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公交车司机工作怎么样(长沙公交司机紧缺)(1)

朱志荣师傅驾驶116路公交车行驶在芙蓉中路上。 记者 石芳宇 摄

春节刚过,长沙各公交公司就纷纷贴出驾驶员的紧急招聘启事。龙骧巴士公司透露,作为全市最大的公交公司,其人员缺口仍达到四分之一。

2018年12月,长沙获评“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数据显示,2018年,长沙运营公共汽车达7068台,日均公共交通客运量为291.2万人次,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到54.2%。在风雨无阻、全年无休的背后,不少公交驾驶员在默默地为市民的日常出行坚守、奉献着。

2月13日下午,三湘都市报记者乘上长沙最长公交线路之一的26路公交车,体验这单程近34公里的行车距离,驾驶员的酸甜苦辣。

■记者 石芳宇

体验

跑一趟两个多小时,站一下都是享受

当日下午,记者与驾驶员王师傅一起上了26路公交车。从金环立交桥发往黎郡社区,一趟来回有近68公里,单程就有44个站点。“姑娘,你要不要先方便一下。”上车前,王师傅委婉地提醒道。正常情况下,这条线路驾驶员单边行驶要100分钟,如果遇上堵车,2个多小时都是常事。

在王师傅的车上,每当进一个站点,他会把车稳稳地停进划线区域,或者与站牌对齐。

一路上,有不少乘客询问方向、站点、换乘等问题,王师傅都会耐心回答。“这条路走多了,路上哪里有坑、哪里会堵车,甚至哪个岔路口可能随时会‘飙’出一辆电动车,都了然于心。”在经过新民路东时,车堵成老长一排,他不但不急不躁,反倒安慰起记者不要着急,“一车人的安危在我手中,要更加谨慎。”

途中,遇到离站台不远的交通缓慢或拥堵,偶尔会有乘客提出“开一下门”的要求,每次都有热心乘客主动帮王师傅解释,“没到站停不得呢。”每当这时,王师傅嘴角总是会微微上翘,一脸欣慰。“现在长沙市民的素质越来越高,乘客也很体谅我们的工作。”王师傅告诉记者,前段时间媒体集中报道了几起抢夺方向盘、殴打司机等事件,在他看来只是个别现象,“这种不文明现象并不常见,司乘关系只会越来越好的。”

到达终点后,王师傅有十几分钟的休息时间,而这段时间他都是站着,甚至匆忙吃饭时也是站着,“短暂的站立,对我们来说都是一种享受。”问及为什么不去驾驶短一点的线路,他回答,“辛苦是有的,但市民有需求,车总要有人去开。”

现状

长期缺人,司机多是大叔,年轻人太少

龙骧巴士智能运营管控中心副经理陈宇告诉记者,公交车理想的人车配比为2:1,也就是一台车配2个驾驶员,作为市内最大的公交公司,龙骧最多也仅能达到1.5:1,也就是3个人开2台车,而有的公司还达不到这个比例。“这意味着驾驶员要连轴转,很难有固定休息时间。”他介绍,因为工作辛苦,加上城市扩大增加公交线路、城乡客运段公交化改造,驾驶员处于长期缺人状态。

公交车司机要求比较高,需要驾驶员持有A证,而考到A证并不是容易的事。“报名费要一两万不说,考证可能要1年时间,还需要等1年实习期过后才能上路,这个时间成本很高。”

宝骏巴士第二分公司人力资源处负责人王霞展示了一组数据:宝骏巴士二分公司现有671名驾驶员,年龄40岁以上的占56.3%。“驾驶员们年纪偏大,愿意从事公交驾驶员的年轻人少之又少。”她说,每当有80后、90后来应聘,她就十分开心,还叮嘱车队要重点培养。

探因

忙碌、压力大是常态,还要面对不理解

在120路公交调度室内,记者见到28岁的李涛,他在车队中算是年轻驾驶员,已有6年驾龄。

他今天6点就起床了,要一直开到晚上9点半才能下班,每天上班至少13个小时。“就是太忙碌了,没时间喝水、吃饭,上厕所要跑着去。如果遇上堵车耽误了发车时间,可能刚进站,还顾不上喘口气就得马上发车,而跑一个来回就要两三个小时。”

