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四十三章】原文: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翻译及解析:

本章论述虽精炼简短但也很深刻,上来用白话把这一章说一通还是没什么意义的。继续上一章老子讲了万物为道所生由道而生的生成过程(重点是程序),还要继续说明白有和无的关系,讲明白二者的存在关系。这也是一种无和有的状态反映关系。

“无”无所不通无处不在是为“无”,“有”的本质因其为道而生也是“无”。因此至柔至弱几乎于“无”的东西则无坚不摧无孔不入,亦无所不通,亦无处不在。任何事物任何东西也就是说任何的“有”,都可以为至柔至弱者所穿越,也都为其所包容,也都有其所存在。“柔”和“弱”老子有时候分开用,有时候合起来用即“柔弱”,我们应该合起来理解。

道生万物,万物在哪里?老子说在无里。“无有入无间”,老子要说的事情是物质的存在属性,其一,“有”在“无”里,没有“有”的东西不在“无”里;其二,所有的“有”是“有”和“无”的共同的统一的存在,有中有无,有亦包含于无;其三,“有”存在于“无”而且最终回归于“无”。道生万物,万物的生灭过程最终回归于道,也最终回归于“无”。“无”由道所生,而无也是道的存在表现。这些论述也为老子说无为的好处打下理论基础,继而论述老子的无为思想。

老子的大道理就是“无”之道理。大道至简,老子之大道甚易知甚易行,就是要懂“无”之道,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就是以此道理。看我解析文章到了本章要是还不明白老子之道,我也就没什么可以说的了,需要从第一章解析文章看起。

老子继续论述其世界观(宇宙观), “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合起来是宇宙,宇宙即时空的存在,这都是老子“有”的范畴。老子如此深刻地宏观纵论,同时也是为了说明白无为之道,让人们清楚明确地懂得无为的意义,之前我们学过老子讲圣人效法的道之“无为”为两方面:一是处无为之事,二是行不言之教。“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何故?答案是,这就是道。我说的再明确一点,人为不是道,无为才是道。这就是老子要说的事情,天下无人认识懂得无为的意义,所以老子说是天下希及之。事实真是如此,自古及今谁又真正读懂老子之道老子之德了呢?谁又能够理解行不言之教处无为之事了呢?如果有那就是圣人了,这就是老子讲道德经的目的。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对“无有入无间”之错误理解:一是把“无”理解为没有,依照此理推出来的“无有”二字的字面意义就是没有什么东西;二是把“无”和“有”合起来说成是无形无相的一个东西。这两种理解都是完全错误的。“无有”不是合起来说的,“无”是“无”,“有”是“有”,老子说的就是老子之道之“无”和“有”两个哲学意义上东西。“入无间”就不用多说了,就是“无”和“有”都入于“无”里。迄今为止不解此句就都不解老子之义。

这里我还是要说一下的是不言之教,之前我在解析文章里已经说得很明白,不言之教,不是不说话的教育也不是搞什么率先垂范什么以身作则的模范教育。从实质内容上来说,真正的行不言之教是教人去掉妄知妄念,去掉所谓的错误的认识观价值观,去回归于真善美,而不是教人去建立什么美丑善恶等等所谓的认识观价值观。怎么行不言之教?从方法上讲,就是“法道于自然”的不言之教,是行自然之教化,教化于自然。从虚无的精神的方面而言,教化的最终结果就是自觉回归于真朴之自然。

白话完整地表述一下本章:至柔至弱者无处不在无处不通,可以驰骋穿越于至坚至强的东西。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无和有同时处于无,天下万物一切万有最终回归于无。以此我明白无为的作用和益处。法道于自然,遵道而行依道而为,以至于无为而无不为,同时以自然之教化,教化人归于真朴自然。能懂得无为的好处,真正自己去践行同时又教化于人的圣人,普天之下恐怕是非常少见的。

看懂老子道德经第三章(天之大解读老子道德经)(1)

启示:

老子的宇宙观是从来没人说得明白,我们今天说的宇宙即老子之“有”,有的存在即以时空为表现形式。这么说问题又来了,这个问题可以说成是“有”也即宇宙(时空)又在哪里呢?老子说在“无”里,也就是在“道”里,而且老子说“无”也在“无”里。有和无都统一在“无”里,即都在道里。万物生于无处于无,而且其发展的结果和归宿都是无,即最终回归其本最终回归于无。“无为”之道的意义就在于此,所以老子说万物皆尊道贵德。同样的,也由于能够认识此道理,才能够抓住对道的本质核心的认识。老子明白懂得道的意义,无为的意义,并且老子也如实地告诉了我们,这是老子之无私所在。到今天还有万两黄金不卖道的说法,从这点看出了老子何其伟大,其伟大是光明的是神圣的,是至今所未有的。

本章的解析我不想长篇大论,凡是错误地误导人心的理解我还是要一如既往地予以指出,目的只有一个是真正帮助大家建立起正确的理解认知。何谓不言之教?在老子看来,所有的教人以美丑善恶等带有认识观价值观色彩的教育,那些对于人性扭曲的所谓“理性的”、“人文的”、“先进的”、“文明的”甚至于“理想的革命的”教育等等都是离经叛道,这些教育都不是在教化育人,而是在把人引入到错道上的教育,都是大逆不道。这些教育教化都是老子所反对的教育,真正的老子的教育是不言之教。不言之教的方法就是法道于自然,其教育的内容是教人回归真朴。什么是处无为之事呢,老子说过了怎么无为,也说过了要不得为的圣人处“无为之事”所要禁止的方面。归结起来就是遵从于自然,法道于自然,是道法自然。老子后面还要继续论述这两方面,我再做详细解析。

版权所有 翻录必究

引用的朋友们请手下留德

保持原创或者载明作者及出处

弘扬传统文化 分享功德无量

愿大道广传 欢迎转发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