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的人才补贴(重磅消息岳阳8月发布)(1)

7月7日,岳阳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2022年岳阳市“四海揽才”新闻发布会。

岳阳的人才补贴(重磅消息岳阳8月发布)(2)

发布会现场。

红网时刻岳阳7月7日讯(记者 肖懿 叶芬 通讯员 宋俍)今天,岳阳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2022年岳阳市第一批“四海揽才”成果和第二批“四海揽才”计划。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8月上旬,岳阳市委市政府将举办2022年岳阳市“四海揽才”引进人才集体入职仪式,正式发布岳阳“人才之歌”和服务人才“新十条”,以一座城的最高礼遇欢迎人才、致敬人才。

岳阳市“四海揽才”工作自2015年启动以来,已连续开展了8年,成功引进了26000多名各方面优秀人才,为岳阳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提供了强大支撑,“四海揽才”已经成为了岳阳人才工作的金字招牌。

为深入贯彻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稳就业的重要部署,认真落实市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岳阳“人才新政45条”,今年6月,市委市政府正式启动第一批“四海揽才”,全市集中引进了事业单位人才508名,其中博士研究生45名,国内“双一流”高校硕士研究生185名,国(境)外知名高校毕业生22名,其他高校硕士研究生143名,“双一流”高校本科毕业生32名;企业人才4318名,其中硕士研究生216名,大学本科毕业生1080名,大学专科毕业生3022名,合计4826名。

发布会上介绍了第一批“四海揽才”的主要做法,包括多措并举,把精准引才理念贯穿“四海揽才”全过程;立足现实,创新开展“学成岳阳 创业岳阳”引才活动;拓宽视野,精心组织“智汇潇湘 心仪岳阳”专场招聘;求实求效,以严谨细致、规矩规范确保引才全程忙而不乱,井然有序;用心用情,以满满诚意、体贴入微彰显岳阳求贤若渴的真情实意等。

为了把更多的优秀人才留在岳阳,吸引来岳阳,凡外地来岳参加“四海揽才”面试的考生,全部免费预定入住岳阳市青年人才驿站,报销往返主要交通费用,免费游览岳阳楼等主要景区。近日,市委市政府在第一批“四海揽才”硕果累累的基础上,再一鼓作气、紧锣密鼓拿出242个市直事业单位岗位、3609个企业岗位,启动了第二批“四海揽才”行动,已在岳阳市人社局官网、岳阳人才综合服务平台、岳阳日报等发布招聘公告,在岳阳市人社局官网首页开通了事业单位岗位网络报名渠道。

据了解,紧密相连、精准对接的两场“四海揽才”招聘,全市共有500多个事业单位、300余家企业参加,拿出了超过1000个事业单位计划、超过5500个企业岗位计划,企事业单位的参与数量、岗位吸引力再创新高。随着第一批、第二批“四海揽才”的启动和完成,预计全市将集中引进800名以上事业单位急需紧缺人才、6000余名企业优秀人才。

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委两新工委书记胡伟发布新闻,并与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兼)、市委编办主任任焱辉、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林治学答记者问,市委宣传部推广发布科科长陈徐恩主持会议。

附:答记者问

岳阳的人才补贴(重磅消息岳阳8月发布)(3)

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委两新工委书记胡伟。

一、记者:简单对比近几年岳阳“四海揽才”工作,发现今年的引才力度明显比往年更大,能否介绍一下开展这么大力度的“四海揽才”的背景和意义?

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委两新工委书记胡伟:岳阳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人才工作,2021年11月在“巴陵人才新政20条”的基础上,重磅推出“人才新政45条”,市财政每年拿出1亿元人才发展专项资金。今年,我们大力开展“四海揽才”工作,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加大“四海揽才”力度是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稳就业的决策部署的必然要求。就业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一头连着万家灯火,一头连着宏观经济。、李克强总理多次对就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就业问题既是社会问题、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根据最新统计: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2022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报考人数457万人,公务员考试人数再创新高,100万以上的留学生回国就业。加之近几年受疫情影响、产业结构调整,还有一部分人再就业、再出发。在这个特殊的背景下,“稳就业”“保就业”任务异常艰巨。我们加大“四海揽才”力度,尽可能多地拿出优质的企事业单位岗位招贤纳士,就是从讲政治的角度出发,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主动回应人民群众和人才期待,在危机中寻找转机,千方百计吸引留住高校毕业生和优秀青年人才,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加大“四海揽才”力度是加快建设名副其实的省域副中心城市的现实需要。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当前,岳阳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发展机遇,中央明确岳阳为大城市,批复设立“中国湖南自由贸易区岳阳片区”,省委将岳阳确定为省域副中心城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岳阳正在举全市之力建设“产业强劲、开放领跑、绿色示范、人民共富”的名副其实省域副中心城市,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奋斗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更加需要人才、渴求人才,迫切需要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我们加大“四海揽才”力度,就是吹响人才强市“集结号”,全面引进高层次、高技能、高职称人才和青年人才,加快各类优秀人才集聚,为岳阳名副其实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提供坚实有力的智力支撑。

