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生活短(富二代与留守儿童)(1)

韩小浪和阿鱼酱,都是西瓜视频的美食创作人。无论从出生还是成长,他们都有那么多的不同。但是,他们对自己人生的讲述,又有那么多类似之处。

他们都不愿意过上被别人规划好的人生,而是借助于短视频,将自己的思考、想象和实践注入其中,找到自己的人生赛道,获得自己人生的价值与自由。

1.韩小浪:再不做视频,就要回家继承家业了

“再不做视频了,我就要回去继承家业了,”

@韩小浪,突然充满了对人生的危机感。

快到30岁的韩小浪,突然向父亲递交了一纸辞呈,说,“我不干了。”父亲惊呆了,他不知道儿子想干什么。但韩小浪打定主意,要去做一番与父亲和家族无关,只关乎自己的事业。

他要在西瓜视频上,做自媒体。

年轻人生活短(富二代与留守儿童)(2)

他从小衣食无忧,甚至可以说是在相当富裕的家庭中长大。但在这样的家庭长大,对他来说,也有特别的压力。

和家里的姐妹比起来,他从来没得到真正的肯定,无论来自父母,还是来自自我的肯定。

韩小浪有一个姐姐,研究生毕业,是高材生。韩小浪还有一个妹妹,是执业律师。他中学成绩不太好,普通大学毕业后,就回到父亲做水果贸易的家族公司工作。

“我家里排行老二,从小学习不好,是扶不起的阿斗型的,姐姐妹妹都是那种‘别人家的孩子’,我父亲最发愁我。”

韩小浪平日说话大大咧咧,在视频中也是幽默搞笑型的,但说到自己曾经是“扶不起的阿斗”时,即便是现在,也是他心中的惆怅所在。

其实韩小浪并非“阿斗”,只是在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赛道之前,他被父母家人审视,自己也无法找到自己的方向。

他自称成绩不好,但和他的聊天中,很容易看到他对一些商业问题的深入思考,甚至可以说,他提前预测到了自己家族企业的没落,并且做出了属于自己的选择。

大学毕业后,他在父亲的水果贸易公司上班,这一切似乎预示着,他后来的人生是传统的子承父业剧情。但是,在三十岁以前,他已经感到父亲与亲戚合伙的这种家族企业的局限。

“做水果贸易,要把手里的钱,一次性收购、储藏、销售,全年卖,综合期越长的话,风险越高”。

他分析道,“另一个原因,一到接班人换届的时候,家族企业在这个阶段倒闭的概率是90%。他们意见产生分歧,我当时就感到不得不辞职了,我的选择就是,专心做自媒体。果然,现在公司倒闭了。”

年轻人生活短(富二代与留守儿童)(3)

“我做自媒体的初衷,就是为了养家,谋生。”韩小浪非常直率地说,“我当时觉得,自媒体是一个发展前景非常好的工作。”

刚开始时,韩小浪用别人的身份证账号注册做视频,做了一个半月,发了十几个视频,申请原创竟然没有通过。

而这只是做自媒体最初的困难。更大的困难来自于,什么样的内容才是好的?才是他应该去做的?

他接着尝试做过电影解说、游戏视频,自己不出镜,两三个月,仍然没什么动静。

这段时间也是他受到更多父亲质疑和自我怀疑的时候。他不再有来自家族企业的体面收入,而面对职业上的选择,也让他更感压力。

他要养家,养孩子,面对父母,个中心酸,他必须独自面对。父亲说,“你要回来随时都可以。”

韩小浪回复父亲,“我辞职就是想好了,不会再回来。”

他把心一横,继续做了下去。

尽管如此,韩小浪发现,一个月多月只挣了不到一百块钱。巨大的焦虑感笼罩着他,沮丧在所难免。

为了补贴视频和养家,他只能靠兼职写一些娱乐文章,用这样的方式垫钱维持下去。好运也在不经意间出现,给予坚持者回报。

他意外的发现,有一个用自己身份证账号注册的备用账号,无心插柳地上传过四个自己做菜、有自己出镜的原创视频,虽然每个都只有几千播放量,但是却通过了原创认证。

这对韩小浪来说,是个久违的好消息。他转移到另一个账号,将其作为主战场,继续坚持了一个多月。

韩小浪总是在观察和思考中,决定下一步。

综合思考做过的视频,韩小浪发现,凡是自己出镜的视频,都更受欢迎。这是因为他说话幽默,表情丰富,颇能得到网友的青睐。

而他也开始有意识地模仿和请教其他视频创作人,学习其视频表现力,增加表演的成分。“我的性格本来就是大大咧咧的,模仿得多了,就感觉找到了自己。”

