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子的小心思》 作者:朱莉娅·恩德斯。

肠子周围有什么器官(肠子作为人体的超级器官)(1)

很多人都认为,肠子只是我们存放食物残渣,帮助消化的一个器官。但你知道吗?肠道是人体最重要的超级器官之一,论重要性,甚至与大脑和心脏不相上下。要知道,人体有三分之二的免疫系统都是由肠道组成,并且有20多种重要激素也在这里产生。

如此重要的肠子,怎么能简单理解成存放残渣和废气的器官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肠子的小心思》本书,去了解肠道的无穷魅力。

这部作品以风趣幽默的语言,深入浅出地科普了有关人体消化系统的知识。一经出版,就火遍了全球。至今已经授权36个国家和地区,销量超过了500万册。这本书在德国本土拿到了“读者选择奖”的金奖,在美国被《纽约时报》选入了畅销榜,并长期霸占亚马逊“什么值得读”的榜首位置。书中的内容不仅有理论依据、详实案例,更有许多基于探索精神的猜想。但最难能可贵的一点,是这本书并不高深莫测,人人都能看懂,也人人都能受益。

因此,每个看过这本书的读者,都能很清楚地了解,食物从吃进嘴里,到变成便便被清出人体,到底经历了什么样的过程。而同时读者们也能知晓,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人的主观行为会产生哪些影响。我们在吃了坏的食物或者不对的食物后,又将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当然,我们还能从书中学到不少的应对方法。作者用专业、易懂、有趣、实用以及许多的冷知识,让我们彻底了解自己的消化系统。

本书的作者,是德国的朱莉娅·恩德斯。这本《肠子的小心思》,在最初只是她的一篇演讲稿。当时,朱莉娅·恩德斯凭借这篇演讲稿,在一场科学脱口秀节目中获得了一等奖。演讲视频后来被发布在网络上,广受传播和好评。经过这些后,朱莉娅·恩德斯扩写了演讲稿,有了这本《肠子的小心思》。

《肠子的小心思》广受读者们的喜爱,不仅是因为这本书有趣、易懂,更因为肠子这个主题相当新颖,让人忍不住想一探究竟。其实写一本市面上没有的,有关肠道的医学科普读物,是朱莉娅·恩德斯一直想做的事。

朱莉娅·恩德斯小的时候总会得些奇奇怪怪的小毛病,要么是乳糖不耐受,要么是服用抗生素后皮肤上出现莫名其妙的疱疹。她也有许多被肠胃疾病折磨得痛苦不堪的同学,有的人甚至因为肠道疾病想一死了之。

年少时的经历,促使朱莉娅·恩德斯选择了学医,而自己和朋友们的遭遇,又让她坚定了“肠道与大脑的关系”这个研究方向。

不过这条路并不好走,因为朱莉娅·恩德斯在上医学院期间,相关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因为关注度不高,所以文献和研究成果也不多。即便是有,信息和资料也多在顶尖科研机构,和研究人员之间小范围流传。那些精深的专业知识一般人无法理解不说,许多结论也仅仅停留在猜想阶段,远远达不到普及和推广给大众的程度。

但朱莉娅·恩德斯觉得,哪怕只是猜想,也可能会给饱受肠道疾病折磨的人带来帮助。所以,她就写了这么一本不太“正经”的医学科普书籍,希望用书中的内容和冷知识,为更多的人提供一些解决问题的可能。

当然,虽说本书以“肠子”为主题,却也绕不开整个消化系统。毕竟,入口和出口是相通的,其中的关联性相当紧密。

这从人体胚胎发育成型的过程就可见一斑。

简单来说,人体内部系统,主要跟三条“管带”的发育有关。第一条是血管系统,核心最终发育成了心脏;第二条是神经系统,以大脑和脊髓为核心;第三条就是消化系统了。它在发育完毕前叫作原始肠管,简称“原肠”。原肠相当不简单,堪称人体内部系统的建筑大师。

原肠的左右两边会各长出一个细胞团,这最终会发育成人的双肺。而原肠的下端一部分会翻转发育成肝、胆囊以及胰腺。这之后,原肠会开始构建我们的食管、胃和大小肠,最终形成人体完整的消化吸收系统。