加大“四海揽才”力度是认真落实市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岳阳“人才新政45条”的具体行动。6月8日岳阳市召开市委人才工作会议,市委书记曹普华强调,要把人才投资作为最大投资,把人才工程作为头号工程,以产业为载体,聚焦人才“引、育、用、留”全链条全环节,以人才链的“强”,激发创新链的“活”,托举产业链的“优”。岳阳“人才新政45条”明确,要大力引进培育高层次人才、青年人才、技能人才。我们加大“四海揽才”力度,就是进一步优化人才引进程序、拓宽人才引进渠道,以海纳百川的奋斗姿态,聚四方英才,推动市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岳阳“人才新政45条”走深走实、落地落细。

岳阳的人才补贴(重磅消息岳阳8月发布)(4)

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兼)、市委编办主任任焱辉。

二、 记者:据了解,自2012年以来,机构编制部门一直坚守人员编制“只减不增”的底线,在编制资源如此紧缺的情况下,岳阳加大“四海揽才”力度,掀起了人才强市的“巴陵风暴”。请问市委编办是怎样为人才工作提供编制保障的?

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兼)、市委编办主任任焱辉:人才是发展之源、是竞争之本,编制资源是重要的政治资源、执政资源和发展资源。一直以来,岳阳市坚持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把人才作为最重要、最关键、最稀缺的战略资源来抓。作为机构编制部门,我们聚焦打造省域副中心城市人才高地,着力从以下三个方面提供编制保障。

一是大力实施“腾编引才”。在深化事业单位改革中,收回了职能弱化单位的编制,调剂到经济社会发展重要领域和单位;并拿出500名编制建立“人才编制专户”,用于支持结构性缺编单位,及时补充事业发展所需的人才。按照“精准核算、科学使用”的用编思路,今年6月,岳阳市第一批“四海揽才”拿出224名编制引进了大批高素质专业人才;这次,又拿出242名编制用于第二批“四海揽才”,旨在全面优化岳阳市干部队伍的年龄、知识和专业结构,形成“岳字号”“岳家军”式的人才梯队。

二是提升编制使用效益。围绕将每名宝贵的编制资源用在“刀刃”上,我们推进“精准用编”和“公正用编”,针对干部队伍年龄老化、专业结构不优的现状,通过“四海揽才”等公正、公开、公平的用编形式,引进改革发展急需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实现编制资源使用效益最大化。

三是全面优化队伍结构。我们把人才资源作为发展的第一资源,在用编审批中,重点保证经济发展、民生和安全维稳等领域的用编需求。今年两批“四海揽才”466名用编计划中,用于卫生领域99名、教育领域162名;同时,重点引进事业发展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如环境科学、食品与生物学、建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种子科学与技术等方面专业。我们通过持续推进“腾编引才”,力争到2025年底,市直单位“46岁以上”“36至45岁”“35岁以下”3个年龄段人员达到各占三分之一的科学比例。由于一批又一批的人才汇聚岳阳、建设岳阳,必将为岳阳市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岳阳的人才补贴(重磅消息岳阳8月发布)(5)

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林治学。

三、记者:今年岳阳“四海揽才”工作正在强力推进,人社部门在吸引和留住人才方面采取了哪些有力举措?

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林治学:今年岳阳市各类事业单位计划腾出3000多个岗位公开招聘揽才,招聘数量将创历史新高,目前已面向社会发布岗位1716个,包括两次“四海揽才”活动拿出的1068个。另外,我们还动员210多家优势产业链企业,指导发布5200多个优质岗位,用以引进高学历、高技能人才,80%以上的企业岗位年薪超过10万元。

近两年来,岳阳市人社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积极配合市委组织部开展“四海揽才”系列活动。

一是多维引才,让人才纷至沓来。我们连续6年组团赴深圳、武汉、长沙等地开展招聘活动,累计招揽各类人才12098名。特别是通过探索“猎头”服务,向企业推荐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的高端人才3人,其中长江学者和苏州领军人才各1名。

二是用心相才,让人才脱颖而出。组织在岳高校毕业生开展“访企拓岗、留岳就业”专项活动和“学成岳阳、创业岳阳”活动,相继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35场,吸引2.4万多人次报名求职。持续实施技能提升行动,锻造巴陵工匠,建设技工强市,全市各类技能人才已近37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突破10万人。

三是真情助才,让人才活力绽放。破除唯资历、唯学历、唯论文的限制。实现企业人才职称评审“厂门口”“一站式”服务。全市专业技术人才达13.8万人,其中高级职称2.2万人、中级职称5.1万人,成为推动产业升级和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同时,坚持“凡晋必下”,将基层一线业绩列入量化评价指标,通过定向定制助推乡村振兴。

今年来,我们聚焦医卫、教育系统专技人才职称评审制度改革创新,前段时间召开的“落实人才新政、服务专技人才”调研座谈会,赢得社会各界广泛好评。目前,市直公立医院已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46个正高级、43个副高级职数。下一步,我们还将采取一揽子措施,比如:对优秀专技人才,采取“退多补少、先晋后退”提前使用岗位职数的办法;对引进的博士,晋升职称、晋升岗位不再受职数限制;对引进的博士和紧缺急需高层次人才,设置特设岗位,不受常设岗位总量和结构比例限制。竭尽全力为专技人才在职称晋升上解绑赋能,最大限度激发人才活力,为建设名副其实的省域副中心城市注入澎湃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