在拍摄上,韩小浪也是从头学起,“在我改变之前,都是拍完就没事了。其实很水,也没有什么表情,也没有什么欢乐,慢慢地,我开始学习写脚本。”

年轻人生活短(富二代与留守儿童)(4)

对于韩小浪来说,写脚本的好处是一切变得有所设计,少了许多“水的成分”,但设计之后,尴尬与不自然的地方也多了起来。

一开始的脚本实验,让他觉得很是尴尬,即便是他这样大大咧咧的人,在镜头前要表现得很无所谓,也是很难的。

“我很害怕丢人,很在乎别人面前的印象。按脚本拍过几期,逐渐轻松以后,开始习惯呈现自己很自然很真实的一面。”

又是一番思考后,他决定,脚本不能影响自己的本性,“本来在拍摄视频中,就会出现比较尴尬的情况,以前的话,我都全部剪辑掉,现在,我会留下来。好多人现在觉得,喜欢韩小浪的真实。”

终于,如此反复尝试三个月以后,韩小浪终于走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粉丝激增。他也开始找到自己最擅长的内容。

游戏解说不行,电影解说不行,图文不行……尝试失败了那么多次,为什么出镜介绍美食可以成功?

他倒非常坦然,“因为别的我也不会,这是我最擅长的。”

年轻人生活短(富二代与留守儿童)(5)

韩小浪的压力,一部分来自于家人的“成功”,另一部分也来自自我的认可。因为从小在某种否定的环境中长大,自我否定和质疑,几乎成为他惯常的思考方式。

也因此,他的瓶颈期在30万粉丝的时候到来。

这时候,他发现自己做了600多个视频后,播放量又下降了。之前他的目标受众定位是小孩,但拍得多了,别人也腻了。

“那就继续改变吧”,他决定要扩大自己的目标受众群体,希望能有更多的成年人看到。

要想获得更好的效果,必须加大投入,他把整个月的收益都用在购买新奇和更好的食材上,他转做了一期帝王蟹的视频。

“做帝王蟹肯定比做皮皮虾受欢迎嘛”,他笑道。

于是这又变成另一个转折,播放量达到了200万,粉丝也进一步激增。而在这之前,他的视频播放量都下降到只有几千到一万。

他对西瓜视频大力扶持优质原创作者也有自己的思考,他觉得,“‘优质原创’这个模棱两可的说法,导致我必须思考,我的内容一定要不断改变。”

在这一段低谷期,他天天在家里拍视频,和外界的朋友联络很少,逐渐过上了一种看上去很孤独的人生。

但这很适合韩小浪,他在镜头前大大咧咧,嬉笑幽默,但也是在做视频的过程中,在低落与抑郁中,他找到了自己最想要的状态,也认识到真正支撑自己的到底是什么。

“我现在很少出去玩喝酒,以前的那种低效的社交,杜绝了。和要好的朋友吃个饭,小聚一下,陪妻子孩子。”这构成了他如今生活的日常。

他也逐渐地证明了自己,父母不再对他指手画脚,而是变成了刮目相看。

而更重要的是,韩小浪终于撑过了自我怀疑、家人压力、抑郁和焦虑,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人生赛道,并且也更加坚定了。

韩小浪会把大量的平台收入都用于购买好的“内容”——也就是好的美食。

他每天录完视频,睡前就会逛淘宝,找美食,比对价格,看到凌晨一两点,“主要都是大家觉得比较好吃的,海鲜等等。”

年轻人生活短(富二代与留守儿童)(6)

现在,他的目标受众,已经从小学生,变成初中、高中、大学学生、以及家庭主妇群体等等。

在粉丝群里,这些年轻人也都更多是处于人生迷茫期的人。这是韩小浪曾经经历的时期,所以更有同感。

一个正在考研的粉丝,家人总是他斥责,从不肯定,导致考研没有信心,向韩小浪求助。大大咧咧的韩小浪突然感到很熟悉。

那也是他的少年时代。

那时候他学习不好,姐姐妹妹都是那种“别人家的孩子”。在他所在的河北石家庄某中学,学校有一个传统——学生成绩考得好,学校会敲锣打鼓地去到学生家,送上诸如“前程似锦”的牌匾和奖状。

那是韩小浪最尴尬和迷茫的时候,因为全家小孩儿,只有他不能证明自己。

他没日没夜在房间里滴哩咕噜做视频时,父亲也大为不解,甚至质疑。

直到家族企业倒闭,韩小浪为家人,为自己找到了一条新的道路,那个“扶不起的阿斗”,才终于证明了自己。

而他身后,有近五百多万的粉丝。他用这些经历去鼓励他的粉丝,因为他深知,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属于自己的人生。

“我现在在自媒体领域小有成就,是西瓜视频的独家创作人,要结合西瓜视频的节奏走。但是我一定要多思考,自媒体这个行业的发展趋势如何。“

“我不太合群,我现在不再认为这是一件坏事了。”

2.阿鱼酱脑海里的怪东西

这个世界上,有没有一颗舔不完的棒棒糖?

