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昆的故事:黑土地上绽放的曲艺之花

▓ 张澜涛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在我们居住的星球上,黑土地是十分珍贵的土壤资源,拢共才三块,当年姜昆战斗过北大荒算一块(现在更是的),还有两块分别在乌克兰平原、美国密西西比平原上。

它的形成原因很复杂,我没深究过。只知道黑土地仅产生在寒冷的地方,是这些地方的植被新陈代谢时,年复一年枯萎腐烂变质的植物,将氮磷硫等主要的有机元素渗透到土壤里,使得土壤的颜色变深变黑,变得肥沃疏松,非常适宜农作物的生长,使黄土、黏土所望尘莫及。

姜昆马季相声完整版(特别报道姜昆深情回忆)(1)

姜昆为作者签名。

​ 植物尚且如此,人亦是如此。

回首自己在曲艺道路上的成长经历,姜昆总是不忘感慨系之:文艺原先是我的业余爱好,得益于黑土地养育,成就了我梦寐以求的专业相声演员梦,我跟北大荒这片黑土地感情可深呢,没有它就没有我的今天。

是啊,没有北大荒当年那片未开垦的黑土地,就没有姜昆的今天,这并非是有意识的形容和虚拟,而是姜昆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的写照。

从这个意义上说,姜昆好似植根在黑土地上的一棵树苗,吸取了丰腴的养料,慢慢长成了参天的树;姜昆如同开放在黑土地上的曲艺之花,色彩艳丽,光彩照人;姜昆是当年首都北京上山下乡知青里的佼佼者,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用他不懈的努力与奋斗,诠释了不负东流的人生岁月,如同他留在茫茫雪原中一窝窝足迹,刚毅而坚韧,深邃而弥漫。

姜昆是从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二师十六团抽调到宣传队来当临时演员的,人事关系还在十六团,员工性质并没有改变。若宣传队解散,他还得要回团部来参加跟以往一样的生产劳动。

姜昆马季相声完整版(特别报道姜昆深情回忆)(2)

姜昆自述

姜昆并不排斥垦荒种地当农民,但他的梦想是将来当一名专业的相声演员,这是他那时深藏在内心的人生目标,不管能不能实现这个目标,他也要尽力而为,并且为之一搏。

于是,姜昆以黑土地为舞台,根据自己了解到的、或领导公开表扬的兵团垦荒种地的感人事迹,废寝忘食地创作相声和快板等专门段子,或利用节假日在兵团礼堂演出,或平时深入生产工地演出,每次演出,观众给予的掌声、笑声不断,他受到极大的鼓舞。

观众尤其喜欢姜昆和师胜杰演出的相声段子,虽说演的都是大家熟悉的兵团生活,但高于真实的表演,捧哏、逗哏此起彼伏侃侃而谈,一个个相声包袱的抖落,加之动作的渲染,表情的夸张,把现场观众逗得乐不可支,跟着他们的表演度过一个又一个的快乐时光。

姜昆马季相声完整版(特别报道姜昆深情回忆)(3)

那时候年轻,精力充沛,连续演出多场不觉得累。

黑土地为姜昆他们这些爱好文艺表演的知识青年,提供了施展才情的大舞台。若干年后姜昆这样回忆道:当年的黑土地是我取之不尽的创作素材和题材。那时候年轻,精力充沛,连续演出多场不觉得累,越演激情越高涨,以至于我现在感叹,人若永远地年轻多好哇!

正是日益高涨的演艺激情,使姜昆他们所在的兵团宣传队,在整个黑龙江省有了知名度。1975年,姜昆和师胜杰受到黑龙江省邀请,他俩首次合作的、以北大荒为题材的相声段子,参加了黑龙江省的文艺汇演。演出好评如潮,获得巨大成功。

姜昆马季相声完整版(特别报道姜昆深情回忆)(4)

演出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机会真的冲着姜昆而来,距离他所追求的专业相声演员的目标,近在咫尺,水到渠成。

同年,姜昆和师胜杰经黑龙江省推荐,赴京参加全国曲艺调演,他们的相声演出轰动了京城,尤其是姜昆的表演被评委马季一眼相中,他认为这是一位不可多得的相声好苗子,是英俊之才。就从那一刻起,马季欲心甘情愿的当一回姜昆的伯乐,把他从偏僻的黑土地上调到北京来,当一名专业的相声演员,确保相声演艺后继有人。

​马季攻坚克难调姜昆

​写下这个小标题,我就在想,马季先生是姜昆的恩师和贵人,自不必说,通过马季先生曾告诉姜昆一席语重心长的话,我们局外人就能体会到,他们师徒之间的友情多么的深厚。

马季爱徒如子,直言不讳:“你是相声演员,你的舞台就是你的战场,你在这个舞台能站多久,取决于你的创作,观众什么时候不给你鼓掌、不欢迎你了,那就是你的艺术生命到头了。”字里行间充盈着马季先生对姜昆这一得意门生,爱得严格、严苛与深沉,是一个负责任的前辈艺术家,对当时年轻的姜昆寄予的无限希望和要求。

