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晴晨

购买食品时,多数人只关注食品新不新鲜,保质日期,却忽略了一项很重要的参考指标——“食品配料表”。有人会说,这有什么可以参考的?密密麻麻的文字一大堆,看都看不懂,管它作甚?

其实呢,食品配料表上的文字看着是多,还有一大堆莫名其妙的数字,但如果你稍稍了解一些的话,可以很容易读懂它,里面大有学问哦,正如我们常听到的那样:学会看懂配料表,你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接下来,我们一起了解下。

食品选购技巧及经验分享(选购食品时你关注过)(1)

什么是食品配料表?指列出生产该食品所用的原材料,让消费者清楚自己所购买的食物由哪些配料构成,每个食品包装后面都有它的影子。

配料表可不是随意印刷的,按照国家规定,它们必须遵守《食品标识管理规定》(2009年修订版)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11)中的相关规定,其标注要求有3个原则:第一是递减的原则,即各种配料应按制造或加工食品时加入量的递减顺序一一排列(加入量不超过2%的配料,可不按递减顺序排列);第二是标示所有原料的原则,即复合配料要标示其原始配料,有标准的配料且加入量少时(小于食品总量的25%)则不需要展开标示;第三是食品添加剂必须标示的原则,即不管用了什么添加剂,都必须标示。

食品选购技巧及经验分享(选购食品时你关注过)(2)

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科学技术部主任阮光锋说,以冰激凌为例,一般来说,用牛奶、乳脂多一些的冰淇淋口感更好。需要注意以下两点:首先看配料表中的先后顺序,比如牛奶、奶粉、乳清粉、稀奶油位于配料表前面,说明乳的成分多一些,品质相对高一些;其次,注意看营养成分表中蛋白质含量,蛋白质含量高的冰淇淋、雪糕,一般更优质一些,毕竟蛋白质主要来自奶制品。

当然了,奶含量高,价格也高,如果学会看配料表,你就会明白为何看上去差不多的两件产品,价格差别会这么大,人家用料足啊。不过,有时你花了同样的价钱,喜滋滋地以为买到了自己想要的食品,殊不知你可能被它的名字给骗到了。

食品选购技巧及经验分享(选购食品时你关注过)(3)

有35%的人不知道什么是“食品真实属性名称”,因此常出现将乳饮料当作牛奶,将固体饮料当作特殊医学用途婴儿奶粉等情况。我们常喝的不少奶茶中,含有人体健康“杀手”→反式脂肪酸。“配料中有氢化植物油、精炼植物油、植脂末、棕榈油、植物奶油、人造奶油字样的食品,都含有反式脂肪酸。”烟台大学食品检测检验中心主任殷军港说,植物油脂中也含有少量的反式脂肪酸,但并不高。若这些油脂因为在生产食品的过程中反复加热,其反式脂肪酸含量就会越积越多。此外,一些商家用来代替植物油的棕榈油、椰子油中含有饱和脂肪酸,也是一种反式脂肪酸。

据调查,八成以上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关注“无添加”“零添加”“不使用”等表述,超六成消费者认为有这样标识的产品比同类产品更好。不过,很多市民喜欢去市场购买油炸类糕点,有些食品配料表中食品添加剂一栏写着“小苏打、丙酸钙”,这听起来很像一种营养成分的丙酸钙,其实就是防腐剂的一种,本想尽量躲着防腐剂,谁料却掉进配料名称的“陷阱”里。

除了看懂食品配料表,还需看营养成分表。营养成分表的基础内容是“4 1”,“4”代表着4种核心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钠,“1”指的是能量。其中,我们看到的“NRV%”符号,它的中文全称是“营养素参考值百分比”,表示食品中的某种营养素含量占人体全天需要量的百分比。

中国营养学会理事贾梅表示:“如30%、40%钙的摄入量,表示食物提供的钙是全天需要的30%、40%,人们可以选择其他的食物来补充70%、80%,如果是钠、盐或者脂肪,如果达到80%、90%,就需要考虑在选择其他食物时应该减少这部分的摄入量,以此来达到平衡膳食。营养标签是提醒大家每天的营养是否均衡,可根据自身所需的营养选择相应的饮食。”

为了便于大家消化理解,归纳总结就是:

1、买东西先看保质期和生产日期;

2、包装上的配料表越精简越好;

3、配料表中的添加剂越少越好;

4、配料表是以添加量由多到少排序,第一位为主料;

5、看营养成分表的推荐比例,合理摄入。

人民资讯·如何读懂食品配料表里的秘密?成分排序靠前含量越高吗?

齐鲁晚报·食品配料表命名有猫腻 化学博士也难看得懂

人民网-生命时报·食品配料标注三个原则

央广网·读懂食品包装上的成分表

新浪·配料表怎么看?记住这两大原则就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