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剿匪记大结局(广西剿匪记-5)(1)

李天佑

丛林里害虫特别多,除了蛇、蜈蚣、马蜂、蚂蚁、牛虻以外, 最叫人伤脑筋的是旱蚂蝗,这东西只有小指头大小,栖息在青草树叶上,闻到人畜的气味就朝前运动,顺着人的脚、雨衣、手杖向上爬,或依靠草梗树枝的弹力跳落在人的身上。只要衣服一有缝隙就钻进去,有的甚至隔着单薄的衣服就吸血。但是被咬的人毫无感觉,直等它吸饱了血,胀得象根香肠,自动脱落了,才感到有点痒痛,伤口流黄水,流血,什么药也止不住,两三天后毒汁流尽了,伤口才会好起来。最初战士们没有防备,行军一休息,捞起裤管一看,腿上一叮就是十几条,越拉越往里钻拉断了还是往里钻,用手掌使劲打,才能打掉下来, 常常弄得满腿鲜血淋漓。后来,行军前就把脚包起来,裤管、袖口、领口扎起来,头也用毛巾裹起来,裸露的部分涂上肥皂水。蚂蝗多在夜间出来活动,因此夜间行动时就派两个人在前面用竹竿拨打。这东西怕盐、怕碱、怕草灰,也伯干净。宿 营的时候,先在四周清出一圈空地,烧些草木灰洒上,人睡在圈子里,它就进不去了。

这种种,看去都是具体而又微小的问题,在当时,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它,就是极大的困难,有时还能影响战斗的成败。正是由于战士们首先树立了“不怕”的思想,高度发扬了吃大苦耐大劳的精神,发挥了集体的智慧,才能战胜这些艰难困苦。那时部队中有一句鼓动口号:“苦里出战术”,越是艰苦,我军越是出敌意外地战胜它。某部就是利用了下雨的机会,利用敌人的错误估计,连续三次奔袭,三次都歼灭了敌人。我军正是因为首先在这个方面胜敌一筹,才保证了在深山丛 林中战斗的胜利。

在丛林里,一次交手战就把敌人全部歼灭无一漏网,这样的事例很少,经常的是歼灭一部,其他敌人溃散,所以要彻底歼灭敌人,必须猛追细搜。许多部队事前都进行动员,反对贪歼大股而忽视抓散匪的思想,要求绝不使一个匪首从我们指缝里漏掉。在深山丛林里,几步之间往往就有好几处可以藏人:茂密的灌木丛、朽木、叶堆、古树洞、岩石缝、枝叶交错的大 树…也许藏匪就在你脚边,稍一大意,一步就错过了,所以战士们都用“大海捞针”的精神进行搜索。有些敌人偷偷向我军打冷枪,但大多是不敢轻易暴露,只在被发现后才进行抵抗,一面翻身再逃。战士们总是奋不顾身,穷追到底。

小股敌人在我军不断围击追歼下,除被歼者外,其余都七零八落,躲的躲,窜的窜,完全失掉了抵抗能力。他们在深山密林里东游西荡,吃没吃的,住没住的。饿得没法,夜里就偷偷到林边村子里找瑶族老乡要点饭吃,有的溜到田里挖蕃薯吃。我们知道,这时候对土匪控制粮食比控制子弹还重要,除继续搜剿外,立即在各个村庄驻上兵,各个隘口都看起来,土匪只要一出丛林,路还没看清,就做了俘虏。后来连那些大匪首也被饥饿逼得没法,试试探探,冒险下山出林,想弄口饭吃。我们探听到匪首林秀山有一座孤独的房子在林外,算定他饿 急了一定会不顾一切,到那里去找存粮,夜里就去偷袭,谁知几次都扑了空。一天夜里,我军干脆以一个班住在那里等他。果然,半夜以后,林秀山带人来了。哨兵刚喝问一声,“谁?”土匪返身就跑,哨兵顺手撇过去一个手榴弹。林秀山屁股被崩掉一块,由勤务兵背着一溜烟逃进了山林。有不少匪首活活饿死在山上,我军在搜剿中曾发现一具匪尸,瘦得只剩一把骨头,腰里还藏着七、八十两黄金。这时候,黄金也救不了他的命了。

