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青年网报道,8月18日7时03分许,青海西宁市大通县瞬间强降雨引发山洪灾害,造成泥石流,致使河流改道,导致2个乡镇6个村1517户6245人受灾,经过进一步搜救核实,截至18日12时,已造成16人死亡,36人失联。

黄河下游干旱时间(真要回到盛唐西周)(1)

多个社交媒体上也出现了当地村民干部通知群众撤离的视频,声音已经嘶哑,但仍然不停地劝阻村民,告知千万别呆在家里,立即撤离到安全地带,村干部的尽责真是让人感动不已。

黄河下游干旱时间(真要回到盛唐西周)(2)

西北青海暴雨成灾,南方长江流域却已经干旱两月,

青海大通县的洪灾让人揪心不已,但在南方却已经干旱了俩月!自7月份以来,长江流域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少四成,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少,而高温天却已经持续64天,已经超过2个月!

黄河下游干旱时间(真要回到盛唐西周)(3)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近日监测评估,当前我国高温热浪事件综合强度已达1961年以来最强,从今年6月13日开始至今的区域性高温事件综合强度已达到1961年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强:

截至8月15日,此次高温事件已经持续64天,为1961年以来持续时间最长(超过2013年的62天);35℃以上覆盖1680站、37℃以上覆盖1426站,均为历史第二多(仅次于2017年,分别为1762站和1443站),但40℃以上覆盖范围为历史最大;高温极值站数262站,已超过2013年(187站)和2017年(133站)。

长江流域干旱有多恐怖?

据北青网报道,8月18日8时,鄱阳湖星子水位10.14米,鄱阳湖区通江水域面积745平方公里,较去年同期减少2195平方公里,较丰水期3800多平方公里减少近3000平方公里;容积16.8亿立方米,较去年同期减少86亿立方米。

黄河下游干旱时间(真要回到盛唐西周)(4)

另据湖南省水利厅消息,洞庭湖水位连续回落40余天,已跌破24.50米的枯水期水位,提前4个月进入枯水期。而且还将出现继续下降的趋势。滩涂过早裸露开裂,部分河段断流,其中藕池河西支流自7月10日以来一直处于断流状态。

黄河下游干旱时间(真要回到盛唐西周)(5)

新华社8月17日报道,流经重庆主城区的长江和嘉陵江的水位明显降低,一些本来淹没在水中的滩涂裸露出来。视频在网上引发了大量网友的关注,有网友惊呼:“嘉陵江都被晒干了!”

黄河下游干旱时间(真要回到盛唐西周)(6)

为了应对长江流域的干旱情况,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8月16日发布调度令,三峡水库于当日12时起向长江中下游补水,经初步测算,未来5天将为长江中下游补水约5亿立方米。

黄河下游干旱时间(真要回到盛唐西周)(7)

水利部副部长刘伟平表示,此次抗旱供水联合调度主要调度三个水库群,涉及数十座骨干水库。第一个水库群是长江上游水库群,计划向长江中下游补水8.3亿立方米;第二个水库群是调度洞庭湖水系的湘、资、沅、澧“四水”水库群加大出库流量,计划向下游补水3.2亿立方米;第三个则调度鄱阳湖水系的赣、抚、信、饶、修“五河”水库群加大出库流量,计划向下游补水3.3亿立方米。

黄河下游干旱时间(真要回到盛唐西周)(8)

相信这能缓解长江中下游罕见的旱情,而在8月17日,中国天气发布了一个好消息,预计从24日开始,随着冷空气南下,南方酷暑将得到明显缓解!长江中下游地区最高气温有望回落至30℃,看来已经胜利在望了,大家在坚持一下!

雨带真的北移了吗?南方干旱北方却暴雨成灾?

北方暴雨成灾,南方干旱俩月,这对于习惯了北方干旱成灾而南方温暖湿润的中国人有种南北方拿错剧本的错觉,但这事情在2022年真的发生了,简直就让人不敢相信!然而在网申还真出现过这样的预测!