100枚牛奶片磨碎加水,会不会变成牛奶?

如果给一个煎饼果子,加上一百块的料,会是怎样的奢华口味?

想吃海苔了,可否在家里用紫菜自己炒,味道会不会更好?

把100块奥利奥的夹心刮出来,可否做成好吃的冰淇淋?

超市里到底哪一款薯片最好吃,最好的办法就是全部买下来试一试?

QQ糖一会儿就吃没了,好希望有一斤重的QQ糖…………

这大概是当代中国孩子,都最容易好奇和思考的问题。但这些问题,老师无法告诉他们,《少儿百科全书》与《十万个为什么》也绝不会解答。

渐渐地,大多数孩子们会忘记这些曾经魂牵梦绕的问题,在遗忘中长大,并且再也不会想起这些疑惑。

但22岁的@阿鱼酱,她真的去寻找了这些问题的答案。

年轻人生活短(富二代与留守儿童)(7)

阿鱼酱在用自己的方式解答这些问题之前,她和所有这个年纪的小城女孩一样,忙于应付疲惫和惶恐的人生。

那时候,她中专毕业,在老家阳江,找了份淘宝电商客服的工作。尽管阿鱼酱中专学的专业是商业管理,可她的工作却和这也毫无关系,没有一家公司需要她去管理,但却需要她去流水线一样地工作。

从小,她就不是“别人家的孩子”,父母常年不在身边,原生家庭不能带给她足够的肯定,于是,生活中看上去温和而不自信,就成了常态。

更别说要她去面对镜头,被无数的网友审视和评论,带给他们自己的分享。

只是到了20岁的某天,她决定把这些另类百科的答案一一求证,公布分享,告诉正在百思不解的小孩儿,提醒已经忘记了问题的成年人。

看上去很偶然的,她成功了。但这样的偶然背后,又完全来自阿鱼酱个人的坚定。

19岁,每天她的工作是接电话、回复淘宝客户购买疑问、处理退换货问题……工作不算辛苦,但薪水低,重复的生活总是困住她,她实在厌倦了这种流水线一样的人生,一想到未来就不免——应该说,面对一份重复而不喜欢的工作,她不是很能看到自己的未来。

回到家,她只能躺在床上,在西瓜视频上观看别人的生活,幻想自己的未来。

突然,阿鱼酱决定试一试。最初,这是一次不太成功的小试牛刀。

年轻人生活短(富二代与留守儿童)(8)

她把自己在淘宝上“秒杀”买来的9.9的蓝牙耳机,做个“测评”,分享到西瓜视频,让大家看一看,这样的耳机到底怎么样?

因为没有任何相关经验,第一次,她用手机录了视频,没什么剪辑,录音效果也不好,连自己的形象都在后来被人吐槽“丑”,但她直接就上传了。

“这个视频最终只有100多的播放量,一条评论也没有。”

回忆起这个最初的视频时,阿鱼酱笑道,但这一次不算成功的尝试,居然让阿鱼酱迷上了这件事,她开始执着地在下班以后,每隔两天就上传一个视频。

在一开始9.9元的耳机和9.9元的电吹风机的尝试以后,阿鱼酱开始寻找自己独特的内容。

“我不是那么自信的人,但我想做点有趣的”。

但什么是有趣的?这时候,阿鱼酱那份特有的天真和创造力,帮到了不那么自信的她。

和韩小浪不同,阿鱼酱在童年时远离父母。漫无边际的奇怪想法,就是她最宝贵的创意资源,她开始向自己童年时的疑问找答案,一颗舔不完的棒棒糖是怎么样的体验?

阿鱼酱的这个疑惑,一下子戳中了无数全国各地的网友——那很可能是无数人童年时的幻想。

这个视频一下子有十几万的播放量,评论也迅速地到来——也许无意间,阿鱼酱触碰到了许多当代年轻人内心差不多快忘记的东西。

舔不完的棒棒糖,不仅是那个实体的糖果,还意味着对长久与美好的期待。

在这次的视频火之前,阿鱼酱已经做了好几个月的视频,一直不温不火,但每天夜里,她都关在房门里拍视频,学剪辑。

最开始她一点也不懂,问同事什么样的视频剪辑软件适合小白,同事给她推荐了一款最简单的入门软件,“绘声绘影”,她也把它用到熟练,直到这个软件不再能满足自己的需求。

她一开始普通话不标准,形象也不大好,声音还特别小,直接用手机录的视频,老被网友骂长得丑,说话声音嗲,粉丝稍微多了些以后,黑粉也显著增加。

但这阻碍不了阿鱼酱继续去提出那些稀奇古怪又妙趣横生的问题,并且给出答案:

