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儿童秋燥(防住小儿多发病)(1)

儿童秋季疾病不打烊

前不久,我洋洋洒洒地写了一篇关于秋季换季预防感冒的文章,秋高气爽而家长爽不起来,孩子“秋冻”防生病,如何“冻”学几招,就像一场及时雨,引起家长很多兴趣。此文旨在通过孩子秋季的穿衣规则,引导家长正确的穿衣,适应气候变化、预防感冒及生病。

现在已经进入深秋了,天气一天冷似一天,仅仅靠“秋冻”的方法来预防生病,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当下,医院的儿科门诊既是肠道疾病,又有发热出疹性疾病,医生又忙了起来,可不?家长说:

我家“小神仙”,简直让我们操碎了心,尽管衣服穿得也很好,吃得更是“小灶”哎,可是一出门就鼻涕哈拉,动不动咳嗽好长时间,还拉肚子、发烧出疹,哎……

什么…什么扛一扛?哎,不敢扛了,上回扛了扛还发烧了,愁死人了……,好了,我们言归正传,秋季孩子最容易多发哪些疾病?怎么防?

一、肠道感染性疾病有哪些发病特点?怎么预防?

如何预防儿童秋燥(防住小儿多发病)(2)

1、小儿秋季腹泻:多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3岁以下婴幼儿好发,据统计调查,高发病率体现在全球 5 岁以下儿童,都患过≥ 1 次的轮状病毒感染。此病好发于夏、秋、冬三季,每年9~10月份为发病高峰,因此称之为婴幼儿秋季腹泻。

如何预防儿童秋燥(防住小儿多发病)(3)

轮状病毒

此病潜伏期1-3天,起病急,病程多在约3~8天,也为自限性疾病。轮状病毒主要通过粪-口传播。常伴有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腹泻严重会引起脱水,一般无明显中毒症状为特点。

近年来,随着卫生环境有了较大程度的改善, 小儿腹泻总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 但5岁以下儿童的发病率仍然是消化道疾病的首位。其次,秋冬季诺如病毒感染:在学龄儿童中高发,主要由不洁饮食及腐败食物引起,又称急性胃肠炎;这种病毒主要特点是多在集体食堂群体发病,突然出现频繁呕吐和腹痛不适,而腹泻仅次之。起病急,但也是感染中毒症状很少,预后良好。

2、预防措施:

饮食卫生:严格管理饮食卫生,尤其是校园卫生,不喝生水、吃干净的食物,防止病从口入;婴幼儿餐具要定时清洗消毒及独立放置,食物要保持新鲜、无污染、无腐败;蔬菜要浸泡、冲洗,水果要削皮;

如何预防儿童秋燥(防住小儿多发病)(4)

儿童食品卫生

勤洗手:无论是婴幼儿还是学龄儿童,养成餐前便后勤洗手的好习惯,要用流动的清水冲洗手。

如何预防儿童秋燥(防住小儿多发病)(5)

餐前便后洗手

预防接种:我国根据疾控中心权威专家在《儿童轮状病毒胃肠炎免疫预防专家共识(2020版)》明确指出,接种轮状病毒疫苗是预防儿童轮状病毒感染的最简单有效的措施,有必要推荐在我国儿童中进行接种轮状病毒疫苗。

由于轮状病毒包括A~H多种血清型,其中90%的病毒为A种轮状病毒血清型,因此,我国又将轮状病毒疫苗列为二类疫苗,家长有知情权和选择权。基于疫苗接种总有效率可达到78%以上,疫苗接种的安全也进一步得到证实,因此,专家建议5岁以下孩子应该接种疫苗。目前我国推荐轮状病毒疫苗有两种: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及进口的五价重配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接种程序如下图:

如何预防儿童秋燥(防住小儿多发病)(6)

轮状病毒疫苗接种程序

由于婴儿发生轮状病毒初次感染往往比较严重,所以推荐婴儿从6周龄起尽早接种轮状病毒疫苗,以保证在孩子们发生自然之前获得疫苗的免疫保护。

专家共识推荐接种时间是6-32周龄;推荐免疫程序为全程免疫共3剂:6~12周龄开始口服第1剂,每剂接种间隔≥4周;第3剂接种不应晚于32周龄。轮状病毒疫苗的接种没有季节性要求,全年都可接种。

二、急性疱疹性咽颊炎又有和临床特点?如何预防?

