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长假已经结束,市民陆续回到工作岗位上。由于持续较长时间的生活不规律,有的人开工后出现节后综合征,出现失眠困倦、食欲不振、不想上班等现象。怎样快速应对这些症状、有效调整作息规律呢?来听听专家的意见。

怎样找回节后综合征 青浦小伙伴们看过来(1)

春节假期期间,市民陈先生作息不规律,经常熬夜,导致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于是来到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进行就诊。“放假了嘛,就经常熬夜,也没有按时吃饭。今天早上突然胃很疼、恶心呕吐,就来医院看看,医生给我开了药,叮嘱我要调整好作息时间。”陈先生说。

从生理上来讲,长假期间打破了原有的生物钟,饮食无规律,暴饮暴食,熬夜通宵,造成了身体的各个器官非正常运转,导致在步入工作状态时状态无法及时调整,在生理上容易出现疲惫、头晕、恶心、食欲不振、腹泻等症状。“春节假期吃了太多高热量食物,加重了肠胃的消化负担。节后要注意及时调整饮食结构,避免继续无节制地摄入过油、过甜的食物,定时、定量进食,注意营养搭配,多食用一些新鲜蔬果。如果出现胃肠道不适的症状,既往没有消化系统疾病的患者可以减少饮食的量,让胃肠道多休息就可以恢复。但是对于有慢性疾病、胃肠道功能紊乱的患者,还是建议及早到消化科门诊就诊。”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消化内科副主任沈曼茹说。

怎样找回节后综合征 青浦小伙伴们看过来(2)

在心理上,不少市民联想到马上要投入快节奏的工作中,压力油然而生,容易出现精神不振、失眠、心烦、焦虑等症状。“节后综合征”是现代社会大多数人的正常心态,如何缓解这些症状,医生也指出,要放松身心、规律作息、自我调节、舒缓压力。“在开始上班后,要注意合理放松身心,比如适时午休、聆听轻音乐等。同时,合理安排生活起居,戒掉熬夜的毛病,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尽快把生物钟调整为健康状态。春节假期连续数天的身心松弛状态,会惯性延长到回归工作后,造成迟迟无法恢复正常工作状态的现象。当发现自己在工作时有‘小情绪’的产生,这个时候可以尝试静坐在椅子上,让身体保持放松,连续做几次深呼吸,先慢慢地吐气,再缓缓地吸气,来调整身体上的不适感,同时也会放松心情。此外,进行一些舒缓的运动,比如散步、八段锦、瑜伽等,能够增强肌肉与神经的相互作用,舒缓持续性的神经兴奋与紧张感,助力集中注意力,积极投入工作。”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心理治疗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蒋连英说。

医生还建议,如果节后综合征不能通过自己的方式调整,身体和心理也出现了明显的不适感,要赶快去看医生,通过专业人士的指导,服用适当的药物,也可借助心理咨询师的帮助,改善情绪。

记者:李双玖

摄影:李双玖

编辑:胡小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