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是三国时期的《史记》,不过《三国志》里更多记载的是著名将领谋士的记录,却往往忽略了一些名臣的事件,例如蜀汉的蒋琬,如果不提,或许没有多少人知道蒋琬这个人;那么蒋琬究竟是一个什么的人呢?为何能够得到诸葛亮的极度青睐呢?

我们先来说说蜀汉政权建立后,从先主刘备去世后,蜀汉的一些名将逐渐的凋零了,五虎将到最后也就剩下了个赵云,蜀汉能用之人大多数是年轻一代的将领;而臣子们反而涌现出几个十分厉害的人才,例如蒋琬、董允、费祎,这三人可是和诸葛亮并称蜀汉四大名相的人才,不过诸葛亮身上的光芒太过耀眼了,其他三个人与他比较就显得暗淡许多。

三国顶尖谋士诸葛亮居然没上榜(诸葛亮慧眼识珠)(1)

但这依旧不影响蒋琬的才能;蒋琬被誉为诸葛亮之后的中兴之臣,姜维虽然也是中兴之臣,但他是在蒋琬去世后,姜维才扛起蜀汉大旗,在诸葛亮去世到姜维执政的这段空洞期,基本都是蒋琬来主持蜀汉的军事和政治。那么蒋琬有哪些厉害之处呢?

诸葛亮慧眼识珠发掘蒋琬

蒋琬年轻的时候就跟着刘备干,不过这时候的蒋琬,还不是出类拔萃之才,他还是太过年轻,在刘备军中一直是一个普通的官员;但蒋琬这个人学习能力超强,他时常跟着徐庶、诸葛亮等大才学习,这也为后来蒋琬厚积薄发积攒了资本。

三国顶尖谋士诸葛亮居然没上榜(诸葛亮慧眼识珠)(2)

刘备在打下益州之后,就任命蒋琬为广都地区的长官,对蒋琬而言,当一个地区的长官很显然是大材小用,在三国时期,往往具有才华的人都不愿意埋没自己,庞统是这样,蒋琬也是这样,也因此蒋琬对县中的事务并不关注,反而专心研究起兵书和政治。

后来,刘备和诸葛亮在巡视益州的时候,走到了广都地区,刘备来到这里就发现广都地区政务十分的混乱,而蒋琬还在喝酒,醉醺醺地接待刘备等人。刘备就十分恼怒,更是直接派人要当众处死蒋琬。

但诸葛亮眼睛可精着,他一眼就看出蒋琬虽然喝醉了,但眼里的那股清醒和精光躲不过他的眼睛,诸葛亮就奉劝刘备先不要杀他,让自己来审问一下他;诸葛亮环顾四周发现蒋琬把精力用在了阅读之上,就拿起一些典故询问他,其中有一个问题诸葛亮问的刁钻:

国家之本在于治世,那么为相者为治世,为州郡县官者也为治世,那你认为从大从小都是治世,有何不同。

蒋琬顿了顿首说道:“一国之臣,一郡之官都为治世,不过术业有专攻,一些人善于大方面治世,一些人善于地区治理,这是才能的不同而已。”

三国顶尖谋士诸葛亮居然没上榜(诸葛亮慧眼识珠)(3)

诸葛亮听完就和刘备说了几句离开了;而蒋琬最终还是被刘备罢免了官职。很多人会觉得蒋琬的仕途生涯就此完蛋了,其实并不是这样,刘备在诸葛亮的建议下,把蒋琬调到了京城担任了尚书郎,其实就相当于皇帝的秘书之类。

蒋琬辅佐诸葛亮,辅佐刘禅

蒋琬也在这里跟随刘备、诸葛亮学习了许多治理国家的东西;后来刘备要兴兵攻打东吴,蒋琬一听是极为不同意的,就强谏刘备,但刘备根本不理睬,于是蒋琬索性就赋闲在家。蒋琬是一个低调正直并且很谦虚的人,刘备东征失败后,回国没多久就去世了,而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辅政。

三国顶尖谋士诸葛亮居然没上榜(诸葛亮慧眼识珠)(4)

这时候的诸葛亮面对蜀汉国内一片低落与混乱,只能把精力放在国内休养生息,而蒋琬也在这时候开始崛起;蒋琬成了诸葛亮的心腹,地位仅次于马谡,不过马谡是军事策略之才,而蒋琬的方向是治理国家,蒋琬多次给予诸葛亮许多建议和政策,蜀汉政权能够快速的恢复国力以及收复南中地区,这其中就有蒋琬的功劳。

蒋琬有治国才能

大家要知道历史中的诸葛亮不是什么人都会用的,他也不是非要用有德之人,诸葛亮看重的是人身上的价值,蒋琬的价值就是治理国家,而诸葛亮六出祁山的时候,都是蒋琬在丞相府统筹着后方,并且粮食后勤都是蒋琬负责。

在《三国演义》中,李严虽然贵为益州派的代表人物,但军队后勤保障其实不归他管,这一直都是蒋琬在管;我们也知道诸葛亮出征,少主刘禅听信谗言的事发生的不少,不过每次都是蒋琬和董允出面解决了一些奸臣,有时候蒋琬解决不了,就直接跑到赵云将军府中去,把老将军赵云给搬出来,刘禅最怕的几个人一个是老爹刘备、一个是诸葛亮、还一个就是关羽张飞和赵云,如今诸葛亮出征了,能管住刘禅的就只有赵云。

