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含西岭门泊东吴的景色(绛云轩里绝喧哗)(1)

再解《风月宝鉴》反面的骷髅骨

《风月宝鉴》是《红楼梦》的另一个书名,它把这部书比喻为一柄两面皆可照人的镜子。

第十二回 “王熙凤毒设相思局 贾天祥正照风月鉴”中,贾瑞被凤姐儿折磨得重病难治,跛足道人送来了这柄风月宝鉴。

他告诉贾瑞,只要照看镜子的反面,三天就可以把病治好,并叮嘱他千万不要照正面。

贾瑞一照反面,发现是一具骷髅,吓得立刻扔掉镜子;一照正面,发现竟然是王熙凤在那里招手叫他。

贾瑞这病,正和相思王熙凤有关呢,他喜滋滋地进到镜子里去和凤姐共赴阳台之会。结果,三次之后,便葬送了性命。

窗含西岭门泊东吴的景色(绛云轩里绝喧哗)(2)

脂砚斋借这个故事提醒我们:

[观者记之,不要看这书正面,方是会看。][凡野史俱可毁,独此书不可毁。]

根据脂砚斋的意思,要看书的反面才是会看。书的反面就是风月宝鉴的反面,那是一具骷髅。

脂砚斋这是提醒我们,《红楼梦》中隐写的是死亡。

鲁迅先生说,我眼下的宝玉,却看见他看见许多的死亡......

窗含西岭门泊东吴的景色(绛云轩里绝喧哗)(3)

贾宝玉看到的死亡在哪里呢?

今天就从“绛芸轩里绝喧哗,桂魄流光浸茜杀”这句诗说起。

第二十三回,贾宝玉初入大观园,心满意足,作了四首即事诗。

其中《秋夜即事》的首联是:

“绛云轩里绝喧哗,桂魄流光浸茜纱。”

绛芸轩,贾宝玉住的房间名。正文中仅出现过一次,在第八回贾宝玉从薛家回来后,作者特意描绘了绛芸轩三个字的由来。书中写道:

(宝玉)一面说,一面来至自己的卧室。

只见笔墨在案,晴雯先接出来,笑说道:“好,好,要我研了那些墨,早起高兴,只写了三个字,丢下笔就走了,哄的我们等了一日。快来与我写完这些墨才罢!”

宝玉忽然想起早起的事来,因笑道:“我写的那三个字在那里呢?”

晴雯笑道:“这个人可醉了。你头里过那府里去,嘱咐贴在这门斗上,这会子又这么问。我生怕别人贴坏了,我亲自爬高上梯的贴上,这会子还冻的手僵冷的呢。”

宝玉听了,笑道:“我忘了。你的手冷,我替你渥着。”说着便伸手携了晴雯的手,同仰首看门斗上新书的三个字。

一时黛玉来了,宝玉笑道:“好妹妹,你别撒谎,你看这三个字那一个好?”黛玉仰头看里间门斗上,新贴了三个字,写着“绛芸轩”。

窗含西岭门泊东吴的景色(绛云轩里绝喧哗)(4)

大观园

绛云轩是贾宝玉没进大观园前为自己卧室取的名字,他亲自写了,由晴雯贴在门斗上。

贾宝玉进怡红院后,绛芸轩的名字就没有在正文中出现过,只是出现的回题里,如:36回“绣鸳鸯梦兆绛芸轩”,第59回“绛芸轩里召将飞符”。

贾宝玉搬入大观园后住所是怡红院,怡红院是院落的总名。院落中还会有许多间屋子,贾宝玉卧室还是用旧名“绛芸轩”。

“绛芸轩里绝喧哗”,字面意义解释很简单,是说绛芸轩里灭绝了喧哗之声。

仔细品味,这个“绝”字之中隐藏着一种不祥之感。

百度百科对“绝”字的解释为:会意字,甲骨文,左部像一束丝(“糸”),右部是“刀”,整个字表示用刀将丝割断,义为断绝。

窗含西岭门泊东吴的景色(绛云轩里绝喧哗)(5)

绝字金文

现在的写法是绞丝旁一个色字,已经发生了演变。绝的右旁,在小篆中是“刀”和“卩”,不是“色”。《康熙字典》认为绝字不是“色丝”,而是“絕”。

绝的本义是断,引申指穷尽、不再接续。

“绛芸轩中绝喧哗”是说,绛芸轩中的热闹喧哗已经永远结束,不会再有了,这是“盛席华筵终散场”的写照。

绛芸轩是贾宝玉的卧室,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几乎所有人聚在一起吃酒游戏,这种场面是何等的热闹。可是,盛筵必散,这种繁华永远结束了。

这是为什么?这里发生了什么?

