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元养肉兔创业(十堰老师下海养兔子)(1)

在养殖场里,陈新宝还专门聘请了几名专职工人养兔子。

秦楚网讯(十堰晚报) 文、图/ 记者 何利 通讯员 纪德涛

小小的兔子,过去都是山野间才能见到的野生动物。然而近年来,肉兔养殖却成了很多人发家致富的新途径。在郧西县,从高中老师岗位上辞职下海的陈新宝,如今在养兔子的路上越走越顺。过去的2022年,陈新宝的肉兔养殖合作社,销售总额已经突破百万元。

夫妻双双辞职

下海发展肉兔养殖

今年51岁的陈新宝,本是郧西县夹河镇人。他曾是郧西县第一中学的高中英语老师,站在三尺讲台上传道授业。2013年,做了多年老师的陈新宝毅然决定从学校辞职。“当时我妻子是乡镇卫生院的工作人员,为了支持我创业,她也辞了职。”回忆起当年的创业经历,陈新宝向记者介绍起了他的过往。

辞了职,顿时失去了原有的工资收入。接下来从事什么行业,成了两口子急需决定的大事。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和了解,陈新宝夫妇决定从事体力劳动强度相对较小,生性干净且营养价值较高的兔子养殖工作。在正式行动之前,两人开始疯狂学习相关的养殖知识。了解兔子的习性,学习兔子的养殖技术等理论知识,基本上都是通过看书、上网等方式学来的。

一番准备后,陈新宝夫妇买回了第一批兔子,开始了养殖事业。然而万事开头难,真正的养殖工作并不像书本上介绍的那样简单。由于当时养兔这个产业在郧西乃至十堰都比较少,尤其是规模化养殖,更是少之又少,所以,在一开始那段时间,无论是从技术上还是销路上,身边都没有经验可以借鉴。

在开始的两年中,陈新宝养殖的兔子时不时会出现死亡等现象,这也直接导致他的养殖在开始两年里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当时确实在心里产生过放弃的念头。”陈新宝介绍,但经过一番冷静思考,夫妇两人还是决定坚持下去。

3000元养肉兔创业(十堰老师下海养兔子)(2)

陈新宝的肉兔养殖规模越扩越大,养殖厂房也扩大到了4000多平方米。

不断提高技术

养兔事业逐渐壮大

都说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对陈新宝而言一样有效。他仔细梳理之前遇到的问题,然后再针对性地去学习克服。为了掌握肉兔养殖技术,他多次到四川等肉兔养殖技术成熟的地区去考察学习。

2014年,陈新宝将原来成立的郧西康诚兔业养殖合作社更名为十堰市康诚兔业专业合作社。在郧西县城关镇小河村,他选择了一处适合兔子养殖的地方,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从农户手中流转来一片土地,然后又搭建起了标准化的养殖厂房。

有了技术的加持,再加上夫妇俩勤劳肯干的态度,陈新宝的肉兔养殖合作社逐渐强大起来。养殖环节不再出现问题,销售环节也被陈新宝打通,在肉兔养殖的圈子里,陈新宝养殖的兔子很快受到了全国各地客户的青睐。“由其是在四川、重庆、广东等喜好吃兔肉的省市,客户群体逐渐成熟起来。”陈新宝告诉记者。

再后来,陈新宝的肉兔养殖规模越扩越大。养殖厂房也从2000平方米增加到了4000多平方米。为了满足日益增加的养殖需求,他还专门聘请了几名专职工人到养殖场上班。从每年的第四季度开始,肉兔市场开始进入旺季,最忙的阶段,陈新宝经常忙到深夜才能休息。

虽然辛苦,但看到当初选择的事业一片向荣,陈新宝的干劲更足了。

带动乡亲致富养殖

辐射全县多个乡镇

肉兔养殖事业不断壮大,陈新宝开始利用他在圈子里的影响,带动周边农户加入到肉兔养殖行业中来。“兔子干净,养殖肉兔劳动强度比务农要小很多,另外兔肉还有高蛋白、低脂肪等特点,特别受市场欢迎。”陈新宝说。

在陈新宝的带动下,不仅郧西县城关镇的不少农户开始饲养兔子,就连郧西县夹河、河夹、上津、土门等多个乡镇的农户也加入到了他的肉兔养殖合作社,他的肉兔养殖辐射半径,已经遍及郧西县的多个乡镇。提供种兔、负责技术指导、帮助农户销售,陈新宝对合社成员给予了全方位的帮助。

“目前,我的养殖场里有种兔1400多只,每年可出栏商品兔10万多只。”陈新宝告诉记者,在过去的2022年,他的合作社肉兔销售总量达2万多只,销售总额已突破百万元。春节前的一段时间里,来自四川、重亲、广东、福建、云南、贵州等十几个省市的客户,都在不停地跟他要货。

根据客户订货数量,陈新宝总会第一时间联系运输车辆并安排发货。有些客户为了抢抓春节期间的商机,甚至还会联系好运输车辆直接到他的养殖场购买肉兔。“我养的兔子,多半进了有吃兔肉习惯的省份的农贸市场,有的还进了专业的兔子屠宰场。”陈新宝介绍。

关于养殖事业,陈新宝还有新的规划和展望。预计在未来3到5年时间,他计划将肉兔养殖规模扩大至年产100万只以上,并将合作社打造成集种兔培育、商品兔繁殖和兔肉产品加工于一体的养殖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