她真的买了一百片牛奶片,泡成牛奶;真的给煎饼果子加了一百块的料,去探索它到底有多“奢侈”;一百块奥利奥的夹心,能否做成冰淇淋……

年轻人生活短(富二代与留守儿童)(9)

这一段时间,阿鱼酱的爸爸还在北京做小生意打工,妈妈当时已经回到老家,母女俩生活在一起。于是妈妈每晚都看见阿鱼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叽里咕噜,来回鼓捣,不知她在做什么奇怪的东西。但妈妈性格温和,也没有太多质疑,只是怕她累坏了。

另一方面,妈妈清楚女儿的性格,以前自己在外照顾老公,留守老家的女儿和奶奶住在一起,学习一直普普通通,从来都不是“别人家的孩子”,但总是在表面温和下,有一股固执和骄傲。

每次自己回来和孩子相处,她也摸清阿鱼酱的脾性,孩子不太自信,但是性子倔,自己认定的事情就要做到底。这件事,看起来她也是做定了。

母亲也不再询问过多,还要再过几个月,她才会发现女儿竟然意外地出现在西瓜视频上,成为一个短视频创作人。

她不知道,女儿正在开始跌跌撞撞地,解答人们幼年时和长大后疑惑的、幻想的、好奇的、向往的,所有稚嫩又迷人的问题——一部充满童趣、又唤醒人心美好的另类百科。

这份美好的探索,给阿鱼酱带来了自信,她很快学会了更好的剪辑录像,学会了怎样对着镜头说话,逐渐地得到更多网友认可。

小孩子喜欢,中学生也会来关注这位姐姐,许多成年人黑转粉,成为阿鱼酱的铁杆粉丝。

更让阿鱼酱感到安慰的是她带给一些年轻人的力量。

一些粉丝因为父母离婚、前途渺茫而得抑郁症,想要自杀,私信阿鱼酱时,阿鱼酱会尽可能回复。

“我安慰他,你人生的路还很长,还有很多美好的事物。”

年轻人生活短(富二代与留守儿童)(10)

阿鱼酱说这些时,会回忆起自己的少女和童年时代。

她一岁大的时候,就被爸妈放回村里,由奶奶独自带大。爸妈为了生活,一直都在北京辛苦打工,一家人南北相隔。

在学校阿鱼酱受到同学欺负,但没有家人可以诉苦和帮忙。

初中时,她也找不到人生方向,牵着狗离家出走。但没走远,离家一两公里的河边,她静静地坐着,等到奶奶找回了她。

她也记得,初中时因为和同学们贪玩,而被家里的亲戚小看,“你这辈子没救了”。

所有这些少女时代的经历,都让阿鱼酱没有自信,想要纵身一跃却又从未走远。读中专时,她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直到她鼓起勇气,在西瓜视频上传了人生的第一个短视频,做奇思妙想的美食视频内容,她找到了最核心的自己。

阿鱼酱走了出来,并且用自己的成长和善良,去鼓舞了那些需要帮助的少年人。

说到自己未来的打算,她希望父母不用再去外地奔忙,能给他们带来幸福的生活,她和所有年轻人一样,希望游历祖国河山,更希望把自己的视频事业做大,分享自己“脑海里的怪东西”,带来更多的惊奇。

这个从前一直不是“别人家的孩子”的阿鱼酱说,“我希望我能一直忠于内容”。

看上去,韩小浪和阿鱼酱无论从出生还是成长,都有那么多的不同。但是,他们对自己人生的讲述,又有那么多类似之处。

对于这一代中国年轻人来说,他们不再为基本生存所困,从小有机会思考许多关于世界的“为什么”。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也让他们更多地看到了他人的生活,有权表达关于自己的一切

他们不喜欢流水线一样的生活,无论是子承父业的安排,还是打工式的流水线,他们都不喜欢。

他们希望借助于各类新型的表达方式,找到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道路。

按照传统媒体的叙述,韩小浪则是一个“富二代”,阿鱼酱是一个“留守儿童”。

但是他们都不愿意过上被别人规划好的人生,而是借助于短视频,将自己的思考、想象和实践注入其中,找到自己的人生赛道,获得自己人生的价值与自由。

主编 | 鲸书

作者 | 孙晓华

编辑 | 胖达

- END -

年轻人生活短(富二代与留守儿童)(11)

这是「看见生活的温度」专栏的第六篇故事。

西瓜视频的创作人们,为粉丝提供陪伴价值,提供个人独特生活的小小奇观,也渐渐被粉丝陪伴。

这是一种无需相见的共生关系,只要被看到,就不再孤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