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的赵云具有很浓烈的传奇色彩,简直是战神一样的存在,长坂坡单骑救主,在百万曹军中杀得“七进起出”,赢了很多的粉丝。不过在正史当中,赵云的地位却没这么高。我们知道蜀汉有“五虎上将”,而赵云在这五个人中是排名最后的,甚至比关羽看不上眼的“老黄忠”还低,这又是为什么呢?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身长八尺,姿颜雄伟,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汉末军阀混战,赵云受本郡推举,率领义从加入公孙瓒。期间结识了汉室皇亲刘备,但不久之后,赵云因为兄长去世而离开。赵云离开公孙瓒大约七年后,在邺城与刘备相见,从此追随刘备。赵云跟随刘备将近三十年,先后参加过博望坡之战、长坂坡之战、江南平定战,独自指挥过入川之战、汉水之战、箕谷之战,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战果。除了四处征战,赵云还先后以偏将军任桂阳太守,以留营司马留守公安,以翊军将军督江州。除此之外,赵云于平定益州时引霍去病故事劝谏刘备将田宅归还百姓,又于关羽、张飞被害之后劝谏刘备不要伐吴,被后世赞为有大臣局量的儒将,甚至被认为是三国时期的完美人物。

赵云位列五虎上将第几名(赵云为什么排在最后)(1)

赵云自追随刘备后,直到刘备当了汉中王,可说是马不停蹄,无役不予。可刘备得了西川后,对赵云就再没重用了。赵云不得重用,很大的一个因素是他出身布衣,不是名门望族。东汉“门阀制度”根深蒂固。虽然汉末乱世,群雄并起,门阀制度也受到冲击,但其生命力极为顽强。刘备早期无人可用,顾不上讲究门第。但是一旦羽翼丰满,在用人上还是跳不出“门阀制度”窠臼。刘备称帝,群臣上贺表,列了前五十个人的名字加上“........等一百八十人”。大家知道领衔的是谁么?是“征西大将军都亭侯马超”!没别的原因,马超出身高贵,“马孟起世代公侯”是唯一的理由。川中“门阀”代表法正列第二,孔明第八。赵云呢?在“........等一百八十人”中,连名字都不能列在贺表上。

我们都知道赵云与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合称“蜀汉五虎上将”,甚至民间有“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的说法。这是民间心目中这几位武将的战力排行。但是实际上,赵云的地位却比其他四人都要低,在五人之中排在最后一个。后世之所以有“蜀汉五虎上将”这说法,应是源於陈寿的《三国志》将“关张马黄赵”等五人合为一传。

赵云位列五虎上将第几名(赵云为什么排在最后)(2)

两汉武将的职位和级别,最高的是“大将军”,接下来是“骠骑将军”(始於霍去病),车骑将军、卫将军;再下等是前、左、右、后四将军;再下为四征(征东、征南、征西、征北)将军、四镇将军、四安将军、四平将军;再下为杂号将军及偏将军。

根据《三国志》记载,刘备自立为汉中王后,拜关羽为前将军,假节钺;拜张飞为右将军、假节;拜马超为左将军,假节;欲用黄忠为后将军,遂与关羽等齐位。前、左、右、后四将军为同一级别,但在位序上,马超的左将军要在张飞的右将军之前。赵云的位置在哪里?当时赵云为翊军将军,属杂号将军。显然在正史上,赵云不能与其他四将,并称为“五虎上将”。那为何在评书演义中,极其出彩的赵云,其在蜀汉的地位却比其他四将低好几个档次。

赵云位列五虎上将第几名(赵云为什么排在最后)(3)

我认为这可能和我们对古代战争的理解有关。在《三国演义》中,两军交战都是主将先出马pk,下面的士兵看热闹。主将赢了就赢了,主将输了全军就溃退。现实当中的战争可不是这么打的,主将的作用也不是亲自上阵和对方pk的。两军交战,正常的情况下,主将都是受重重保护,指挥军队作战,不可能亲自上去肉搏的。军队的主将比的是指挥能力,比的是谋略而不是武艺。而小说的描写是为了突出英雄人物,吸引读者。所以,在真实的历史上,赵云的武艺虽然很强,但指挥能力一般。赵云只能作为冲锋陷阵的战将,指挥能力和谋略估计差点。所以虽然赵云又忠又勇,但是他更像是一名“战斗英雄”,而不是优秀的指挥员。其战功比起指挥能力强的将领要差不少。这是赵云在五虎上将排名中名次最低的原因。

论武力,赵云可能排在前列,但论指挥作战的功绩,在真实的历史上,赵云远不如黄忠辉煌。《赵云传》是这五人之中,最为简略的,只有区区百余字。而裴松之在给《三国志》作注的时候,倒是为赵云的事迹增添了不少资料。而从武艺与资历上说,赵云可能要胜过黄忠一筹。但赵云的战绩,尤其是在刘备在世期间,远不如黄忠辉煌。在刘备等人看来,关、张、马、黄等四人的战绩是可以等量齐观的。而赵云虽骁勇无比,但其战绩却相对要逊色得多,故其地位也远不如这四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