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果园这样托管,我们既省心,又能赚到钱,销售还有了保障,真是太好了!”3月6日,眉县金渠镇宁渠村村委会里热闹极了,村民们把会议室坐了个严严实实,个个都喜笑颜开这里正举办村上订单式托管服务签约仪式,陕西金桥果业有限公司正在与宁渠村150户果农进行猕猴桃托管签约宁渠村六组果农赵有林掩饰不住自己的喜悦,一边与企业签订合同,一边高兴地跟记者聊了起来,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市场价高的猕猴桃 小小猕猴桃富了一方人?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市场价高的猕猴桃 小小猕猴桃富了一方人

市场价高的猕猴桃 小小猕猴桃富了一方人

陕西日报

“果园这样托管,我们既省心,又能赚到钱,销售还有了保障,真是太好了!”3月6日,眉县金渠镇宁渠村村委会里热闹极了,村民们把会议室坐了个严严实实,个个都喜笑颜开。这里正举办村上订单式托管服务签约仪式,陕西金桥果业有限公司正在与宁渠村150户果农进行猕猴桃托管签约。宁渠村六组果农赵有林掩饰不住自己的喜悦,一边与企业签订合同,一边高兴地跟记者聊了起来。

近年来,眉县抢抓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历史机遇,围绕猕猴桃产业,突出科技引领高点定位,形成了“一区引领、一带支撑、多园联动”的大产业格局,全面提升猕猴桃产业综合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从线下直销到线上多平台共推,将眉县猕猴桃打造为“眉县招牌、陕西名片、国家品牌”,一步一个脚印走向大市场。

标准化种植 提升果品品质

3月6日,记者来到宁渠村猕猴桃标准化示范基地,上千亩的猕猴桃园一眼望不到边。在基地观景台两边的宣传墙上,海报上写着种植技术要点,有“绿色生产十大关键技术”、“眉县猕猴桃绿色生产允许使用农药列表”和“眉县猕猴桃标准化示范基地周年管理技术规程”等。

“你看这技术规程,每年12个月里,每月管理中的技术要点都罗列了出来。即使没有种过猕猴桃,只要看这些技术规程学习,规范种植,咋都能种出好猕猴桃来!”宁渠村村干部刘军仓笑着说。

刘军仓告诉记者,此次果园托管由陕西金桥果业有限公司对宁渠村千亩标准化示范园中的450亩猕猴桃核心区率先进行“技术指导、提供农资、标准作务、订单销售”托管示范,带动全村6500亩猕猴桃逐步走向规模化、信息化、智慧化、标准化、科学化作务模式。这样,果农不仅减少劳务费用支出,每亩最少还增加2000元收入。

要想果子种得好,生产先要标准化。眉县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高校加强合作,组建了20人的技术服务小组常年深入村组指导猕猴桃作务技术,还聘请省内20多名果业专家担任顾问,起草了猕猴桃技术标准,细化量化多项控制指标。目前,《猕猴桃标准综合体》作为地方标准,已在全省推广。

说起这几年推广的猕猴桃标准化种植,首善街道岳北村60岁的村民汶明科深有感触。汶明科种了十几年猕猴桃,从未有过系统的学习。现在县上只要有培训,汶明科就积极参加。通过学习,汶明科的作务技术大大提高了。“原来徐香猕猴桃一亩地产3000多斤,一斤卖一块多钱,我们学习标准化种植后,现在亩产量达到6000多斤,单价也比以前高多了。现在一亩地卖两万多元普遍得很。”汶明科说。

依靠科技 做强优势产业

在眉县,种植猕猴桃早已不再靠天吃饭。

在金渠镇田家寨猕猴桃标准化示范基地,种植户只要打开微信“扫一扫”,猕猴桃园区就可以自动喷灌。该系统应用于猕猴桃种植水肥灌溉作业,可实现农技人员和种植户的水肥灌溉智能监控。据测算,通过智能化技术应用,猕猴桃亩均增产10%,优质果品率提高5%以上,降低作务成本30%左右,节约人工费用达50%以上。

记者在陕西(眉县)猕猴桃大数据示范中心了解到,除了智能灌溉,种植户打开手机上APP“桃信通”,就可以掌握全县猕猴桃种植信息,了解市场价格和供求信息,为猕猴桃种植和销售提供了极大便利。眉县依靠何积丰院士工作室眉县科研基地,建成了猕猴桃产业云平台和陕西(眉县)猕猴桃大数据示范中心,创新设计了猕猴桃大数据收集、数据管理、数据展示等9大数据平台,收集了猕猴桃全产业链基础信息30余万条,分类建立数据库30个。

延伸产业链 助力乡村振兴

随着猕猴桃产业不断发展,眉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入驻企业的产业链条也在不断延伸。

百贤酒业、千裕酒业、秦美源果品公司等以猕猴桃为原料的精深加工企业生产的系列产品深受市场欢迎。产业发展了,猕猴桃贮藏冷库的需求也随之增多。国家级(眉县)猕猴桃产业园区建成运营的3.3万吨共享猕猴桃冷库,是国内目前规模最大、标准最高、技术最先进的猕猴桃气调冷库。冷库运营每年可获得租赁租金收益1200万元,安排常年工作岗位500个和季节性工人2000余人。

果丰民富。如今,眉县猕猴桃产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逐步凸显。小小猕猴桃,走向全国,迈出国门,成了眉县的亮丽名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