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开场小故事

有一位工程师出国,在某跨国企业带回一根很细的笔直的特殊材质的钢管,长度1.7米。在回国前,他咨询了航空公司对旅客行李的规定,得到的答复是:旅客携带的随身物品长宽高均不得超过1米。那么该怎么办才能带回这根钢管呢?最后,工程师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既没有违反航空公司的规定,又没有把钢管切断、弯曲,完好无损的将钢管带回国内。请问,他是如何操作的呢?

请允许我先卖个关子,答案在文章末尾揭晓。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清朝湖南长沙府人。中国近代政治家、军事家、理学家、文学家,与胡林翼并称曾胡。曾国藩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官至武英殿大学士、两江总督。同治年间封一等毅勇侯,又授世袭罔替,谥文正。

曾国藩依靠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以湖南同乡为主,整合湖南各地武装,组建湘军。又派人到广东购买西洋枪炮,组建水师。1854年,总计有陆军十三营六千五百人,水师十营五千人,会集湘潭,曾国藩率师出征讨伐太平天国。初战在岳州、靖港败于太平军。曾国藩在靖港水战中被太平军石祥贞部击败,投水自尽,被部下所救。接连战败,曾国藩几跳水自尽,在上书慈禧时,奏折中写道:臣屡战屡败……。曾国藩幕僚中高手如云,有人建议屡战屡败改为“屡败屡战”,于是常败将军变成了果毅将军。

中华语文博大精深,这就是次序的巧妙所收到的艺术效果。原因何在呢?为什么颠倒一下次序,常败将军就能变成果毅将军?回答这个问题,要先从词组的知识说起。汉语词组可以分为固定词组和自由词组两个大类。在自由词组这个大类里,有多种结构类型,例如主谓词组、动宾词组、并列词组、偏正词组和介宾词组以及补充词组。在偏正词组的结构类型里,偏正关系以前面词语为偏,中心词在后面,是词组所要表达意思的重点。所以,不同的次序,强调的重点就不同。初稿强调屡败,修改后强调屡战,隐含不气馁、越挫越勇的意思,于是修辞效果和文章气势大不一样,常败将军顺理成章变成了果毅将军。

补充一点,毛主席说:“曾国藩是地主阶级最厉害的人物。”毛主席又说:“……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满无缺。”曾国藩初期与太平军作战多次败北,数殆覆军,更朝臣构怨,君上猜测。此时也,曾国藩习老子之术,清心寡欲,自勉自励,使之无此坚志,何期后时之功?(重光:《论曾国藩》)最终,十年后的1864年,曾国藩的湘军攻克南京一举剿灭太平天国。所以说,果毅将军才是曾国藩的真面目。

形容词一般有三级,例如,好、较好、最好。英语中用术语来表示形容词或副词在比较时其性质或状态为更高或更低的语法意义,也分为三级:原级、比较级和最高级。英语的语法手段有三种:例如①异干互补:good(原级,好)、better(比较级,更好)和best(最高级,最好);②词缀:fast(原级,快)、faster(比较级,更快)和fastest(最高级,最快);③使用虚词:beautiful(原级,美)、 more beautiful(比较级,更美)和 most beautiful(最高级,最美)。

中华语文博大精深,用次序的不同表达出原级,比较级和最高级。辣椒原产于中南美洲热带地区。从墨西哥到秘鲁,古印第安人在不同地域种植辣椒,早于公元前7500年已用作烹调食品。史料记载,辣椒是在明代末期,由海路从美洲的秘鲁、墨西哥传入中国的。贵州、湖南一带最早开始吃辣椒的时间在清乾隆年间,而普遍开始吃辣椒更迟至道光以后。今辣椒在中国各地普遍有栽培,是中国境内最晚传入却用量最大而广泛的香辛料。我国一些省区的人民普遍喜欢吃辣椒和辣味食品,例如江西、湖南和四川。那么三省人在嗜好辣椒的程度上相比较各是什么等级呢?千百年来,民间流传一句话:“江西人不怕辣,四川人辣不怕,湖南人怕不辣。” 中华语文博大精深,用“不”、“怕”、“辣”三个字的次序的不同排列表达出原级,比较级和最高级,不禁令人拍案叫绝。把几个字颠来倒去,用不同的排列达到极不寻常的修辞效果,这是汉语匠心独运的鲜明特色。

陈望道(1891年1月18日-1977年10月29日),曾任复旦大学校长、《辞海》主编,浙江金华义乌人。中國学者、教育家。他参与了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中共一大代表,但未参会)主要从事进步语文运动和语文科学的教学研究,建立了中国修辞学的科学体系,对哲学、伦理学、文艺理论、美学等造诣较深。著有《修辞学发凡》(1932)一书,里面收集了形形色色、无奇不有的各种修辞技巧。可惜书中漏掉了上面所述的“排列法”这种修辞手法,未免有沧海遗珠之憾。也许,“排列法”会被以后的教科书收录。

围棋的定义是什么?不同的人理解各不同。我个人对围棋下的定义是:围棋是一种以二进制为基础,回合制的零和博弈数学游戏。零和博弈的特点是全局最优解高于局部最优解。某百度贴吧网友谈围棋:其实围棋的核心无非就是好点和次序,对应围棋这种游戏的空间性和时间性。围棋的棋形千变万化,不同的棋形有不同的要点。同时,次序也非常重要,不同的次序收到的效果有天壤之别。围棋高手都十分重视行棋的次序。因为在实战中,仅仅由子先后顺序的颠倒就带来损失的例子实在太多了。 要把次序处理得正确无误,不是件容易的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盘围棋的对局就是两位棋手按照一定的次序在棋盘上交替落子的过程。次序是围棋的精髓,次序是贯穿全局的一个无时不在的战术。

请看这个围棋实战的例子。解说是赵之云六段,取材于业余高手的对局。


艺术几何分析(浅谈次序的艺术)(1)

题目


如图,因为左下角白棋死子累累,现在形势无疑黑优。但黑落下的带圈一子过分了,轮白棋走,该如何追究黑棋的无理手呢?


艺术几何分析(浅谈次序的艺术)(2)

失败图


白棋次序错误,黑大获全胜。


艺术几何分析(浅谈次序的艺术)(3)

正解图


本图才是正确的行棋次序。请注意黑6打吃时白7、白9的巧妙次序,至白11吃黑棋五子接不归,白棋大获全胜。白棋用巧妙的次序,抓住了黑棋气紧的弱点,吃掉棋筋大获全胜。

现在揭晓开场小故事的答案。

工程师的办法很简单,他找人定制了一个边长为1米的正立方体木箱,把钢管放进去,顺利地解决了难题。边长为一米的正方形的对角线长度约等于1.414米,用勾股定理计算,边长1米的正立方体的空间对角线长度是根号3,约等于1.732米。这个办法充分利用了题目给出的条件,可谓机关算尽,榨干了航空公司的油水。你想出来了吗?

科学尚未普及,媒体还需努力!感谢阅读,再见。

本文写作参考书目:《数学广角镜》,谈祥柏著,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