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常见的植物(诗经中的植物之谖)(1)

谖草

谖,谖草,即萱草,谖,通“ 萱 ”。别称黄花菜、金针菜、金针花、宜男草,又称鹿葱、忘忧草等。既可入药,又可做菜肴,同时也可做染料。萱草在我国有几千年的栽培历史,在传统的诗词语境中也是母亲的代表。古人认为萱草可以使人忘忧,遂称为“忘忧草”。

诗经中常见的植物(诗经中的植物之谖)(2)

诗经中的谖

出自《诗经·卫风·伯兮》: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诗·卫风·伯兮》:“焉得谖草,言树之背。” 陆德明 释文:“谖,本又作萱。”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二:“感激生忧思,谖草树兰房。”

诗经中常见的植物(诗经中的植物之谖)(3)

谖草

南宋 · 陆游《小园春思二首 其二 》“重台谖草初离土,百叶缃梅已满枝”

宋 · 王洋《和吉父示送别七言 》“景物随人也解愁,年来谖草不忘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