这套系统运作得既协调又精密,它以各种肌肉组织为框架,密布着各类腺体和传感细胞,同时寄住着许多微生物居民,保证了人体“吃喝拉撒”以及免疫疾病等重要功能。其中,口腔是饮食的入口,配备了人体肌肉力量最强的咬肌、灵活性最高的横纹肌——舌头,以及人体能合成的最坚硬的物质牙釉质。

我们把食物吃进嘴里时,口腔里的大量唾液立即参与咀嚼。当一口食物被牙齿磨碎,又掺入唾液变成“糊糊”时,舌头就会将这口食物推向上颚引发吞咽动作。每次吞咽,舌头卷起的食物糊糊可达20毫升。

不过有一点要明确的是,把食物吃到嘴里并不是进食活动的起点。早在我们看到或者闻到食物时,就已经“开吃”了。

当我们看到美味的食物时,视神经会捕获这个“美味”的信号,然后有关“吃”的各个“部门”会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比如,唾液分泌中心开始加紧制造唾液,胃部也开始大量生产消化用的胃酸。

而鼻子的功能更加先进,是我们检验食物是否能吃,或者是否符合自身偏好的“质检员”。这是因为嗅神经配备着许多嗅觉传感器,可以分辨出许多专门的味道。比如,苹果的清香、酒精的刺激性、奶油的甜腻。不同的气味分子都要经过嗅觉系统的检验,从而帮我们做出有关“吃与不吃”的判断。

这又分为两种不同的情况,一个是能不能吃,另一个是爱不爱吃。如果食物腐坏变质,我们的鼻子就能闻出诸如“酸”“臭”“刺激性”等不好的味道。我们的嘴巴因此将暂不开启,视神经会再次启动,对食物进行复检。一旦确定食物确实坏掉了,我们就可以避免因饮食造成的健康灾难。

当然,有些食物因为加工工艺比较另类,会导致本身就会产生“不正常”的味道。就比如酸菜、皮蛋、臭豆腐,或是酒类饮品。在这种情况下,就不是“能不能吃”的问题,而是得看个人“爱不爱吃”了,毕竟,每个人的口味和饮食偏好是存在差异的。

当食物通过了眼睛和鼻子的安检之后,食物终于能进入口腔了。这个时候,唾液将发挥比我想象中更大的作用。

唾液作为一种重要的消化液,除了能够将磨碎的食物变成更容易吞咽的“糊糊”,并含有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的“淀粉酶”之外,还有着杀菌、镇痛、强健牙齿、清洁口腔、保护胃黏膜的重要作用。

这是因为,唾液中还含有钙质、“唾液镇痛剂”、溶菌酶以及黏液素。钙质通过源源不断的唾液涌入口腔,不断加强着牙釉质,使我们的牙齿更加强健;“唾液镇痛剂”麻醉着牙神经,使芝麻、饼干渣等细小却坚硬的食物颗粒摩擦口腔时,我们不会感觉疼痛难忍;溶菌酶会粗略杀灭空气、饮食中的有害细菌,是人体免疫系统的桥头堡之一;而黏液素就更加厉害了,不但能沾走小颗粒食物,还能困住进入口腔的细菌等待溶菌酶杀菌,就连胃黏膜也能在黏液素的保护下增强抗腐蚀性。

当然,无论是“唾液镇痛剂”还是溶菌酶,含量都极少。所以,我们不可能光吞吐沫就跟“嗑了药”一样,又或者只是含着口水就能做个全面的口腔消毒。

要知道,人体的消化吸收系统是个分工明确、配合默契的团队,哪个单位负责什么工作、要做到什么程度都有着严格的规范。而食物在口腔里被咀嚼磨碎,只是个前期工作。

等到嘴巴筹备好了一份“食物糊糊”之后,吞咽工作就要开始了。

舌头将这坨糊糊推向上颚的同时,咽喉部位也做好了准备。在各部门的默契配合之下,鼻咽部通道暂时关闭、声带也及时收缩。伴随着“咕咚”一声,食物糊糊就从嘴巴里消失,进入了食道中。

不过食物进入食道后并不是一下子就掉落到胃中,而是需要5至10秒的通过时间。食道肌肉非常发达,会靠着舒张前方,并收缩后方的肌肉动作,来挤压、推动使食物前进。也就是说,吞下食物后,食道会随着食物前进而逐渐放行,同时,一点点关闭食物来时的道路。

这么一来,食物无法走回头路,那么最终落入胃部就成了板上钉钉的事情。当然,这只是在理论上成立。如果发生了呕吐、卡到了鱼刺,又或者莽撞地吞下了过大的食物,都有可能造成吞咽问题,甚至发生危险。

但不管怎么说,一个健康的人,在一般情况下,吞咽食物都是一种自动完成的精密动作。为了实现这样的自动化,我们也是需要练习吞咽的。

或许你会好奇,我也没有练习过啊,我们不是从一出生就能吃奶吗?

