭等村庄用户用电,佛冈供电局汤塘龙山供电所在雨势渐停期间,迅速组织抢修小组连夜开展抢修工作,并安排一台10千伏保供电车对停电用户进行保供电,保障近两千用户安全可靠供电。

11日至12日,佛冈供电局组织党员突击队前往停电的石角镇水围村和汤塘镇竹山村、高岭村,出动移动柴油发电机进行保供电工作,现场开启应急发电机,设置临时手机便民充电站,让村民手机充上电,减少停电带来的不便,同时向村民说明停电原因以及大概抢修复电情况,当地村民纷纷拿出自己的手机和充电宝充电,并给保供电工作点赞。

面对此轮强降雨,佛冈县累计受影响停电台区125个。佛冈供电局上下一心,同心协力,精准施策,累计出动675人次,出动抢修车辆225班次,截至5月13日00:07,佛冈地区已全部复电。

暖心故事

87岁黄婆婆被转移到安置点

日前,在汤塘镇升平村下刀排文化室里,笔者看到镇村干部与被转移安置的村民交谈,了解他们的需求,而医护人员正在为87岁的黄婆婆检查身体,测量血压。“10号转移过来的,环境很舒服,感觉样样都舒服,样样都好。”汤塘镇升平村村民黄婆婆说。

据升平村村干部沈小明介绍,刀下排自然村的地质灾害点在汛期前一直在整治,在本次强降雨出现了山体滑坡现象,镇村干部第一时间转移群众到临时安置点。

据汤塘镇相关人员介绍,该镇对需要转移的群众提前做好了登记,对地质灾害隐患点也提前做好了警戒设置,及时对安置的群众,提供食物、棉被、医药等,确保满足群众的生活、医疗需求,同时还对地质隐患灾害点再次排查,防止汛期过后再次发生次生灾害。另外,还组织人员对水淹的地方进行环境消杀,为困难群众提供一些生活必需品。

房屋坍塌理赔款2小时到账

佛冈县石角镇关山村委会西元村钟文源一家五口,老少三代,生活不富裕,房屋经过近日的暴雨侵蚀,墙体开裂,政府部门组织转移后,房屋整体坍塌。

5月16日,阳光农险清远中心支公司接到报案后,迅速组织人员第一时间赶赴受灾现场进行查勘,为受灾农户开通绿色通道,仅用2个小时,就把3万元理赔款打到了钟文源的银行账户上。

为降低暴雨的影响,清远市金融工作局加强组织部署、高度重视,切实把做好基层农房保险工作作为保障民生的重要抓手,要求各承保机构对因暴雨导致重损的农户,以最快速度完成查勘定损工作,最大限度支付赔款,办好办实惠农为农的暖心事。

雨后回访

教师复工 学生复课

5月16日,雨停,阴天。

早上10时许,佛冈县龙山镇浮良村69岁婆婆徐月娴穿过家门口的一块菜地,来到鸡棚,像往常一样喂鸡。十几只鸡随即围了过来,场面欢腾。

就在5天前,这里包括徐月娴家中还是“一片汪洋”。

徐月娴的女儿谢彩霞回想起当时画面仍心有余悸。据她介绍,11日,受暴雨影响,大水已经涌进房屋,最高水位已达到1.3米。彼时,家中老母亲和3个小孩都在家。情急之下,她们转移至2楼等待救援。

所幸救援及时赶到。当日下午3时许,镇村干部以及消防队员克服重重困难,带着橡皮艇涉水抵达。镇村救援干部抱起小孩、老人登上橡皮艇,分2次将其一家5口紧急转移。

“当时情况很危急,镇村干部来得挺及时的,看着他们冒雨那么辛苦,真的很感动!”谢彩霞谈及救援画面激动不已。

除了救援,暴雨过后,镇村干部还来到其家中关心老人生活状况。“这两天身体怎样呀?”16日,龙山镇镇村干部提着食品以及水果到其家中慰问。这是暴雨后,镇村干部第2次来到其家中关心她们的生活。

