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与黑作品分析(红与黑:令人内心震颤的名作)(1)

法国著名作家的经典名作《红与黑》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读一遍是不过瘾的。

几年、几十年后再读,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名利、金钱可以忽略,但是真爱不能被忽视,因为真爱是奢侈品。

主人公于连天资聪颖,只是出生贫贱,生活在一个木匠家庭,家境不好,还不受父兄待见。

他想离开原生家庭,于是欣然接受了一份教职,去市长家当家庭教师,自此与市长夫人邂逅。他们的命运从此改变,两个人相遇、相识、又秘密相爱。

任何一份真挚的爱都可以被原谅,因为真心相爱的两人相遇实属不易,也不是所谓的礼教可以轻易束缚的。

红与黑作品分析(红与黑:令人内心震颤的名作)(2)

一个青年才俊,一个美丽动人,彼此吸引,这才是爱情应该有的样子。

闲暇之余,又读了一遍《红与黑》,时隔二十多年再读,心境略有不同。二十年前,为于连和瑞娜夫人凄惨的结局慨叹不已,心中郁结久久难以散去,犹如读《红楼梦》,为宝黛两人的爱情悲剧唏嘘不已。现在再读,读到一半想弃之不读,因为始终感觉瑞娜夫人爱于连要深刻得多,她和他在一起时只有快乐,心里只有他。

于连因为才华卓绝,却出身卑微,所以有着自卑而导致的极度自负的性格。说到底,他非常地想出人头地,在不断地相处中又十分眷恋瑞娜夫人的爱。他还没有明确自己心中真正爱的是瑞娜夫人,而不是拉穆尔侯爵的千金,直到慷慨赴死时才明白自己所爱之人为瑞纳夫人。结局也令人久久难以释怀,尽管于连再三叮嘱瑞娜夫人在他死后不得已任何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瑞娜夫人信守承诺,没有用任何方式自寻短见。但是在于连死后三天,她搂着自己的孩子,离开了人间。很简单的结局,却令人窒息,仿佛让人掉入了无边的黑暗。

红与黑作品分析(红与黑:令人内心震颤的名作)(3)

于连这个人物形象已经深深地扎根于读者心中,他就像很多出身贫寒而又心存梦想的人的影子。他引起了一些出身贫寒而又志向远大的人的共鸣,他们一样也向往完成阶层跨越,可是过程往往非常艰辛。

他复杂而又矛盾的内心,他刻意维护的自尊,是一个十七岁的贫寒少年具备的。作者对人物内心的刻画极为生动,大篇幅地描写了于连的心理活动,又紧扣读者内心的渴望,不失吸引力,没有很深的文学功底难以办到。

这部作品对追名逐利的贵族多有讽刺意味,瑞纳夫人的丈夫表面大方,实则对金钱充满了贪婪,不肯吃一点亏。这本著作里,这样的人物很多,那些所谓的贵族,富豪很多如此,大有针砭时弊之味。

红与黑作品分析(红与黑:令人内心震颤的名作)(4)

你可以说这是一种文学套路,男主英俊,又有才华,女主容貌艳丽,性格温婉。他们彼此相爱,又不能在一起,然后是悲情的结局,让读者心绪难以平静。但是,它的确是不可多得的好作品,突破了世俗的偏见,感动了无数读者。

不得不说法国文学和俄罗斯文学曾经站在世界的巅峰,产生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作,值得我们去阅读。作者司汤达对人物心理刻画入木三分,用词之贴切,语言之精妙令人叹为观止,充分刻画了底层人物复杂而难以言述的情感。经过时间之尺的作品永远值得一读,就像所有的经典一样,经过几十年,上百年依然能够吸引人、感动人。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红与黑作品分析(红与黑:令人内心震颤的名作)(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