那是因为,练习的时间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早。在我们还是胎儿的时候,就每天都会在妈妈的子宫里吞咽半升左右的羊水。有了这样的练习,就能保证人类在成年后完成每天600到2000次的顺利吞咽。

而食道作为消化系统的一个重要部位,也是进食过程从“有感觉”到“没感觉”的过渡中心。这是由于食道肌肉的前三分之一是横纹肌,终点大概就在锁骨间的浅沟位置。在这以上的部位包括口腔的进食动作,我们都能够感受得到。

等到食物进入食道后三分之二的位置时,平滑肌取代了横纹肌,我们就再也感觉不到食物的“行进”动作了。

当然不管能不能感觉到食物蠕动,只要没出什么意外,最终都会进入胃里。食道底端与胃部连接的入口,叫做贲门,被环形的括约肌牢牢把守着。

每当食物要进入胃部时,贲门会在括约肌的作用下打开8秒钟。这之后,一次吞咽动作结束,我们的鼻咽部和气管重新打开。恢复呼吸的同时,贲门也随之自动闭合,等待着下一波食物糊糊到来。

那些进入了胃囊的食物,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消化。食物糊糊通过贲门后,会被一下子推到运动着的胃壁上,然后开始反弹、搅动。消化运动的动静实在不小,所以我们在吃过东西后,经常能听到肚子里“咕噜咕噜”地响。

而消化是个漫长的过程,尤其是含有蛋白质和油脂的食物。一口蛋糕要消化两个小时左右,若是吃了一块牛排,胃要至少蠕动6个小时才能研磨完毕。

也许有人会疑惑,吃了饭之后胃里闹腾得这么厉害,消化又需要这么长的时间,那我们进食后进行活动为何不受影响呢?当我们做出站立、行走、弯腰等行为时,吃下去的东西也没有被挤出来啊。

这是由于我们的胃囊是“侧躺”在腹中的,贲门并非在胃的顶部正上方,而是在胃壁右侧,距离最高处还有点距离。这样一来,食道就以一个倾斜的角度连接了胃囊,使我们在进行走路、咳嗽、大笑等使腹部压力剧增的活动时,食道不会承担太多压力。也就不会出现“饭后百步走”时,一边散步一边吐的尴尬情况。

不过胃部的这种结构也会带来一个问题,那就是最上端的区域会成为一个“气室”。因为这块空间太高了,消化过程中产生的气泡就会在此聚集。当气泡太多时,我们就会通过打嗝来排掉这些气体。

胃的这种奇特形状,还有另一重作用,那就是可以同时处理液体和固体两种食物。液体直接从较短的右侧胃壁流下,固体则被送去较长的左侧胃壁接受研磨。

等胃把所有食物都磨成微粒后,就可以进入下一个环节了。食物会通过胃的底部进入小肠,这个连接处同样有一圈括约肌把守,关口的名字叫做“幽门”。

小肠是人体最重要的吸收营养的器官。但是小肠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去做医院肠镜,通常医生们也只会观察大肠的样子。因此,许多人可能会认为,小肠既然跟大肠相连,应该也是黑乎乎的,填充着排泄物和臭味。

可实际上,小肠不仅干净,还非常好看。它绵软湿润,有着粉红色的光彩。人类的小肠长度可达3到6米,弯弯曲曲地躺在我们的肚子里。

但是对致力于从食物中吸取营养的器官来说,这样的长度还是不够。于是,小肠在有限的体积上,配备了大量肉眼可见的皱褶。

皱褶可以有效增加小肠用于消化吸收的表面积。要是把皱褶都计算在内,小肠的长度能延伸到18米。

这还不算什么。要知道,小肠表面布满了绒毛,密度极高。1平方毫米的面积内,至少有30根绒毛。而每根绒毛的上面,又长着许多更小的绒毛。要是把皱褶和这些包括绒毛上的绒毛都计算上,小肠的总面积高达200平方米,差不多是我们皮肤总面积的100倍。