我军在瑶山深密林里的大规模搜剿,共歼灭土匪骨干八百余人。这一胜利,对残存瑶山的土匪是一个惨重的打击。自此以后,瑶山匪组织系统已全都被我打烂,几无成股土匪存在,只有零星土匪,到处流窜。主要匪首仅带几个亲信藏在深山,避我锋芒,不敢活动。

以后,我军即以大部分兵力配合工作队,大力展开了发动瑶族群众的工作,并实行分区包干的搜剿与驻剿。

革命风雷动瑶山

在进剿瑶山前,我军就对瑶族的历史、阶级关系、风俗人情进行了调查研究,在部队中普遍传达,并且着重地组织学习了党对少数民族的政策。全军上下,十分同情瑶族同胞的深重的苦难,对他们坚强不屈地反抗统治阶级的斗争精神,怀着深深的敬意。

经过一个月左右深入细致的工作,我们终于把遮蔽在瑶民眼前的一层云雾拨开了,使瑶族同胞透过民族矛盾的外表看到了阶级矛盾的本质,他们明白了历来欺侮他们的是汉族反动统治阶级,和瑶族的头人、山主,他们是一个窝里的豺狼, 没有什么两样,而汉族的穷根和瑶族的山丁,却是一根藤上结的苦瓜。统治阶级制造和扩大民族矛盾无非是蒙骗大家,不让看出真相,借以保持他们的统治地位。金秀瑶民见我军抓住了陶国钧、陶进达、苏道旺、苏道海四个瑶王,高兴得很,一再嘱咐战士们:“这四个家伙罪恶最大,无论如何不能放,一定要枪毙!”

我们及时把群众可贵的阶级斗争热情引导到剿匪方面去,通过大会小会,向他们说明:土匪就是这些反动统治阶级的武装,不肃清土匪,瑶民翻不了身。瑶民都说:“大军是为我们好,我们全听你们,要人有人,要枪有枪!”

我军依靠瑶民的引导,搜遍荒山密林、秘洞兽窟,捉到了很多散匪。瑶民勇敢得很,尽管战士们不让他们走在前边,枪一打响就要他们卧倒不动,可是瑶民们那里肯听,总是悄悄地往前出溜。在罗香山里搜剿的我军一个组,遇到六个土匪。匪首见我们人不多,就一面组织抵抗一面跑,战士们紧追不舍,被打伤了四个,还是追。带路的瑶民气急了,拿起他的粉枪,纵纵跳跳,抄到土匪前面,迎头就是一枪。铁砂子打到土匪身上,虽然没有打死,却把他们吓得一楞。战士们乘机猛扑上去,把匪首捕住,其余的也就缴了械。

长二附近有两个村庄,叫“将军”和“大保”。这天,两村各来了一些人给我军带路搜山。一小股土匪被搜出来了,不肯乖乖缴械。我军四面包抄,步步逼进,双方火力很猛。正在紧张对峙之际,一个瑶民突然跃起,举着大刀冲向前去,战士们拖不住他,也就提前发起了冲锋,终于把这股土匪歼灭了。可是那位勇敢的瑶民却不幸中弹牺牲。大家都为他难过,又有点发愁,怕回去一宣布会影响群众剿匪的积极性。党支部仔细研究怎么处理才好?后来决定还是应该公开告诉瑶民。第二天便召开了附近四五个村庄联合的群众大会,政治指导员报告了这位瑶民的英勇事迹和牺牲经过,表扬了他这种为人民利益不惜牺牲的精神,号召大家向他学习。为了嘉奖他的功劳和抚恤他的遗属,当场发给一千斤谷子,两床棉被,四套衣服及盐巴、针线、砍刀、鞋子之类,把他家的生活安排得很好。烈士的父亲感动地跑上台说:“我们瑶家死的人不少了,被反动派杀死的,被山主逼死的,被土匪挖心死的,还有生瘟疫死的,还数得清吗?过去谁把我们瑶家当人?瑶人一条命抵不上有钱人家一条狗。今天,我儿子被土匪打死了,大军他 他为国为民牺性,还给了这么多东西。我就想到,从此以房后我们瑶家真是个人了,真是我们穷苦人当家作主了,这个世界变得多好呀!我有十个儿子,我就一个个都叫上山去,帮助大军抓土匪,把反动派除得一干二净。”老人一边说,一边激动地流出眼泪。大家听了很感动,各村都推派代表上台表示决心一定要和大军一起把土匪肃清,那怕剩一个人也要带路。我们原来把瑶民的觉悟估计得太低了,这时候大家兴奋极了,感动极了,战士们一拥上前,和死者的亲属及其他瑶民热烈握手。想不到一个追悼会却成了一个动员会,从此以后,各村群众剿匪积极性更高,每天都准备好十个八个向导等着,还自动 上山打探情况,一发现匪踪就赶快回来报告。