三国顶尖谋士诸葛亮居然没上榜(诸葛亮慧眼识珠)(5)

而晚年的赵云就经常被蒋琬搬出来去奉劝刘禅,每次赵云一来,刘禅就换了脸色,并且十分听话地把奸臣给咔嚓了;这也是蜀汉前期刘禅和诸葛亮团结一心的主要原因,诸葛亮出征在外是放心的,毕竟有蒋琬和赵云在。但是赵云毕竟年纪大了,后来更是战死在沙场,于是刘禅没人管了,他身边的奸臣越来越多,甚至还麻烦到诸葛亮亲自回来惩罚奸臣。

诸葛亮之后,蒋琬是蜀汉顶梁柱

蒋琬在诸葛亮手下干的时候,上面还有个子高的顶着,后来诸葛亮病死五丈原,蒋琬就明白了蜀汉最大的顶梁柱没了,那么如何维持蜀汉的发展就是最紧急的问题。蒋琬被诸葛亮临终前任命为继承自己事业的人,也因此,刘禅也给予了蒋琬极大的信任,蒋琬成为了尚书令,后来直接成为大将军。

三国顶尖谋士诸葛亮居然没上榜(诸葛亮慧眼识珠)(6)

这时候诸葛亮军事方面的继承人姜维还太年轻,如何让蜀汉的未来人才茁壮的发展,这也是蒋琬考虑的;要知道诸葛亮去世,荆州派就直接被益州派给压过去,而蒋琬就是后继荆州派代表人物,而姜维也算是荆州派一方的,特别是诸葛亮临终对姜维的期望特别大,所以保护姜维也是蒋琬的一项工作。

很多人或许不知道,姜维作为曹魏一方投降过来的人才,一直饱受争议,开始是诸葛亮护着,他才没啥事,但诸葛亮去世了,姜维的身份就再次被益州派拿来攻击。蒋琬勉力的维持着仅存不多的荆州派人才。

蒋琬拥有不俗军事才能

后来,曹魏开始大肆进攻蜀汉,蒋琬提出建议联合东吴夹击曹魏,通过汉中水路直下上庸等地,这个建议其实在古代是很超前的,这是因为上庸那个地区处于长江中上游地区,水势十分的湍急,一般渡江直下容易,但回来就很难。

蒋琬的建议让蜀汉的臣子们感到不妥,很多人认为这样的凶险太大了,而事实证明,假如蒋琬的战略成功,东吴北上攻击合靼地区,而蜀汉直插荆襄地区,那么很可能会给曹魏极大的军事震慑,要是有一个实力强悍的将军领兵,再通过宛城北上武关,再突破洛阳,那么曹魏政权是会大乱的。

三国顶尖谋士诸葛亮居然没上榜(诸葛亮慧眼识珠)(7)

这是一个很大的军事构想,蒋琬对这个构想也是思考很久,甚至他认为应该自己带兵去,毕竟这趟路程十分的凶险,一个环节出错将万劫不复;不过益州派的一直都很讨厌荆州派人士,并且还特别害怕荆州重回蜀汉怀抱,那样意味着荆州派将卷土重来,这是益州派官员最担心的事情。

在益州派官员的强烈反对下,这个战略只能搁浅。好在刘禅还是相信蒋琬的,就答应了他的战略,不过老天好像也反对这个策略,蒋琬准备发兵还没多久,就生病了,没了蒋琬的领兵,这个策略就这样搁浅了。

壮士未酬,蒋琬不放心姜维

患病日益加重的蒋琬,明白自己是完成不了诸葛亮生前的愿望了,他也深深地感受到诸葛亮病重五丈原时候的无奈,一种壮志未酬的悲壮情绪涌上心头。姜维来到蒋琬病榻前看望他,蒋琬看着姜维,他一直以来都是很相信诸葛亮的眼光,但最后一刻看到姜维却忽然觉得他还是欠缺很多能力,姜维还是太年轻了,经历的恶战也并不多,蒋琬也劝导姜维做任何事要慎重,不要激进,小心激进会带给他失败。

三国顶尖谋士诸葛亮居然没上榜(诸葛亮慧眼识珠)(8)

结尾

事实同样证明,蒋琬的猜测是对的,姜维不是诸葛亮,也不是魏延,他根本没有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也没有魏延的作战妙想,曹魏军队攻打汉中,姜维采取直接关门打狗的战略思想,就是打开汉中,让曹魏大军进来,然后在汉中内击败魏军,可是恰恰是这个激进的想法,让他高估了自己蜀汉的军队,邓艾和钟会的军队很快就踏平了汉中,并且邓艾直接奇袭成都,蜀汉政权就这样土崩瓦解。

蒋琬是历史极为低估的中兴之臣,或许对这个人感兴趣的读者们会发现,在诸葛亮逝世到蜀汉灭亡,蒋琬执政的时期,蜀汉国内经济、农业和军事都是稳步的增长,并且国内的矛盾被蒋琬很巧妙的化解了,益州派人士虽然并不喜欢蒋琬,但是却挑不出他任何毛病,也因此,蒋琬在丞相这个位置上越坐越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