可能有人会觉得,只是为了消化食物,有必要这么大阵仗吗?但这么大的阵仗,其实并不浪费,一是能够保证消化吸收的效率,另外就是当人患上了肠炎、肠胃感冒等突发疾病时,也能够有“预备面积”来保证营养吸收。

那么小肠的工作原理是什么样的呢?简单来说,关键词是“分解”“运送”“蠕动”和“推进”。

食物经历了口腔和胃的双重研磨之后,将在小肠内完成最后的分解。肝脏以及胰腺分泌的含有消化酶、溶脂剂的消化液,会从小肠顶端的十二指肠小孔喷入。当进入小肠的食糜混入了大量消化液之后,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就被分解成了人体能吸收的营养物质,并从小肠壁进入血液中。

这时,小肠绒毛中的毛细血管会负责运送工作,把除了脂肪之外的营养定向输送到肝脏处。如果其中掺杂了有毒有害物质,肝脏会开启“杀毒”模式。经过肝脏净化的营养物质,会通过血液被再次转移到心脏,然后被泵往全身,滋养人体细胞。

但脂肪不溶于水,所以没法通过小肠绒毛的毛细血管进入血液,就只能靠血管旁伴生的淋巴管来吸收和运送。

小肠内有一条最为宽大的淋巴管,叫作“胸导管”。胸导管会把消化了的脂肪汇聚在“乳糜池”中,直接运往心脏。而少了肝脏的解毒程序,心脏和血管都会直接接触到油脂,这也是为什么,为了保证身体健康,食用的脂肪和油脂,一定要符合健康标准。

而小肠消化吸收的动作,跟胃部一样激烈。不光整体持续蠕动,连小肠绒毛也都会不断搅拌和吸收食物。进入小肠的食糜就这样一边被搅拌,一边被吸收,直到剩下无法吸收的物质,比如整颗的玉米粒、大块的花生碎、包裹着肠溶衣的药物等。

小肠会推动着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进入大肠,大肠将最终把实在无法利用的东西视作垃圾,一举清除出人体。

处理食物残渣,是大肠的重要职责之一。不过大肠的功能可不仅仅是储存和排泄便便,它还有更多更重要的作用。

二次吸收食物残渣,以及参与人体免疫系统,是其中最重要的两项功能。而大肠之所以能具备这两项技能,得益于居住在肠道内的海量微生物。

人类肠道里的微生物总量极其庞大,如果一个人从体外到体内,总共寄居着100种微生物,那么有99种都能在他的肠道里发现。这些微生物的种类实在太多,一般人只听过其中几种,比如我们都知道的“大肠杆菌”,实际上,它在肠道中的占比还不到百分之一。

微生物当然不是人体自行产生的,它们都是外来户。由于其中许多都喜欢温暖、黑暗、无氧的环境,大肠是最理想的安家环境。相比之下,小肠、胃囊里的微生物无论是种类还是数量,都要少得多。

有些微生物对人体有益,不但能帮助我们二次吸收食物残渣,还能锻炼免疫系统;有些微生物则对人体有害,轻则引发上吐下泻,重则危及性命。所以说,肠道绝对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中之重,几乎能占到整个免疫体系的八百分之八十。

大肠的结构和工作机制都与小肠截然不同。首先,大肠壁上没有绒毛,而是密布着免疫细胞。其次,大肠工作起来不像小肠那么“欢脱”,而是安安静静。这有两个好处,一是能减少有害细菌的数量,给有益细菌更多的繁殖空间;另一个是给肠道菌群,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好让它们出力干活。

进入大肠的食物残渣,会被肠道菌群慢慢分解16个小时,直到食物残渣再也没有利用价值了,才会变成排泄物。

这一步非常重要,因为类似钙这样的矿物质,只能通过这一步充分吸收。此外,对人体有益的脂肪酸、几种维生素B族、维生素K等微量元素,也会在大肠里吸收。

大肠只有最后一米,才跟大便有关。在最后的这截大肠中,食物残渣中的残渣还会经历最后一次“盘剥”,那就是脱水。从食物入口开始,无论是唾液还是消化液,都是人体为了消化吸收食物付出的水分。现在食物残渣既然没有了利用价值,就该把这些水分回收了。

