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杂志是一本“HR身边的工具书”,去年还开设了《文萃》栏目,以期让读者在阅读各类专业政策解读后,能有一处闲适的落脚处。这个春节长假,我们将选取部分《文萃》栏目中的文章,与大家共享这片刻的温暖感悟。
”
上海商船会馆
唤醒历史的记忆
(下篇)
重新修缮 华丽转身
商船会馆在上海航运、商业、贸易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保护上海老城厢这一珍贵遗址,传承历史文脉,2019年8月8日,绿地外滩中心举办“再启百年商船会馆新征途”外滩300年历史建筑修缮工程启动仪式,宣布董家渡商船会馆历史建筑修缮工程正式启动。商船会馆的修缮如何定位,拆除的老建筑还要重建吗?“在修缮启动前的近两年里,我们进行了超过10次方案论证、专家评审。”设计方上海章回关明建筑设计事务所相关负责人说。团队带着诸多修缮疑问,搜集历史材料、老照片进行比对,并走访了十多位专家。最终确定“修旧如旧”。
据介绍,商船会馆的主要问题有木构件的腐坏,零部件的缺失及作民宅时居民使用不当对建筑造成的损坏。“商船会馆不仅保留了原来的结构、形制,而且大量采用了传统工艺。”施工方相关人员说,会馆采用“定制化”修缮手法,非常费功夫。仅800平方米面积,就动用了近60名传统工艺技师,参与的雕花、描金师傅、漆工等,他们都具备相当丰富的古建筑修缮经验。单单雕花一个环节,就要经过拓印、描线、粗加工、细加工、上油漆等几道工序。细加工之后的曲线、弧度都会更为圆润、顺滑。
商船会馆大殿前的简屋正在拆除(2010年)
针对会馆内雕刻件损坏和木构件腐坏的现状,施工团队跑遍全国近10个省市,寻找百年前的建筑材料进行修复。“就拿砖来说,古砖质量好、密度高,修缮出来的效果是最好的。缺失的石木、盖瓦也要使用百年前的材质,才能保证风貌的一致性。”施工人员介绍。
对修缮中挖出的不少老物件,则采用修复归置到原位的办法。如今走进商船会馆,左右墙面两侧各安放了一块石碑,碑文已经模糊不清,在右侧墙边摆放的一块会馆的界石,是施工时从地下挖出来的,目前正联系上海社科院相关专家,查找史料进行修复。而在门外的商船会馆牌匾也另有说法,原本大牌匾旁应有两块小牌匾,由于不知其内容,不能修复,只能空置留白。
历史建筑的修缮与发展
商船会馆所在的绿地外滩中心,位于外滩金融集聚带核心区域,是上海市中心滨江沿线最大的商务综合体。根据规划,要建造46万平方米超高层地标及高端企业总部办公楼,17万平方米大型商业中心,42万平方米超七星酒店,12万平方米高端住宅。修缮过程中,项目团队始终坚持“新旧”平衡。绿地外滩中心所在地块性质复杂,老建筑被待开发区域包围。据绿地集团工作人员介绍,为更好保护老建筑,他们在推进会馆周边大楼建设工程时,于每幢地库设有连墙围护结构。在此前提下,又围绕商船会馆四周,增加了近30米深的隔离桩,作为保护会馆结构的第二道防护线。
上海商船会馆内景
值得注意的是,商船会馆周边的新建办公大楼,地下室只做了一层,这在上海并不多见。绿地集团工作人员说,大楼在建造时要开挖深基坑,挖得越深,即使有两道隔离防护线,也会对老建筑结构稳定性产生影响。为了老建筑的安全,原本可以建造四、五层地下室的写字楼最终决定为商船会馆让步。
老建筑同样为区域经济发展增色。董家渡是上海最早形成的城区之一,是很多上海人的情结所在。保护历史建筑就是为区域留住了最大的特色。不少本地有意向入驻的企业,也是看中了商船会馆的文化底蕴。2020年一季度,一批国内外知名金融机构入驻董家渡地区,这里更成为一片创新发展的热土。
2020年12月22日,主体建筑竣工揭幕,商船会馆作为珍贵的上海历史文化地标,历经三百多年的风雨沧桑,如今拂去了历史尘埃,涅槃重生,成为绿地外滩中心一道意蕴厚重的风景线,唤醒了沉睡的历史记忆,掀开崭新篇章。
上海商船会馆近影
【悦读】上海商船会馆唤醒历史的记忆(上篇)
文字:一今
编辑:婷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