如今,一切归于平静,生活井然有序。谢彩霞说,她是一名教师,目前已经复工,家中的小孩已经复课,母亲也未出现身体异样,一切如常。

时间拨回暴雨时刻。10日至13日,连日暴雨袭击,佛冈县成了清远市受灾最严重的地区,而龙山镇又是佛冈县受灾最严重的乡镇。

暴雨中,龙山镇全镇一盘棋,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靠前指挥,全镇党员干部下沉抗洪抢险一线,彻夜不眠不休,为人民群众筑起“安全堤坝”;暴雨后,龙山镇以人为本,统筹做好灾后复产和防疫工作。

数据显示,暴雨后,龙山镇对因道路中断,群众不能外出购置生活用品的村庄,组织人员迅速抢修临时简易道路,安排人员运送食品、药品等物资,全力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目前受损公路已修复通车38宗,剩余11宗正加紧抢修清理;组织电力、通信部门,及时监测用电、用网情况,中断供电的7条自然村11日当天实现正常供电,全镇未出现断网、断手机信号的情况。

先锋党员

汤塘镇副镇长曹城新:

蹚过齐腰深水进村防汛

今年入汛以来的首场强降雨5月11日袭击佛冈县,佛冈以24小时累计降雨量276.6毫米跻身全国第二名,这也给当地的防汛带来不小的压力。

佛冈县各级党员干部坚守在防汛一线,积极防御暴雨可能引发的洪涝、地质灾害。佛冈县汤塘镇副镇长曹城新就是这样一名防洪一线的“逆行者”,虽然遭遇了所驾车辆被迅速上涨的洪水淹没的惊险事件,但他仍坚持蹚过齐腰深水进村组织村民防汛,确保村民人身财产安全。

●罗沅琪 刘伟燕

组织镇村干部分头巡查

5月11日早上9时30分左右,雨势并不大,洛洞河水静静流淌,除了比平时浑浊,水位并不高,一切都显得很平常。按照县、镇的工作部署,曹城新组织所驻的石门村、洛洞村两个村的驻村镇干部下沉到村里开展防汛减灾工作。

前一天,驻村镇干部已经下沉到村(组)一线向村民宣传防汛救灾常识、巡查地质灾害点和水库、在安全隐患点设置标识牌并拉起警戒线,提前转移了孤寡老人、留守儿童、困难群众等62人。

即便做好了应急准备,想到全市视频调度会上讲到的这轮特大暴雨很可能每小时降雨量会超300毫米,曹城新不敢掉以轻心,趁雨势还小,继续组织镇、村干部分头巡查检查标识牌和警戒线,提醒村民不要外出。

上午11时左右,雨越下越大。曹城新的手机里不断传来气象局、应急局等各方面的提示信息,从手机工作群上,他得知已有几个村子不同程度受浸。为了方便查看洛洞河情况,曹城新上了村委二楼,随时留意着水位上涨情况。同时,通过手机小程序查看天气预报的雷达回波图,时刻关注雨势。

曹城新从工作微信群中得知石门村的新车自然村、南坑自然村和果仔冚自然村有几个地方受浸。而此时,他所在的洛洞村由于地势较高,虽然河水不断上涨,但并无房屋受浸。

石门村不断传来险情,随着水位的不断上涨,受浸的地方越来越多、范围扩大。此时曹城新开始感到紧张,心想山区的汛情真是来势汹汹。考虑到石门村应对汛情可能更需要自己,若他在,石门村可以更快地调动救援物资和救援力量。曹城新快速跟洛洞村党总支部书记张永安交待了一下,便驾车下山赶往石门村。

然而,当他准备出门时,才发现不过是几分钟的时间,洛洞河水涨得非常快,而且倾盆的大雨还在持续地下。一路上,一边是陡峭的山坡,雨水夹杂着泥土冲刷而下;一边是洛洞河,河水犹如一条愤怒的“黄龙”奔流而下,大自然的威力着实让人心慌。曹城新当时一心想着石门村的险情,继续驾车往前行驶。沿路上遇到六七处轻微的山体滑坡,但并未影响通行。

车辆死火 积水渗入车内

行驶到洛洞水厂时,曹城新突然发现,对面地势较低的洛洞发电站二楼的阳台上居然还站着两个人。“前天已经通知人员要撤离,不知为何又有人返回电站。”曹城新停下车,看到湍急的河水已经没过电站一楼的门脚位置,心中不免一慌。