大肠回收的水量可以多达1升,这也就能解释严重腹泻时,人为何会有脱水的危险了。而当脱水完成后,大便就成型了。

那些被大肠吸收的养分,也会经由血液进入肝脏质检,然后被运往全身各处。但大肠最末端的数厘米血管,就不再流经肝脏了。原因也很简单,这里已经是整个肠道的最终出口,该吸收的早就吸收完了,接下来的工作就剩排泄了。

上述内容,是《肠子的小心思》中所述消化系统的结构、功能以及运作原理。但这些医学科普知识,都建立在理论基础之上。我们的实际生活中,肠胃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状态,与日常饮食情况关系很大。

也就是说,吃什么才是最关键的问题。吃对了东西,消化系统将获得增益,自然有益于身体健康。

什么样的食物是我们需要的呢?大体上是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之类的能量物质,以及促进肠道蠕动的膳食纤维。

在能量物质中,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最容易消化吸收,为身体赋能的速度也最快。但与此同时,碳水化合物并不是一种耐用能量,饱腹感消失得也很快。套用到日常生活中,就很容易理解。

想想我们常吃的主食,大米饭、白面条、松软的蛋糕或面包,都是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当我们吃下这些主食的时候,饥饿感会立即消失,身体也会很快恢复活力。可是问题在于,只吃主食饿得很快,就算是吃下了一大碗白米饭,也不如只吃一小块牛排抗饿。而且许多人还会发现一个现象,那就是我们吃了油腻的大餐之后,总忍不住想再来口甜点,这其实是来自于身体对能量的迫切渴望。

要知道,脂肪和蛋白质的消化吸收长达数个小时,如果我们只吃这些食物,身体很难迅速获得能量。但要是搭配好消化易吸收的碳水化合物一起食用,那么血糖就能迅速升高,人体能量也就得到了及时补充。

这也能给胃肠道充分的时间去消化油脂和蛋白质,等到碳水化合物消耗得差不多了的时候,这些更耐消耗的能量就可以顶上了。

可能有人会说,那我多吃点碳水化合物不行吗?其实也不好。碳水化合物实际上是由糖分子构成的糖链,而糖又是人体转化成脂肪的完美材料。

人体是非常偏爱脂肪的,因为同等重量的脂肪,比碳水化合物含有的能量多了一倍。我们的身体会非常抠门地将脂肪储备起来,以备不时之需。只有当碳水化合物消耗殆尽时,身体才会拿出一些脂肪来补充人体能量。

可能又有减肥人士会说,那我一不吃精粮,二不吃肉食,就光吃粗粮和蔬菜好了。这样既饱腹耐饿,又没有那么多碳水化合物和油脂,对控制身材来说岂不完美?这其实也不行。

因为我们的身体还需要蛋白质,准确地说,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氨基酸不仅用于组成人体DNA,也用于提高免疫力,以及合成各类人体必备的激素。可是许多食材中含有的氨基酸种类都不全。

比如大米和小麦中赖氨酸很少,豆类中甲硫氨酸含量不足。这也就是为什么全世界营养学家都提倡,饮食一定要均衡的原因。只有肉、蛋、奶,水果、蔬菜,杂粮、细粮全都吃,才是最健康的饮食方案。

根据最新的营养学理论,我们没必要每顿饭都讲究饮食平衡,只要每天吃下的食物种类能大体均衡就行。

而在所有的食物中,有两类对促进肠道功能大有好处。

一类是膳食纤维,膳食纤维本身很难被消化,但却能很好地辅助消化。如果食物中的膳食纤维含量足够,那么当食糜被研磨搅拌时,能帮助肠道加速蠕动。此外,膳食纤维的吸水性很强,可以让便便更加湿润柔软,有助于痛快地排泄。

膳食纤维分为水溶性和非水溶性两种,前者着力于改善便便性状,后者助力肠道蠕动。果蔬外皮就含有大量非水溶性膳食纤维,而水溶性膳食纤维就在果肉之中。当然,我们还要喝足够的水,因为只有膳食纤维吸水膨胀,才能发挥应有的功效。

总之,从口腔到大肠,我们的消化系统兢兢业业地工作,将食物磨碎,分解成一个个人体能够吸收的微小物质,再把废弃的固体垃圾和废气排出体外,让我们既获得了营养,又无比省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