如何预防儿童秋燥(防住小儿多发病)(7)

疱疹性咽颊炎:柯萨基A组病毒感染

1、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即柯萨奇A组病毒所致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咽峡部疱疹及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咽颊炎。

其发病特点是:好发于夏、秋季,通过粪便和唾液传播;骤然起病,持续高热,体温高达40℃,咽喉痛、口腔小疱疹及浅表性溃疡,疼痛以致孩子烦躁、哭闹,厌食;伴有头痛并有颈部,腹部和四肢疼痛;整个病程1~2周,预后良好。

如何预防儿童秋燥(防住小儿多发病)(8)

疱疹性咽颊炎发病特点

2、预防措施:

依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注意饮食卫生;同时,要勤换洗衣服、被褥及玩具,要定期清洗消毒,尤其是孩子的唾液或大便接触过的物品更要消毒。房间平时注意通风消毒,尽量避免带孩子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实在去就要注意戴口罩防护。按时睡觉,适当让孩子参加活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如何预防儿童秋燥(防住小儿多发病)(9)

居家隔离

及时隔离:这是本病至关重要的一点,一般孩子患病后就应该居家隔离,即使在家也要避免和其他的人群密切接触。

预防接种:6个月~5岁的适龄儿童,可接种人类肠道病毒(EV)71灭活疫苗,可预防由人类肠道病毒EV71所引起的手足口病,同时对疱疹性咽峡炎(柯萨基A组病毒)同样有效,因为疱疹性咽颊炎痛属于肠道病毒中的柯萨基病毒A型和肠道病毒EV71型。

三、秋季高发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怎样预防?

如何预防儿童秋燥(防住小儿多发病)(10)

肠道病毒A16型及EV71感染

1、手足口病:是由人类肠道病毒A16型及EV71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的出疹性的传染病,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以 5 岁以下儿童为主。

美国疾控中心(CDC)认为:手足口病是婴儿和5岁以下的儿童的一种常见病毒性疾病,不过有时也会发生在大龄儿童和成人身上。此病每年的 4~7 月及9~11 为两个发病高峰期。

如何预防儿童秋燥(防住小儿多发病)(11)

手足口病的出疹特点

患病的孩子或被隐性感染者是此病主要的传染源;手足口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即接触被污染的手、共用毛巾(手绢)、口杯、玩具、餐具、奶具以及床上衣物等引起感染;还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也可感染,总而言之,接触感染是主要的感染途径。

手足口病发病特点:往往起病比较隐匿,当发现孩子手足口有疱疹时,会误以为是水痘;主要以发热(低热)或不发热、手足口臀等部位,散在出现疱疹样皮疹,有瘙痒感;病初有食欲减退、口腔不适并常伴有咽痛,又会当成咽炎。但是,此病总体精神及一般情况较好,很少出现并发症,而且是自限性疾病,一般预后良好。

2、预防措施:

手足口病的一般预防措施溃疡按照以上我们介绍的小儿疱疹性咽颊炎的基础进行预防,尤其是手卫生要做好,除此之外,主要预防措施就是接种疫苗:

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EV71灭活疫苗)是由我国自主研发,主要用于预防EV71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我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中心的权威专家认为,手足口病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接种疫苗可以预防严重类型的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发病人群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从6月龄开始发病逐渐增加,其中1~2岁儿童发病风险最高。

如何预防儿童秋燥(防住小儿多发病)(12)

5岁以下儿童EV71灭活疫苗接种

因此,专家建议,从6个月开始接种就能对5岁以下孩子具有保护作用,越早接种越好,于12个月前完成疫苗接种。至于5岁以上的儿童不建议再接种EV71灭活疫苗,是由于大多数孩子已经被自然感染,则有长期性免疫能力,就不再推荐接种手足口病EV71灭活疫苗。

肠道病毒EV71灭活疫苗基础免疫程序为2剂次,间隔1个月,建议在 12 一个月前完成全部疫苗接种。

综上所述:秋季儿童也有一些好发疾病不容小觑,除了以上的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病、诺如病毒感染的肠道疾病,其实还有细菌性痢疾,还有一些发热及出疹性疾病比如疱疹性咽颊炎、手足口病,其实也还有其他类型如水痘等等,这里我们就不一一介绍了,但是,你只要记住这几种疾病的感染原因、发病特点及预防措施,我们就溃疡举一反三、以此类推,任何生命都是由其自然规律的,只要我们了解每个季节的发病特点,除了注重护理、“春捂秋冻”,然后科学防护,积极采取预防接种,就能让孩子平稳的度过秋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