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睹自己的女儿葬身火海,他什么也做不了,只是双手抱头、满脸痛苦。”

对于任何一位父亲来讲,白发人送黑发人,都是一桩人间悲剧。但由于死者身份的特殊性,这桩悲剧增添了更多的政治色彩。

韩国暗杀者(环球视线杜金之女被暗杀的背后)(1)

杜金女儿葬礼现场资料图 图源网络 下同

当地时间8月20日晚,一辆SUV汽车在莫斯科附近发生爆炸,造成该车司机达莉亚·杜金娜身亡。该爆炸事件在国际上引起了轩然大波,俄罗斯侦查委员会主席任巴斯特雷金亲自领导这起案件的调查。

据相关媒体报道,此次袭击的目标原本是其父亚历山大·杜金,只是阴差阳错,造成了杜金娜的意外死亡。那么,杜金究竟是何人呢?为何他的“新欧亚主义”在俄国国内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恰逢俄乌冲突爆发整半年,俄罗斯该走向何方呢?

杜金其人:究竟是“普京的大脑”还是“边缘学者”?

对于杜金在俄罗斯政坛的地位,一直以来存在两种相互矛盾的说法。

韩国暗杀者(环球视线杜金之女被暗杀的背后)(2)

杜金 资料图

一种观点将其视为俄罗斯外交政策的塑造者。纽约大学历史学教授珍·波本克认为“杜金是将欧亚主义理论直接注射到俄罗斯权力血液中的关键人物”,因为“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杜金影响了很多俄罗斯精英,包括军队和外交界精英的思想。他的书由军方研究院资助,供给俄罗斯军队人员阅读。”政治分析家安东·巴尔巴辛也曾在2014年发表《普京的大脑》一文,称之为普京的“智囊”或“军师”。

与此相反,另一种说法则认为杜金在俄罗斯政坛是一个处于边缘地位的学者。俄罗斯媒体今日俄罗斯(RT)这样说道:事实是他在克里姆林宫没有影响力,他甚至都不是莫斯科的主流人物。因为他不仅从未在任何政府主办的公民组织中任职,而且还在2014年因发表争议性言论被莫斯科国立大学解雇。

无论是哪种观点正确,无可否认的是,杜金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原因在于杜金以坚定的反西方和新欧亚主义观点闻名。1997年,他出版了巨著《地缘政治基础:俄罗斯的地缘政治未来》,较为激进地阐述了要建立“新欧亚大陆联盟”的说法。

韩国暗杀者(环球视线杜金之女被暗杀的背后)(3)

普京与杜金

杜金今年4月接受土耳其报纸《土耳其报》时表示,“俄罗斯军队目前正在与那些强加单极世界的主权国家作战。我们不能输掉这场战争。否则,整个世界都会被火焰吞噬。”

由于观点过于激烈,杜金在西方媒体眼中是一位十分危险的人物,在俄罗斯国内具有一定的思想影响力。

欧亚派vs西方派:俄罗斯的独特性体现在何处?

俄罗斯特殊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与民族状况使得俄罗斯人一直处于东西方文化的中间地带,是重欧轻亚还是脱亚入欧成为俄罗斯精英的困扰。

欧亚主义者认为,俄罗斯文明独特性根源于其所处的地理环境。俄罗斯位于两个世界———东方世界和西方世界的交界,且空间广袤,两部分之间没有天然、显著的地理边界。这一特殊的战略地缘位置使得俄罗斯的文化不能单纯地被认为是欧洲文化或亚洲文化,而是将两种因素加以结合,并形成了某种统一的文化类型——欧亚-俄罗斯文化。

所谓“欧亚-俄罗斯文化”,表明俄罗斯不同于世界上其他国家,兼具东西文化的双重特征,因此俄罗斯必须走自己的独特道路。在对外关系上,俄罗斯不能简单地对西方亦步亦趋,而应该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强化欧亚超民族的整体意识,把独联体各民族及其文化联合起来,组建以俄罗斯为核心的“欧亚联邦”。

但与欧亚主义相比,“向西方学习”一直在俄罗斯精英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早在基辅罗斯时期,俄罗斯便通过引进西方文明,迅速拉近了与西方的距离。之后彼得大帝的改革加速了向西方学习的进程,俄罗斯也一跃成为了世界强国。虽然之后经历了美苏冷战,但戈尔巴乔夫重启了西化的进程,并在叶利钦时期达到了顶峰。

叶利钦在政治上推行西方式的民主政治,经济上实施“休克疗法”。“向西方一边倒”的一系列措施结果却让俄罗斯实力大减,国际地位一落千丈。这使得俄罗斯在西化的进程上踩了急刹车,继任的普京总统采取了更加务实的外交策略。

在如何对待东西方的问题上,普京总统为俄罗斯设计了一个“协调者”的角色。普京总统曾在多个场合表示,俄罗斯将成为欧洲和亚洲的桥梁,期望做到欧亚兼顾。这在对外经贸的发展侧重点上可见一斑。

虽然欧盟仍是俄罗斯的最大贸易伙伴,但近年俄罗斯与亚太国家的贸易额显著增加。根据统计,在2010至2019年间,欧盟占俄罗斯外贸总额的比例从49%下跌至42%,而亚太经合组织国家的占比则从23%提升至32%。俄罗斯主要向东亚国家出口能源和矿产,占中国、日本、韩国的俄国进口的70%;其次为军备设施,主要卖给印度和越南。

然而,这一切由于俄乌冲突的爆发而发生了变化。

俄乌冲突下,俄罗斯如何“向东走”?

韩国暗杀者(环球视线杜金之女被暗杀的背后)(4)

圣彼得堡 资料图

在俄乌冲突的背景下,俄罗斯与欧盟、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关系趋于恶化,这使得俄罗斯的战略重心转移更加紧迫。

有媒体统计称,截至今年3月,俄罗斯已经被制裁了5748次。这些制裁的效果如何呢?西方拉夫罗夫4月19日在接受“今日印度”电视台采访时表示,俄罗斯已经解决了与西方制裁以及各领域存在的对西方依赖的相关问题。

果真如此吗?从短期来看,俄罗斯的经济遭受到了冲击。正如俄总理米舒斯京今年4月表示,目前俄罗斯处于近30年来最艰难时期。

然而,从长远来看,俄罗斯经受住了西方的一系列制裁,并将其化危为机。这表现在几个方面:

第一,制裁为俄加强经济主权创造了条件。如在金融系统领域,在被“踢出”swift系统之后,俄罗斯中央银行研发出了金融信息传输系统(SPFS)。截止6月份,该系统已有来自12个国家70家银行参与,其中就包括来自德国和瑞士的部分银行。这无疑对美元的霸权地位造成了挑战。

第二,制裁为俄罗斯的重心东移提供了机遇。除了继续强化与独联体国家以及欧亚经济联盟的合作,俄罗斯还主动扩大与亚非拉国家之间的互动。正如普京总统所说的,世界上仍有很多俄罗斯的伙伴,只要俄罗斯不封闭自己,别人永远无法封闭俄罗斯。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种战略更加接近欧亚主义的主张,不过更加温和。但这种强调非欧非亚的独特文明发展道路,也意味着其在与其他国家关系的发展上不会一帆风顺。如何更好地“东西逢源”,是俄罗斯需要长期面临的一个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