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的春秋时期,周天子已逐渐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各诸侯国为争夺霸权相互攻伐,爆发了许多重大战役。晋楚之间的城濮之战,就是这一时期的著名战役。

晋文公城濮之战是发生在春秋吗(城濮之战中的退避三舍)(1)

时间再从城濮之战向前倒个十几年,那时的晋国献公娶了个小老婆骊姬,生了小儿子奚齐。骊姬想让自己的儿子立为太子,就设计离间献公和其他儿子的关系。最后,太子申生被逼自杀,公子重耳逃亡到国外。

晋文公城濮之战是发生在春秋吗(城濮之战中的退避三舍)(2)

重耳在列国流亡了十几年,一些诸侯国的国君认为重耳只是个流亡公子,老爸不喜欢他,兄弟想他死,没有什么投资的价值,所以,都不待见他,重耳颠沛流离,吃了许多的苦头。

晋文公城濮之战是发生在春秋吗(城濮之战中的退避三舍)(3)

一次,重耳逃亡到楚国,楚成王认为晋国政局动荡,重耳或许还有机会回国即位。于是,成王以诸侯之礼接待了重耳。酒宴之间,成王问重耳:如若您将来能回到晋国,用什么来报答我呢?”重耳说:“假使不得已,晋楚两国交战,我会为您退避三舍,以报答今日的恩情。

晋文公城濮之战是发生在春秋吗(城濮之战中的退避三舍)(4)

一语成谶,四年后献公病死,晋国政局发动动荡,重耳真的回国即位,成为晋文公。在晋文公的治理下晋国国力日渐强盛,开始争夺春秋霸权。而此时,楚国也在积极地问鼎中原。

晋文公城濮之战是发生在春秋吗(城濮之战中的退避三舍)(5)

前632年,晋、楚两国军队在卫国城濮地区相遇,进行的争夺中原霸权的首次大战 。晋文公想起当年流亡楚国时许下“退避三舍”的诺言,下令晋军后退九十里。

晋文公城濮之战是发生在春秋吗(城濮之战中的退避三舍)(6)

从表面上看,晋军退避三舍是为了兑现重耳当年的承诺。实际上,是楚军兵锋正盛,晋军仓促对阵难有胜算,为避其锋芒才有战略性撤退。见晋军连退九十里,楚军统帅轻敌,率军冒进被晋军伏击大败。

晋文公城濮之战是发生在春秋吗(城濮之战中的退避三舍)(7)

城濮之战后,晋文公在践土会盟诸侯,被推为盟主。连天子周襄王也派人参加会盟,并对晋文公进行封赏。晋文公也与会盟诸侯约定,尊崇周王室。从而,确定了晋文公春秋霸主的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