群芳开夜宴之后,紧接着便是“死金丹独艳理亲丧”。

《红楼梦》总是这样一喜一悲交叉来写,令人还没来得及开怀大笑,却不得不悲从中来。

作者用这种方式体现乐极生悲、盛极必衰的人生哲理。

绛芸轩中永远消失了喧哗之声,一个“绝”字已然为全诗设定了一种悲凉寂静的落寞氛围。

窗含西岭门泊东吴的景色(绛云轩里绝喧哗)(6)

宝玉听黛玉葬花吟

下半句“桂魄流光浸茜纱”是什么意思呢?

桂魄,月的代称。“桂”,传说月中有桂树,出自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月中有桂树”。

“桂魄流光”化自曹植《七哀》诗: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可是,曹植的诗句先点出了明月当空的景象,然后再有流光续写。

而贾宝玉诗中流光的前提是“桂魄”,“魄”字要如何解释呢?

在周代金文描述月相的术语中,“魄”指月亮躯壳,即月亮的形体,是不发光的月亮。

这么说的依据是什么呢?

《红楼梦》是一部非常严谨的巨著,它有着严密的自证功能,许多疑难之处,原文中都隐藏着答案。

《红楼梦》的这种自证性,使我们“以书解书”成为可能,只有“以书解书”,才能最贴合作者本意。

第七十六回“凹晶馆联诗被寂寞”中,作者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描述了月亮,有一句是

“盈虚轮莫定,晦朔魄空存。”

窗含西岭门泊东吴的景色(绛云轩里绝喧哗)(7)

凹晶馆联诗见白鹤

“盈虚”,指月的圆缺;轮,月轮,是说月亮有圆有缺,轮回变化。

“晦朔”,阴历月末一天叫晦,月初一天叫朔。晦朔无月,“魄空存”,是说月亮没有光,看不到。

“晦朔魄空存”,这句诗描绘的是阴历月末或月初,月亮其实是看不到的,而徒存其魄。

《汉武帝内传》中写道,“致日精得阳光之珠,求月魄获黄水之华。”“月魄”百度解释为:月初生或未圆时,不明亮的部分。

月魄指的是月亮的阴影部分,而明亮的部分称为月魂。

这充分体现了古人的阴阳观,月亮因为有圆缺,而被看作阴阳一体,明亮的部分为魂,阴暗的部分为魄。

阴历的月末或月初,30日或者29日(阴历有大小月之分)或者初一日,月亮虽然存在,但是整晚都见不到,这几天的月亮,称作“桂魄”。

“盈虚轮莫定,晦朔魄空存”,这句诗详细地注解了贾宝玉诗中“桂魄”的意义。桂魄,指不发光的月亮的形体,这样晚上就是漆黑的夜。

窗含西岭门泊东吴的景色(绛云轩里绝喧哗)(8)

既然是没有月光的黑夜,“流光”自然不是月光,它是什么呢?

令人首先想到的就是萤火虫,因为夜晚萤火虫成群飞动,便形成一道道流光,在没有月亮的夜晚,更加显得明亮。

然而,贾宝玉这首诗《秋夜即事》,描绘的是秋夜之景象。经过百度搜索,秋天的晚上却没有萤火虫。萤火虫活跃在夏季,秋天很难见到大量的萤火虫。

贾宝玉描绘的这个没有月亮的漆黑的夜晚,这闪烁的流光既不是月光也不是萤火虫之光。那么,便只有另一个可能,它是磷光,即俗称的鬼火。

分析到这里,头皮不禁有些发麻,脑海中浮现出一个令人震惊的恐怖画面:

绛芸轩中之所以灭绝了喧哗声,是因为人死的死,走的走了。

人死之后,已经化成白骨。

窗含西岭门泊东吴的景色(绛云轩里绝喧哗)(9)