向才彬在6路车干了8年,加上之前在珠海的经历,是一个有着20多年丰富经验的老司机,“压力大”是他对目前工作状态的评价。“要开车,还要兼顾车厢环境、监票等,任务多、压力大。”他说,就餐时间不规律,内急憋着是常事,长时间坐着导致腰椎劳损等,大部分驾驶员都患上了胃病、腰椎病、前列腺炎等职业病。

“最要紧的还是有些乘客的不理解,有时候还会遭到辱骂和殴打。”他忍不住吐槽。

举措

提升待遇、增加福利,司机“挺满意”

陈宇介绍,龙骧巴士公司为了保障员工们的收入,除了工资外,还给予一系列奖励。“比如我们倡导的礼让斑马线、关爱夕阳红、星级考核等,每个月只要扶2次老人就有200元奖励,还有违章次数、事故率等考核,如果评选到五星就有1100元。”他表示,公司收入向一线员工倾斜,职工年人均收入基本达到社会平均年收入水平。

近年来,长沙采用政府补贴、校企联合的方式,对公交驾驶员培训进行补贴,培训费用补贴率达到53.3%。除了按规定购买五险一金外,龙骧公司还成立了救助基金,每人每年交50元,就可以享受医保扣除之外的医疗费用补贴。“平时看个门诊费用都能报销,公司还会上门慰问。”

由于外地驾驶员占80%,龙骧公司也尽量为外地员工申请了政府廉租房,里面家具、家电一应俱全。“我对现在的工作还挺满意的。”28岁的116路车驾驶员杨胜说,公司给予的关怀很多,他的第一份职业就是公交车司机。

心声

希望得到理解和尊重

在采访中,不少驾驶员告诉记者,公共车的行驶、停靠都有严格的规则,但是在工作中,经常有乘客不理解,“谩骂、投诉是常事。面对乘客的不理解,我们也很无奈。”朱志荣说,按照规定公交车必须停靠在规定区域,前面没有停靠的车辆,就必须停在最前端。很多乘客因为没有停靠在他们跟前,上车就会抱怨,这让人十分郁闷。“有时候一些老人没有刷老年卡,我们提醒他还会挨骂,如果检查他们的老年证、残疾人证的真伪,就更可能激化矛盾,反而会遭到投诉。”

“希望乘客们能更加尊重、理解我们。”120路女驾驶员李晓江说,“有人说公交司机是个充满压力和焦虑的行业,我不否认。做这一行心态很重要,对我来说,因为热爱,我选择让压力和焦虑变成一种专注。”

感受

这是一份稳定、有成就感、幸福的工作

刘再军将912路公交车停靠到终点站后,检查一遍车况才微笑着走出驾驶室。忙完这班,他就可以休息几天。连续10年春节没有回家的他,今年依然选择坚守在岗位上,这是他从事驾驶员工作的第23个年头。

问及坚持的原因,他告诉记者,这份工作收入稳定。妻子患癌、两个女儿还在读书,为了能多赚一些钱,他主动申请在节假日加班。他见证了长沙的公交车从汽油车、柴油车到如今的油电混合新能源车、纯电动公交车的转变。“车况越来越好了,开车也没有以前累了。”他眼里全是满足。

“大年初一那天我很感动,一上车乘客就笑着跟我说新年好,我特别开心,现在的乘客素质都越来越高了。”116路公交车驾驶员朱志荣说。上个月,一个老奶奶因为患有老年痴呆,在他的车上忘记了回家的路,收班之后尽管是晚上10点了,他仍留下来陪着老人回忆家人的电话。晚上12点,老人儿子才将老人接走,激动地一直说着谢谢朱师傅。“那一刻我心里很有成就感,帮助他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人生就很有价值!”

尽管是冬天,11路公交车陈显伟师傅的车厢内“温暖如春”。刷卡处一盆开得鲜艳的粉红月季、车后门一簇红绿相间的“鸿运当头”、每一个座位上还有暖心坐垫。为给乘客营造一个温馨的氛围、让自己开车心情舒畅,陈师傅自己掏钱给车厢做了一番打扮,一上车乘客们就会拍照、点赞。“都快成网红车了,看到大家很开心,我感到很幸福。”他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