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家风家训的家书500字,家福爸爸见字如面(1)

“家福爸爸:见字如面,已经好久没坐下来一起“聊聊人生”了。过年前,你说熬到过年就好了;还没过完年,你接到电话,又匆匆跑去核酸临时检测点现场,你说,等过完年回来的人都回来了,忙完这阵就好了……”

这封战疫家书,是“家福妈妈”——青浦区西郊半岛社区工作者王晓洁,写给丈夫“家福爸爸”——青浦区华新镇镇防控办主力队员王凯的。

写下这封信时,这对战疫“夫妻档”已有几个月未见了,彼此正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那些流淌在笔尖最深的思念、来不及细说的叮咛、互相勉励疫情必胜的决心……都凝结在这封书信里。

家福爸爸:奔走在战“疫”前线,转运核酸样本

关于家风家训的家书500字,家福爸爸见字如面(2)

“家福爸爸”王凯是华新镇核酸检测样本转运车队的队长,负责采样送检、车辆调度及消毒工作,“离病毒最近,与时间赛跑”,是他对这份工作的评价。“哪里有核酸检测样本,我们就到哪里去收,每天基本上都要工作十几个小时,晚上等所有人测完核酸,样本全部送出去,才能收工,最晚的时候我们要到晚上十点多才能结束。”他说。

转运工作时间紧、节奏快、任务重,转运人员到达指定核酸检测点后,需要马上开箱检查,核对采样数量,然后录入信息、封箱、送检。来不及歇息片刻,就又要驱车奔赴下一个点位。“这个核酸检测点有人去吗?”“哪里还没有结束核酸检测?”“记得对车辆、转运箱消毒。”一路上,王凯的手机响个不停。他实时联系司机,确认转运任务的每一个细节。在保证行车安全的前提下,王凯和队员们始终用“快一点,再快一点”的信念,搭建着一条条安全可靠的“传送带”,将每一份样本安全准时送到,确保转运工作井然有序。

王凯说:“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相比一线的医务工作者,我们这些都算不了什么。哪里需要我就去哪里,希望自己能够多做点事情帮助到大家,相信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就一定能战胜疫情。”

家福妈妈:用爱和坚守书写抗疫故事

关于家风家训的家书500字,家福爸爸见字如面(3)

“家福妈妈”王晓洁是一名社区工作者,核对小区里的核酸检测人员、落实防控措施,是她要坚守的“战场”。

“您好,请问您是小区某单元的住户吗?”“您家里目前住着几口人……”对照人员信息表,她逐一联系了楼内住户,详细了解并记录居民需求;对于有时候居民不理解,甚至挂断电话的棘手情况,她只能一遍又一遍地重复拨打电话、耐心解释,争取居民的理解和支持。

而在核酸筛查期间,王晓洁还要分出“三头六臂”,化身防疫“多面手”,参与社区核检工作,及时清点物资、联系医务人员、协调志愿者、维持现场秩序……忙得一刻也停不下来。遇到人手不够时,她就穿上防护服协助医生进行核酸采样。身体虽多日劳累,但依旧坚守岗位、未曾退缩。她说:“我是一名党员,党员在这个时候,就应该尽这个责任,主动冲在一线,为人民服务,守护一方安宁。”

“本来想趁着难得的放假,带上爱人和孩子一起到郊外公园散散心,这次恐怕又要’失约’了。”当提到不满三周岁的孩子,王晓洁挂满笑意的脸上却藏不住的愧疚。因为夫妻俩平时工作忙碌,相聚的时间鲜少,家里的孩子只能交由年迈的母亲照顾。“每次回家太晚,孩子都睡着了,不忍心打扰,只能静静地看一会儿。虽然每天很累很辛苦,但我们所做的事情都是有意义的,希望给孩子做个榜样,相信他长大后也会理解我们的。”

“当我的同事纷纷赞扬你的时候,我真的很为你骄傲;当我看到镇领导在现场喊着你的名字,需要你各种支援,你奔来走去忙碌的时候,你的样子真的比谁都帅。”王晓洁一字一句地写下家书,脑海中是丈夫帅气的背影,脸上是幸福的笑容。

作者:张天弛

图:受访者供图

编辑:张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