磷火

《红楼梦》的反面,果然是“风月宝鉴”背面的骷髅骨。

满书嬉笑浮华的绮靡画面中,隐藏着令人毛骨悚然的皑皑白骨。

有些人认为《红楼梦》是纯粹的风花雪月,讲述的是一群无忧无虑少女们的爱情故事。这样也好,虽然其中也会弥漫着淡淡的哀愁,但那是一种伤感的唯美。

今天这篇文章,竟然把《红楼梦》解读成了恐怖小说,心下有些歉然,而更多的是震撼和悲哀。

《红楼梦》作者费尽心思把这些骷髅骨隐藏在浮华之下,其创作过程中必然是血泪交织,“字字看来皆是血”真的是一点都不夸张。

小编此时意识到了作者那种深深的悲伤和大无可奈何,目睹了无尽的死亡的贾宝玉,似傻如狂是一种必然的表现。

窗含西岭门泊东吴的景色(绛云轩里绝喧哗)(10)

宝玉见藕官烧纸钱

他那种想要化为灰烬不复存在的大痛苦和大悲哀,却是生活在太平时代的人们难以真正体味的。

正如贾瑞不愿意看风月宝鉴反面的骷髅一样,小编也并不愿意面对这沉重悲凉的死亡,可是又不能无视原著中处处洒落的白骨和血泪。

贾宝玉在《秋夜即事》中写出的流光,的的确确就是隐喻白骨发出的磷光。这些磷光,正如一道道碧痕,穿梭萦绕在寂寞荒凉的废墟之中。

解析完毕“桂魄流光”,继续看后面的“浸茜纱”:

“茜纱”指茜纱窗,“浸茜纱”表面之意是月光如水般照射在红色的纱窗上。

窗含西岭门泊东吴的景色(绛云轩里绝喧哗)(11)

宝玉探秦钟

上文已经剖析,此处的“流光”并非月光,而是指白骨在夜间发出的磷光。

“桂魄流光浸茜纱”的意思就是,在漆黑的夜晚,磷火一闪一闪地映射着红色的纱窗。

这个画面细思极恐。磷光闪烁,忽明忽暗。这种断续的光点投射在红色纱窗上,看到的是红色的斑点,竟然如同溅上的血点。

但愿不是小编想象力太丰富,真相惨不忍睹。

茜纱窗,书中描述了只有林黛玉潇湘馆的窗户上糊的银红色纱窗,这是贾母特意安排的,因为潇湘馆满院子是绿色,所以倒要以红色纱窗来点缀,而一般的窗纱都是绿色的。

在为晴雯写得《芙蓉女儿诔》中,贾宝玉最初用的是“红绡帐里,公子多情。黄土垄中,女儿薄命。”

后来经过和林黛玉几经磋商,确定为“茜纱窗下,我本无缘。黄土垄中,卿何薄命。”

关于“茜纱窗”的描述,在书中一共出现了这三次,作者善用草蛇灰线之法,细细品来,这茜纱窗却正是为《芙蓉女儿诔》埋下的草蛇灰线。

窗含西岭门泊东吴的景色(绛云轩里绝喧哗)(12)

宝玉祭晴雯

茜纱实际上是软烟罗的“霞影纱”,对于这种纱的特点,专门由贾母亲自介绍,原文写道:

贾母笑向薛姨妈众人道:“那个纱,比你们的年纪还大呢。怪不得他认作蝉翼纱,原也有些象,不知道的,都认作蝉翼纱。正经名字叫作‘软烟罗’。”

凤姐儿道:“这个名儿也好听。只是我这么大了,纱罗也见过几百样,从没听见过这个名色。”

贾母笑道:“你能够活了多大,见过几样没处放的东西,就说嘴来了。

那个软烟罗只有四样颜色:一样雨过天晴,一样秋香色,一样松绿的,一样就是银红的。

若是做了帐子,糊了窗屉,远远的看着,就似烟雾一样,所以叫作‘软烟罗’,那银红的又叫作‘霞影纱’。”

“茜纱窗”这个词,实际是在第七十九回宝黛二人商改《芙蓉女儿诔》时才正式由林黛玉命名的,她说,

“咱们如今都系霞影纱糊的窗槅,何不说‘茜纱窗下,公子多情’呢?”