以后瑶民自动组织上山搜匪的更多了,他们带上干粮粉枪,常常一去就是几天不回。在离金秀八九里的一个山寨里有位老瑶民,一意要请我军连、排长吃饭,说不去就是瞧不起他,大家只好去了。老人抬出一大坛酒和很多饭菜,替大家斟满酒,然后刷地从绑腿里抽出一把刀,划破自己的手指,把血滴在酒碗里,道声“请!”大家也豪爽地拿起酒碗一饮而尽。老人笑哈哈地啧嘴说:“老同,够朋友:”酒席一散,他就领着儿子,一人背一支鸟枪,插一把砍山刀,悄悄上山了。只半天工夫,就捆着两个土匪,背着缴来的两支枪,押送到连部来。

金秀驻军和群众一同开会算帐,算来算去,土匪头和坏瑶头都抓住了,只剩下副乡长韦朝昌没有下落,这是个没什么要紧的小匪首,就宣布剿匪基本胜利。可是瑶民们却说,“不能这么就算了,我们一定要把他找到:”会后,十二个民兵带着干粮上了老山,其他的就在四周山上搜。民兵们一直在原始森林里搜了四天四夜,终于把韦朝昌的头背回来了,原来他已被友邻部队打死,他耳后有个瘤子,瑶民都认得他。

横冲村八个瑶民分成四路出发,去搜索大瑶王李荣宝,几乎踏遍了附近所有山头,搜遍了所有草丛石洞,终于找到了他。瑶民当即向他说明我军剿匪决心,现在解放军正严密封锁着山口,瑶族民兵四处巡逻,天罗地网,插翅难飞,又向他交代我党剿匪政策和对待瑶族的政策;要命只有投降,假如抵抗就是死路一条。那个三十多年来一贯作威作福压迫瑶民的瑶王和他的全家二十多口人,已经三天没有吃到一口饭,小孩饿得哇哇直哭。这时,他脸色煞白,汗流满面,两手捧着我军的劝降信索索发抖。最后,乖乖地缴出了两支卡宾枪两支短枪, 低着脑袋,领全家跟随瑶民下山投降。

瑶民们机智捉匪的事例,真是不胜枚举。有一个匪师长被我军民困在深山,无衣无食,奄然待毙。这天,他偷偷溜下山来,到一瑶家逼着做饭给他吃。这家只有夫妇两口人,男人四十多岁。匪师长胆战心惊,拿着枪死死盯住他们。他们只好一个淘米,一个劈柴。那瑶民劈着劈着,突然站起身举起勾刀大喊:“把枪放下,不放就砍死你!”匪师长措手不及,眼看刀就在头顶,只好缩住脖子扔掉了枪。夫妇俩把他绑起来,怕他在途中滚山逃跑,就想出了一个法子,把他的两手平张开绑在一根扁担上,匪师长就变成了“十”字形,怎么也无法滚山了。夫妇俩拿着缴来的枪,一左一右,押着这个匪首,连夜送到我军驻地。

散匪在我军民合力搜捕下,走投无路,有的作了俘虏,有的被打死或冻饿而死,有的只好下山投降自新。一个多月,瑶山里的土匪就基本肃清了。林秀山、甘竞生、韩蒙轩等几个大 匪首,象釜底游魂,隐匿深山。我军于是一面组织专门小组搜捕,一面就协助瑶山人民建设政权,巩固剿匪的胜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