此时湍急的河水挡在中间,人要从电站那边过来,或者救援人员要从公路这边过去,都是非常危险和困难的。曹城新电话联系洛洞村村干部,让其与电站上滞留人员保持联系并随时留意和报告楼下的水位,有危险立即组织撤离。

曹城新继续驾车往石门村方向赶,来到石门村太平围自然村前面的竹林山庄路段时,前方是一段下坡再上坡的路。他发现前面的路有积水,因为平时经常走这条路,当时也没多想,也容不了他多想,只是想快些到达石门村应对险情,他就继续往前开。

然而水涨速度比曹城新想象的快多了。几十秒的时间,水就涨到接近车门槛的位置。车辆死火,水渐渐渗入车内。曹城新心里不禁咯噔一下,说不紧张是假的。但他很快冷静下来,立即收拾手机、证件等物品,随后弃车撤离。

曹城新蹚着河水往回走,走到地势相对较高的位置后,向镇应急指挥中心报告了自己的情况,以及沿路发现的险情。

曹城新突然想起沿途发现的几处小塌方,可能会进一步发展成大的山体滑坡,如果洛洞村有险情,这些山体滑坡以及自己那辆熄火挡在路中间的车,将会阻碍外面的救援力量。如果雨势不减,水位继续上涨,发电站二楼的两个人可能会有危险。石门村的灾情还会不会继续加大。曹城新立即通知洛洞村、石门村工作人员安排人手把路的两头封住,防止任何车辆和群众进入这段已经有通行危险的路。

及时打通村民回家的路

慢慢地,雨势逐渐减小,突然曹城新发现有一些不知情的车辆和群众进了来,被前面的积水挡住了去路。他们有的是在附近工厂上班的村民,下班要回家;有的是要进洛洞村装货的车辆,都想等水退了进洛洞村。

曹城新在这边向他们挥手,冲他们大声喊,叫他们不要尝试涉水过路,很危险,但距离太远,他们听不清。看雨势也小了,曹城新就干脆蹚着积水,慢慢走过去。这段积水的路虽然只有100米左右,但中间最深处水已齐腰。曹城新告知群众前面的路已不能通行,水一时半会是不会退的,让他们赶紧往回走。否则再过一会雨势继续加大,可能来的路也会被浸,那样的话就要被困在这里了。此时镇里的救援人员也刚好赶到,也和他一起劝离观望的村民。

曹城新和前来支援的镇救援人员一起来到石门村,与石门村驻村镇干部、村干部、帮扶单位干部会合,并了解到石门村虽有几处地方受浸,但无人员受伤,村民都很安全。交待好石门村的处置应对工作后,曹城新返回镇政府向主要领导汇报情况,此时洛洞村党总支部张永安来电告知被“困”在水电站的那两个人已经安全撤离了,这时曹城新才放下心来。

在镇政府稍作休整后,下午2时,曹城新继续带领7名应急队员到石门村继续开展防汛减灾工作。此时雨势已变小,水位也慢慢下降,曹城新和两个村的党总支部书记开始组织人员、机械进行清障、清淤,及时打通村民回家的路。

“回想整个过程,从决定去石门村,到车辆受浸,也就短短十几分钟时间,有些措施细节处理得未免有些鲁莽。但突发状况之下,也容不及多想,想的只是群众安危,只是岗位职责。在村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受到威胁之时,我们基层干部就是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一座桥梁。”曹城新说。

龙山镇清水迳村党总支书记冯圭花:

耐心劝说村民异地转移

5月10日至13日,佛冈县遭遇今年入汛以来最强降雨,龙山镇清水迳村受灾情况最为严重。清水迳村党总支书记冯圭花充分发挥统筹作用、先锋模范作用,与驻村镇干部、村“两委”干部、清水迳村民携手共渡难关。

●罗沅琪

汛前提前转移撤离村民

清水迳村位于龙山镇北部,由于村子四面环山,遇到强降雨天气,山上雨水短时间内集中下流到村中,且无法及时排走,非常容易造成村中内涝。加之不少村民在山坡上建房,村内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较多。

5月10日晚,冯圭花接到省自然资源厅发布的地质灾害气象预警3级通知,随即第一时间启动村应急处置方案。她立刻通知地质灾害点受威胁人员撤离,并在隐患点周边拉起警戒线,加强隐患点巡逻排查,禁止村民靠近。