可是,贾宝玉这时却表现出对林黛玉极大的疏远感,他说“茜纱窗”是林黛玉的窗子,自己不敢冒称。这时黛玉反说:

“何妨。我的窗即可为你之窗,何必分晰得如此生疏。”

在林黛玉的坚持之下,这句诗最终才采用了“茜纱窗”的说法。

窗含西岭门泊东吴的景色(绛云轩里绝喧哗)(13)

凹晶馆联诗悲寂寞

在这段争执之中,我认为作者暗示出一个事实,林黛玉和贾宝玉的居所实际上是在一起的。以如烟似雾的银红色的纱糊窗屉,远远看去便也如漂浮的红色的云,“绛芸轩”的名字实际也是由此而来的。

贾宝玉《秋夜即事》中的“绛云轩里绝喧哗,桂魄流光浸茜纱”一句,正是同时描写了“绛云轩”和“茜纱窗”。

潇湘馆和怡红院距离很近,而刘姥姥游大观园把潇湘馆认作是“哪位哥的房间”,因为“竟比那上等的书房还好”。

刘姥姥的村言粗语说出的正是真相,这里其实是贾宝玉的书房,因为书中极力贬低贾宝玉,所以不能正面描写他的书房。

林黛玉的住所设置成书房的样式,既烘托了林黛玉才情超逸,又暗写了贾宝玉的博览群书。

贾宝玉第一次见黛玉便问“妹妹可曾读书?”而和秦钟初会时也问他读什么书;薛宝钗说贾宝玉“杂学旁收的”。

这些细节都暗写了读书实际是贾宝玉生活中重要的事情,而且他博览群书、兴趣广泛。

他所谓的不读书,是反对专门为了应付科考而读书,这样就把读书这一高尚的事情变成了追求功名利禄的手段。仅仅为了功利读书的人,在贾宝玉眼中就是“国贼禄蠹”。

窗含西岭门泊东吴的景色(绛云轩里绝喧哗)(14)

邢岫烟当衣

有些人忍受十年读书之苦,一旦科举成功,跻身官位,便滋生出贪污的毛病,贾雨村是典型的“国贼禄蠹”的代表。这些国贼禄蠹的钻营,加速了末世王朝倒塌的速度。

大观园实际是皇帝后宫的缩影,《红楼梦》通过荣国府的衰败、大观园的毁灭,影射了一个封建王朝的末世之乱。

林黛玉的《葬花词》《桃花行》以及“冷月葬花魂”等诗句,都隐曲地描述了大观园诸艳悲惨的结局。

葬花冢象征着坟墓,黛玉葬花影射黛玉埋葬许多的死者。大观园遭遇叛乱者的烧杀抢掠之灾,仅凭黛玉一人之力,岂能将众人尸骨都掩埋。

黛玉葬花也只是一种象征,她希望能够埋葬这些冤魂,希望他们能够安息。可实际上,遍地的尸体根本无法掩埋。

窗含西岭门泊东吴的景色(绛云轩里绝喧哗)(15)

这些尸体化为皑皑白骨,在漆黑的夜里,散发出的磷光,远远看去,一道道碧痕闪烁,像成群的萤火虫飞动时散发的荧光。

正是:

碧痕初化池塘草,荧荧野光相趁。扇薄星流,盘明露滴,零落秋原飞磷。

结论

“绛云轩里绝喧哗,桂魄流光浸茜纱”,这句诗中,隐藏着一种悲凉的死寂,描写了黑夜中骷髅骨散发的荧荧磷光,照见了《风月宝鉴》反面的累累白骨。

《红楼梦》这部书,真真是作者哭成的,鲁迅先生所见到的贾宝玉眼中的那许多的死亡,散落在字里行间。

白骨如山,荒冢成堆,这正是《风月宝鉴》背面的骷髅骨。

感悟

那一段历史早就落下了帷幕,正是“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无论是位居王侯的成功者,还是被枉称乱臣贼子的失败者,都随着历史滚滚的车轮化为尘埃。

《红楼梦》作者以血泪写成的这些悲惨往事,如果我们读懂了,报之以悲悯和同情,至情至性之时,也会留下热泪。如果我们不愿去看这种凄惨,也完全可以只读它的正面,以此来消愁解闷。

窥见一斑的我,留下些许文字,解释自己的感知。不敢妄称读懂,只想表达一种敬重,对作者,也对那些亡魂。如果真得有灵魂,希望他们早已得到安息。

毛泽东说过,他是把《红楼梦》当作历史来读的。在封建社会中,生逢末世是最大的悲哀,必然历经社会动荡和饥饿死亡。

我们在悲悯作者以及亡者的遭遇之余,深感当今社会的丰足安定的幸福,更要珍惜这种幸福。

相关文章:

末世是个什么概念?撕开大观园的繁华,揭露风月宝鉴背面的骷髅 “风月宝鉴”反面骷髅之二:《红楼梦》中的灵河是一条什么河 《风月宝鉴》正面的美女是王熙凤,背面的骷髅是谁?原来是她

原创不易,感谢关注,青溪邀您:

共话红楼,同解其中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