姜昆马季相声完整版(特别报道姜昆深情回忆)(5)

马季先生之所以如此爱护姜昆,是因为他当年把姜昆从北大荒调回北京,实在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所费的一番周折,用攻坚克难来形容,亦不为过。调动成功,对于马季先生来说是一种成就感,胜过完成一项艰难的工作,成就了伯​乐与千里马的动人故事。

众所周知,曾几何时,在计划经济年代,尤其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人事管理像铁将军把门,水泼不进,针插不入,要想调动一个人非常困难,因为用人自主权只属于单位所有,以种种理由为借口不放人,谁也奈何不得。

马季先生调姜昆回北京, 就遇到了这样的麻烦,发出的公函无济于事,北大荒那边要么保持沉默,不予理会,怎么就明确表态,不放人,说姜昆是兵团需要的人才,放了就等于本单位的人才流失了。

马季先生相信好事多磨,他有信心和耐心坚决要把姜昆调回北京,进入中国广播说唱团当专业相声演员。

​ 姜昆一点儿不知道马季先生在调动他时,遇到的各种困难,更不知道当年全国曲艺调演落幕以后,马季和唐杰忠两位前辈就开始启动调用他的工作。当时的背景是曲艺人才青黄不接,急需培养优秀的青年相声演员加入舞台表演队伍,为曲艺文化的繁荣、发展与传承注入的新活力。姜昆是在全国曲艺大赛中脱颖而出的人才,爱才心切的马季,怎么会不把姜昆从北大荒调回北京这件事,提上中国广播说唱团的重要日程呢?

​ 马季见公函不管用,就索性跟唐杰忠一起,专程到北大荒生产建设兵团去要人,大有不把姜昆调回北京不甘休的态势。马季先生后来在回忆这件事时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我们坐地要人的举动感动了兵团领导层,最终同意放人,成全了中国广播说唱团,成全了姜昆,我当成了一回伯乐,像红娘牵线搭桥做成一桩媒,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姜昆马季相声完整版(特别报道姜昆深情回忆)(6)

姜昆夫妇与马季最后一次合影。

有件事让姜昆至今历历在目,始终不曾忘记过,他在多个场合告诉过关注他的人们,就在他跟马季、唐杰忠二位前辈回北京之前,有个穿制服的公安来到他住处,见到他开口就问道:“你叫姜昆吧?跟我们走一趟。”

那年姜昆26岁,但从没跟公安打过交道,见来人讲话态度很严肃,心里本能地产生了恐惧感,他心想,我是本分人,平时参加劳动,表演节目,没干过任何坏事,找我去干嘛?憋不住的姜昆就问公安:“你找我去干嘛啊?请告诉我可以吗?”

公安继续跟姜昆卖关子:“你去了就知道,对你来说好事、也是喜事。”姜昆这才放下心来,原来不是找他麻烦。

在兵团招待所,姜昆见到了大名鼎鼎的马季和唐杰忠二位老师,他喜出望外,感动得一时不知说啥是好,憨厚地笑着,朝他俩投过敬佩的目光。

马季先生说:“你就是姜昆,我们去年(1975年)在全国曲艺调演时见过面,你的相声表演得非常好,你愿意当相声演员吗?”

姜昆马季相声完整版(特别报道姜昆深情回忆)(7)

姜昆回忆往事,心情很激动。

听罢此言,姜昆激动的心都快要跳出来了,他何止是愿意呀,他做梦都想当一名给观众说相声的专业演员,马季先生成就了他的多年梦想,于是姜昆爽朗地回答道:“马团长,我非常愿意当一名相声演员,这是我的人生追求,谢谢您和唐老师对我的厚爱,我会加倍努力,不辜负你们对我的希望。”

姜昆后来才知道,马季和唐杰忠二位前辈相声大师,专程来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调他回北京,也是经过了一番磨合,兵团领导最终顾全大局,末了司令员和政委这样对马季先生说:“听了你们的介绍,我们知道了你们说唱团是属于中央广播事业局管理的文艺单位,虽然我们也需要姜昆这样的文艺人才,那就地方服从中央吧,我们忍痛割爱,支持中国广播说唱团的工作,我们现在就放人!”

马季先生攻坚克难,成功地把姜昆调到中国广播说唱团,从此团里多了个北大荒来的姜昆,如同给说唱团注入新鲜的血液。姜昆如鱼得水,犹如雄鹰展翅一般,开启了他艺术人生的新征程! 未完,待续。

姜昆马季相声完整版(特别报道姜昆深情回忆)(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