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这么多天的“抗战”,游戏本界也终于看到“解放的曙光”了,就在刚才,英特尔发布了6核心12线程的移动版标准电压处理器,预示着高性能笔记本正式迈入六核心时代,以后如果还有小白拿着它电脑城奸商那儿买来的A6笔记本跟你炫耀说“我这是真·四核!”,你就能反驳他说“我这还是真·六核呢!”

需要重申的一点是,六核心处理器固然很强,但目前的绝大多数游戏依旧无法使用好这突然多出来的两个核心,所以对于纯游戏玩家来说,7代和8代CPU暂时不会有明显差距。

不过对于有专业需求的用户来说,这个提升可谓是天神下凡、久违的业界良心大回归啊!所以我们今天就来看一台上周就等不及发布的游戏本,看看它的性能、散热表现究竟如何吧:

机械师 F117-B6Ck

英特尔处理器酷睿系列介绍(英特尔发布会看了吗)(1)

它的配置如下:

i7-8750H 处理器

GTX1060 6GB 独立显卡

8GB 内存

256GB 固态硬盘

15.6寸 1080P分辨率 72%NTSC色域 IPS屏

厚 21.8mm

重 2kg

首发售价8999元

英特尔处理器酷睿系列介绍(英特尔发布会看了吗)(2)

它的优缺点如下:

优点!

1,散热表现不错,能压住8代i7

2,窄边框工艺,做工好

3,机械键盘,键程长

缺点!

1,左、右、后三侧出风,虽然温度低但右侧容易影响到鼠标

2,内存、硬盘较小,需要升级

3,1060高配版价格较贵,低配屏幕不是72%NTSC色域

英特尔处理器酷睿系列介绍(英特尔发布会看了吗)(3)

【升级建议】

这台电脑拆机非常简单,卸下底面全部螺丝即可揭开后盖,不过螺丝数量较多,要注意别遗漏。

8GB内存足够日常影音娱乐使用,但如果要玩大型游戏,建议还是需要双通道内存搭配GTX1060显卡更好。

256GB固态硬盘是NVMe高速固态,性能够用,容量可能少了点,如果有更多需求可以考虑加装一个机械硬盘

英特尔处理器酷睿系列介绍(英特尔发布会看了吗)(4)

【购买建议】

1,对CPU性能要求很高

2,对散热要求较高

3,动手能力较强的用户

这台电脑的发布还是上周五的事情,那时候英特尔不让提8代CPU,所以全程没有聊它,当时我很担心6核心的i7处理器会让这款相对较薄的模具压不住。

而事实上我们发现英特尔这次的功耗并没有提升多少,这款模具也能够在45W功耗下稳定运行,表现还是不错的。

上面有张底面的实拍图,可以看到防尘网面积非常大,虽然是能防尘的网,但依旧阻挡不住灰尘进入机身内部,所以这种机器需要注意勤加保养,以免进灰过多影响散热。

内存和硬盘硬要不加的话也可以,但双通道内存确认能够让1060显卡性能发挥更好,256GB固态你自己够用的话也可以,毕竟现在内存和固态硬盘都不便宜。

最后需要注意的一点是,GTX1060高配版搭载72%NTSC色域的屏幕,而GTX1050ti版本是不搭载的,机械师官方对屏幕是包无亮点的,所以如果对屏幕素质要求较高的话那只能买高配版了。

但如果你只玩游戏且对CPU性能要求不高,且没有买新不买旧的情节,那也可以考虑观望一下那些降价清库存的旧款。

英特尔处理器酷睿系列介绍(英特尔发布会看了吗)(5)

【猪王的良心结语】

上图是F117最新款的内部实拍图,“3 3”的热管看上去比较细,但实际表现还是可以的,并且根据目前的拆机图汇总来看,这款电脑的散热规格在厚度较小的游戏本中属于较强的水平。

室温24.9℃:

英特尔处理器酷睿系列介绍(英特尔发布会看了吗)(6)

在CPU和显卡满载的状态下,CPU温度维持在84℃,功耗44.9W,频率2.7Ghz,表现正常。

显卡温度维持在70℃,功耗71W,频率1.2Ghz,表现正常。

英特尔处理器酷睿系列介绍(英特尔发布会看了吗)(7)

表面温度布局如上图所示,双风扇策略对这种机身较薄的机器影响很大,可以看到左右两侧温度和键盘中间温度差距非常明显,WASD键位区域连30℃都不到,中间却接近50℃了。

腕托温度33.7℃,有轻微热感。

总的来说,机械师F117-B6Ck的散热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机身厚度虽然不如那些MAX-Q显卡的超薄游戏本那么极致,但稍微厚一点后,CPU就能稳压45W,适合那些更偏向性能的用户。

8代U的发热量大家应该也看到了,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夸张,我们通过这几天也测试了45W标准功耗下,i7-8750H的CPU综合性能水平,供大家参考:

英特尔处理器酷睿系列介绍(英特尔发布会看了吗)(8)

可以看到,i7-8750H的性能比i7-7700HQ强37%左右,相比4代U到7代U那每一代5%的“挤牙膏”提升,这一次多了两个核心,提升幅度真的是非常明显。

所以还是那句话,如果有专业领域的需求,那请无论如何等待并选购搭载8代标压处理器的笔记本电脑,买7代无异于人傻钱多。

每天点评一款

我们明天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