劝说村民异地转移并不容易,需要足够多的耐心。“不怕的,以前下大雨也没事。”毛田自然村一户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受威胁村民怕麻烦,不肯听冯圭花劝说,坚持留在家中。冯圭花经过一个半小时反复规劝,该户村民才肯暂时搬去临时安置点。

受连夜暴雨影响,次日早上7时30分,毛田自然村地质灾害点发生崩塌,崩塌体堆积于坡脚,造成坡下房屋窗户墙体受损,因已提前转移撤离群众17名,未造成人员伤亡。

清水迳村受强降雨影响,村内多处发生山泥倾斜、房屋坍塌受损、道路亏空塌方、桥梁毁坏、水漫水淹等灾情。“冯书记,我们村的路塌了,怎么办?”强降雨最严重的5月11日,冯圭花的手机没停过,源源不断的求助电话拨进来。

“西坑自然村、枫门自然村的唯一主干道被洪水淹没,村民无法出来。”工作微信群上,村干部发来照片,告知受灾情况。

“别急,你先原地待命,随时注意村内情况。”冯圭花通过电话、微信群等接收突发情况及时了解详情,准确研判,迅速提出应对方案,马上分配人手进行抢险救灾。同时,统计道路阻断情况,及时疏通道路或重新规划救援路线,确保受困人员能被顺利救出。

临危不乱组织抗洪抢险

11日中午,铺仔自然村1名已被疏散转移的村民擅自回家取东西,不料遇上房屋突然倒塌,被困在屋内。冯圭花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联合公安、消防、应急等有关部门在30分钟内顺利将被困村民救出,所幸该名村民只是受了轻伤,并无大碍。

雨水不停,清水迳村多条自然村被水淹,最高水位漫过膝盖。与此同时,铺仔自然村88岁高龄村民李阿伯的房屋水淹情况严重,出行道路又被水淹没,无法逃生。无法得知父亲的安危,李阿伯的女儿非常着急,可她不敢蹚水进屋救人,急忙跑去向冯圭花求助。

冯圭花收到求助后,马不停蹄联系救援队,并带队前往救援。通往李阿伯家的道路已完全被雨水浸没,在救援队的快速反应下,李阿伯成功脱困,看着他安然无恙,冯圭花总算松了口气。

大部分村庄水淹严重,且上迳片区全部自然村断水断电,村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被转移到安置点内。为确保村民不饿肚子,完成紧急抢险救灾工作后,冯圭花还没来得及吃午饭,就运送八宝粥、方便面、矿泉水等应急物资到各个受灾安置点,并告知他们村内的受灾情况,安抚村民情绪。

有条不紊开展复工复产

5月13日后,席卷全村的暴风雨渐渐变小,村内积水逐渐退去,供水供电也逐步恢复正常,为更快让村民回归正常生产生活,冯圭花针对本村实际做好灾后复工复产安排。

雨后48小时是地质灾害频发的危险期,冯圭花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点、削坡建房点等隐患点的巡查力度,防止松懈发生不测。她还加强统筹,组织人员与挖机加固修复出现山体滑坡、塌方的村道。另一边,组织多支清洁小队开展村庄全面清淤消杀,防止环境潮湿滋生蚊虫病菌。她向群众演示消毒粉的兑水比例和使用方法,鼓励发动村民对所在村进行清扫杀毒。

此次汛期,清水迳村受灾情况严重,受灾村民短期内无法回家居住,要使村民安心留在安置点,就要保障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为确保村民在安置点的生活质量,冯圭花继续带领村干部齐心协力对安置点转为“升级改造”,她细心对应急安置点进行修复改善,翻新改造水电设施,安装热水器、煤气炉等,同时配备桌椅、折叠床、被子、毛巾等日用品。

在未恢复正常生产生活条件情况下,村委准时为村民提供一日三餐及饮用水等食物。同时,冯圭花充分利用每晚休息时间入户了解村民需求,以温和而有力的语调向村民说明受灾情况及后续处理方法,有效安抚受灾村民情绪。

“村委不但为我们提供吃喝和房间,还经常来关心我们,嘘寒问暖,真的是非常感谢。”在安置点暂住的李大叔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