黄河下游干旱时间(真要回到盛唐西周)(9)

神帖预言:回到盛唐西周,北方变江南,会成真吗?

然而早在2019年时网上就曾出现一个帖子,说的是中国的雨带正在大幅度北移,未来塞北变成江南也是非常有可能的。由于原贴已经删除,转发的经过平台多次压缩已经惨不忍睹,笔者识别了部分文字,将关键描述整理成了一张图片,各位对付着看:

黄河下游干旱时间(真要回到盛唐西周)(10)

其中这几个描述是相当令人激动的:

今年过临界点了……气候临界点在今年出现了,降水不但过了秦岭,穿越青藏高原了穿越整个青藏高原,并且在新疆两大盆地下雨已经保持3年了。

现在新疆的植被,以一年一百五十公里的速度在狂奔,内蒙古的植被,今年的速度是四十公里的速度在狂暴的恢复,黑龙江的林区开始出现大量的肉植阔叶,就在三年内,肉植阔叶又一次出现在了黑龙江。

降水过了秦岭了,如果能保持10年,黄河就会变清了啊,黄河流域最近三年,河套的植被也开始恢复了,河套植被三年恢复的数量是过去二十年的总量,因为以前是种树,但是树下没草。

神贴在末尾还加上了回到盛唐,甚至有可能回到西周北方温暖湿润的时期也是有可能的,笔者去查核了盛唐与西周时期的天气,结果发现当年还真比较温暖湿润,比如竺可桢在《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就有确认,当年的气候要比现在温暖湿润得多。

黄河下游干旱时间(真要回到盛唐西周)(11)

竹子产区要求年降水量1000毫米~2000毫米

黄河下游干旱时间(真要回到盛唐西周)(12)

柑橘种植要求一般年降雨量1000毫米左右的热带、亚热带区域

那么未来气候走向真的是这样吗?各位别慌,似乎还真有论文支持,早在2021年1月18日,《自然-气候变化》期刊上就发表过一篇标题为《热带雨带响应气候变化的纬向对比变化》的论文,内容说的就是由于全球变暖会导致雨带向南北移动。

黄河下游干旱时间(真要回到盛唐西周)(13)

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大气科学系的科学团队研究发现气候变化将导致热带雨带的区域出现了不均匀移动,在东半球部分地区向北移动,但在西半球地区却会向南移动。

黄河下游干旱时间(真要回到盛唐西周)(14)

要这样说,神贴中的预言还真是对了?其实自然期刊上的这篇论文说的是热带雨带,和我国南方降雨的亚热带以及北方降雨的温带根本就没啥关系,因为它不是一个平移的关系,假如要以自然论文来自从北方降雨增加,证据显然是不足的。

气象数据表明:我国北方降雨真的在增加

不过笔者查了多个地区的降水量数据,结果发现还真的是增加的,比如新疆气象局公布的数据,从1961年来,平均每十年增加10毫米,1986年前偏少,之后则明显增加,其中2011年~2018年年平均比1960年代增加约43毫米。

黄河下游干旱时间(真要回到盛唐西周)(15)

而在内蒙古毛乌素沙地的东部和南部,即鄂尔多斯市的东部和东南部以及榆林市的北部,平均每年增加量也在5至12毫米左右,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荒漠化防治司一级调研员潘红星称:“近20年来,我国北方主要沙尘源区的降雨量,平均增加了20%左右。我国西北地区近年来气温偏高、降水量确实是在增加”。

黄河下游干旱时间(真要回到盛唐西周)(16)

是不是懵了?其实笔者也是大吃一惊!然而国家气候中心的解释却给了大家当头一棒,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贾小龙曾在2021年时是这样解释的,全球气候变暖加剧了气候系统不稳定,是造成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强度增强的根本原因。

黄河下游干旱时间(真要回到盛唐西周)(17)

