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孟子·公孙丑上》说北宫黝之养勇,“不肤挠,不目逃思以一毫挫于人,若挞之于市朝不受于褐宽博,亦不受于万乘之君视刺万乘之君,若刺褐夫无严诸侯恶声至,必反之”这里的褐宽博,赵岐注:“独夫被褐者”焦循《孟子正义》:“褐宽博即是衣褐之匹夫”焦循在解释“褐宽博”的时候,只解释了“褐”,没有解释“宽博”朱熹《孟子集注》:“褐,毛布宽博,宽大之衣,贱者所服也”朱熹认为,宽博是贱者之服,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盲博是指什么人?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盲博是指什么人(褐宽博指什么人)

盲博是指什么人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孟子·公孙丑上》说北宫黝之养勇,“不肤挠,不目逃。思以一毫挫于人,若挞之于市朝。不受于褐宽博,亦不受于万乘之君。视刺万乘之君,若刺褐夫。无严诸侯。恶声至,必反之”。这里的褐宽博,赵岐注:“独夫被褐者。”焦循《孟子正义》:“褐宽博即是衣褐之匹夫。”焦循在解释“褐宽博”的时候,只解释了“褐”,没有解释“宽博”。朱熹《孟子集注》:“褐,毛布。宽博,宽大之衣,贱者所服也。”朱熹认为,宽博是贱者之服。

《诗经·豳风·七月》:“无衣无褐。”郑玄注:“人之贵者无衣,贱者无褐。”《后汉书·赵典传》:“身从衣褐之中。”李贤注:“褐,织毛布之衣,贫者所服。”可见,褐为贫者、贱者所服。

《礼记·儒行》:“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夫子之服,其儒服与?’孔子对曰:‘丘少居鲁,衣逢掖之衣;长居宋,冠章甫之冠。丘闻之也,君子之学也博,其服也乡。丘不知儒服。’”郑玄注:“逢,犹大也。大掖之衣,大袂襌衣也,此君子有道艺者所衣也。”逢掖之衣是一种袖子很宽大的衣服。君子有道艺者为了与俗人区别开来,除了穿着逢掖之衣,戴章甫之冠,还要绅而缙笏。《荀子·哀公》:“然则夫章甫、絇屦、绅而缙笏者,此贤乎?”杨倞注:“绅,大带也。缙笏于绅者也。”既然是君子有道艺者所衣,那么像孔子那样的人是贱者吗?

《汉书·隽不疑传》:“(暴)胜之素闻不疑贤,至渤海,遣吏请与相见。不疑冠进贤冠,带櫑具剑,佩环玦,褒衣博带,盛服至门上谒。”颜师古注:“褒,大裾也。言着褒大之衣,广博之带也。”可见,“褒衣博带”即“宽博”。隽不疑治《春秋》,为郡文学,进退以礼,名闻州郡。那么,隽不疑是贱者吗?

关于春秋时期诸侯国君的穿戴,据《墨子·公孟》:“昔者齐桓公高冠博带,金剑木盾,以治其国,其国治。昔者晋文公大布之衣,牂羊之裘,韦以带剑,以治其国,其国治。昔者楚庄王鲜冠组缨,逢衣博袍,以治其国,其国治。昔者越王勾践剪发文身,以治其国,其国治。此四君者,其服不同,其行犹一也。”可知,齐桓公、楚庄王喜欢褒衣博带,晋文公与越王勾践却不是这样的装束。

宽袍大袖在先秦时期并非权威的象征,衣服短小也不见得地位低下。但周公制礼作乐,儒家复古礼制,的确提高了宽衣博带的地位,使宽衣博带成为身份的象征。短衣更适合生产劳动,只有脱离了生产劳动的人才愿意宽衣博带。而且,宽衣博带显然不便于打仗,所以赵武灵王才要进行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衣褐与衣帛代表了贫富差距,蚕丝织成的帛也可以制作短衣,粗布麻衣也可以制成宽衣博带。儒者未必都富有,他们的“逢掖之衣”很可能是由毛布缝制而成。

《孟子·梁惠王下》:“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赵岐注:“言残贼仁义之道者,虽位在王公,将必降为匹夫,故谓之一夫也。”“一夫”就是匹夫,《汉书·刘向传》:“臣闻春秋地动,为在位执政太盛也,不为三独夫动,亦已明矣。”这里的“三独夫”,指萧望之、周堪和刘向。颜师古注:“独夫,犹言匹夫也。”由此可见,王公之外的人都被称作独夫、匹夫。

隽不疑、萧望之、周堪、刘向地位都不低,他们即便褒衣博带,也被称作独夫、匹夫。王公之外有两种人,一种为衣褐之匹夫,贫者、贱者衣褐;另一种是褒衣博带的匹夫,虽然地位很高,却在王者之下。褐宽博,赵岐注为“独夫被褐者”,将褒衣博带的匹夫隐去了。《孟子·公孙丑上》:“昔者曾子谓子襄曰:‘子好勇乎?吾尝闻大勇于夫子矣: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赵岐注:“曾子谓子襄言孔子告我大勇之道:人加恶于己,己内自省,有不义不直之心,虽敌人被褐宽博一夫,不当轻惊惧之也。自省有义,虽敌家千万人,我直往突之。言义之强也。”这里赵岐对“褐宽博”的解释还是非常清楚的,即“被褐宽博一夫”,包括了衣褐之匹夫与褒衣博带之匹夫两类人。

实际上,北宫黝“不受于褐宽博,亦不受于万乘之君”,意思是北宫黝不受制于任何人,既不怕万乘之君,也不怕褒衣博带之人,更不用说衣褐的贱者和贫者了。为了说明北宫黝无所畏惧,孟子进一步说北宫黝“视刺万乘之君,若刺褐夫”,刺杀一个万乘之君和刺杀一个衣褐的贱者没什么区别。

综上所述,褐是粗布麻衣,指制作衣服的材料,宽博指衣服的样式。“宽博”非贱者所服,宽衣博带之人都脱离了生产劳动。“宽博”不外乎两类人:万乘之君和宽衣博带的匹夫。“褐”也包括两类人:衣褐的贱者和贫者。据此而言,“褐宽博”包括了所有人,可以指任何人。

(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

本文来自【中国社会科学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