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有在运动的时候脚踝扭伤的经历。当脚踝扭伤时,很多人其实是不知道怎么做是正确的。有些处理方法不正确所以容易导致受伤情况加重。那么,习惯性脚踝扭伤,非运动员护踝应该怎么做?

脚踝扭伤如何避免习惯性扭伤(习惯性脚踝扭伤应该怎么办)(1)

了解脚踝扭伤的禁忌处理很重要。当脚踝扭伤时,不可以去触碰该受伤部位,不要拖鞋、脱袜子。因为此时水肿出血程度比较大,轻易触碰都可能会导致情况加剧。此时应该保持一个舒服、疼痛可以缓解的姿势。过一段时间后,用手轻轻的拉开袜子,在扭伤部位喷一些药剂。若是没有药剂,可以进行冰敷。将冰袋用冷水冲一下,然后用毛巾包裹敷在受伤部位。也可以将脚踝浸泡在冷水中。

冰敷5到10分钟后,疼痛得到缓解,此时轻轻的脱掉鞋子和袜子。用喷剂喷一喷受伤部位或者进行冰敷。休息30到60分钟后,尝试着能不能站立、踮着脚走路。如果可以,则说明受伤程度不是很大,但是若是无法站立,则可以是伤到骨头或者韧带断裂了。若是还不确定扭伤的程度,可以通过X光、B超、CT来确定是否伤到骨骼,通过核磁共振MRI来确定是否伤到韧带。

在扭伤的第一天,需要进行冰敷。冰敷有止痛消肿的作用。每次冰敷的时间是15分钟,每次冰敷的间隔是2个小时。在冰敷的同时,需要抬高患肢。抬高患肢也可以起到消肿的作用。在此期间,不可按揉、按摩受伤部位,否则可能会导致出血。

可能有些患者会采取热敷的方法来达到消肿的目的,但是在扭伤的第一天,不可进行热敷,也不可进行活血治疗。建议在24小时后进行热敷比较妥当。扭伤后的第二天开始进行热敷,每天进行3次热敷。

正常情况下,韧带恢复其基本的生理功能需要大概一个月的时间,也就是说,从扭伤到正常走路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不要过多的使用脚踝,尽可能坐着或者躺着,少站着。若是需要走动的,可以套上护踝,目的是固定脚踝,减少脚踝的受力。需要注意的是,护踝不可长时间使用,永眠导致脚踝的血液流动受阻。

在一个月后,患者可以正常走路,但是还不可以进行剧烈的运动,不可跑、跳。因为此时韧带的生理功能还未完全恢复。韧带生理功能完全恢复大概需要3个月的时间,所以此时还需要注意活动的方式。在此阶段,需要进行康复训练以及脚踝的防护。进行脚踝的康复强化训练是为了使其生理功能能尽快恢复,提高脚踝的灵活性和力量,减少扭伤再次发生的可能。

总结一下,习惯性脚踝关节扭伤后,需要进行的紧急处理有休息、冰敷、抬高患肢、康复训练等。这些处理都是有其意义所在的,所以应该积极做好这些事项,避免病情加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