2016年8月24日,新疆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6万亩农田遭受冰雹灾害

考虑到这一茬,笔者也去查了新疆地区降水增加的频度,结果发现在极端天气下强对流天气增加了,也是在夏季和夏秋季的暴雨和雷暴天气,这样的降水增加却对当地环境改善毫无帮助,不仅不会变成塞上江南,反而会造成水土流失,造成灾难事件频频发生,比如2016年的新疆阿拉尔市的冰雹事件,2021年新疆轮台县沙漠大洪水事件等等。

北方暴雨到底是如何形成的

其实这个问题和南方干旱形成还真有一些关系,这个得先来了解下近期南方高温的成因,早在7月中旬,国家气候中心就曾我国南方高温有过结论,主要涉及以下几个因素:

1、全球变暖导致的大气异常是历次热浪的直接原因,

2、正在进行的拉尼娜现象助推了本次持续高温天气

今年6月以来,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带、大西洋高压带和伊朗高压均显著增强,形成连片的环球高压带,受此影响俄罗斯北部和欧洲西部气温普遍偏高,全球6-7月间平均温也创下1971年以来新高。

黄河下游干旱时间(真要回到盛唐西周)(18)

关于拉尼娜现象与我国上空副高的关系有些复杂,但主要有如下几个相关,拉尼娜目前很有可能延续到2022年冬季,形成三重拉尼娜现象,这个气候现象是太平洋上西部温度高东部温度低的现象,而西太就位于我国东南部的太平洋上。

黄河下游干旱时间(真要回到盛唐西周)(19)

这里位于赤道地区,海水温度升高会加剧上升气流,这些气流会到北纬20~30°的区域受冷下降形成一个下降高压,这就是副热带高压的形成原因,而增强的气流会形成更高的下降高压,这也是国家气候中心说的副高显著增强的原因。

黄河下游干旱时间(真要回到盛唐西周)(20)

另一个则是与增强后大西洋高压带和伊朗高压连成了一片,形成东西“贯穿”的副高带,长期盘踞在我国上空,受到副高控制,那么就是连日晴好天气了,一则是太阳辐射毫无遮挡的抵达地面,二则是地面温度尚未降低,第二天高温继续,导致温度越来越高。

黄河下游干旱时间(真要回到盛唐西周)(21)

比如重庆北碚区温度从8月14日以44.5℃平了过去的记录,接着17日下午以44.6℃刷新了历史记录,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18日则是45℃的高温再次创下记录,让人在45℃的高温下脊背发凉,这啥时候是个头啊?

黄河下游干旱时间(真要回到盛唐西周)(22)

北方的暴雨也和副高有关:真是意想不到

青海西宁市大通县8月17日22时25分出现的一小时40毫米的强降雨,按12小时/140毫米的大暴雨标准,这个降雨已经超出标准将近4倍,这对年降水量450-800毫米的大陆性气候的大通县来说,非常容易引起洪灾。

黄河下游干旱时间(真要回到盛唐西周)(23)

8月中旬以来,青海大部地区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正常应该不会强降雨,但由于受到沿副高边缘偏南气流中发展的强对流云团影响,青海省雷暴、冰雹及短时强降水天气反而会增加,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这次大通县出现的大暴雨是副高边缘对流云团所造成的。

黄河下游干旱时间(真要回到盛唐西周)(24)

当然官方暂时还没有对大通县的暴雨成因下结论,笔者也仅仅是做一些简单的讨论,而在大通县的暴雨的历史记录却还是有的,比较早的是1967年8月2日出现了自建站以来的日最大降水量78.8毫米,上一次是8月21日8时至22日8时,24小时内降水量达到144.9毫米。

黄河下游干旱时间(真要回到盛唐西周)(25)

因此我们并不能轻易下结论,北方降水尽管是有增加的趋势,但引发的灾难性气候却更多了,比如2021年的河南郑州暴雨,山西暴雨以及陕西暴雨等等,各位就不要想着回到盛唐西周了,准备好应对极端气候才是王道!(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