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曹操在世曾梦见三马同槽。后面果然应验在司马家父子三人身上,被其夺了辛苦打下的江山。

那么这三匹马,谁才是其中的千里马呢?

记得小时不管是看三国演义还是看三国志,诸葛亮死后的历史仿佛没有了颜色,我反正是看得不太认真,一掠而过。

年纪大了,能够踏下心来重读史书的时候,才发现后三国历史也很有意思。其中,司马师、司马昭兄弟,可谓是时代主角。掌控了整个时代进程。

如何判断马和象谁的威力大(如何分辨其中那匹千里马)(1)

而历史上由于司马昭一脉最终夺取了曹魏江山,建立了晋朝,对其自然不乏溢美之词。而不免冷落了西晋真正的奠基人——司马师。

司马师,其实才是司马家真正的核心。也是士族继袁绍之后,又一位不世出的人杰。

从历史的角角落落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风采。可称为司马家真正的千里马。而司马昭,实话实说,中规中矩罢了。就是因为能力不行,才留下了“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千古恶名。

如何判断马和象谁的威力大(如何分辨其中那匹千里马)(2)

下面,通过两兄弟在几件事情上的比较,窥探一下司马师和司马昭的不同之处,并从中看看,真正的枭雄人物是如何办事的。

一、遇事

看一个人,平时不一定能看得出什么,越是大事越能见本色。司马家在曹爽时期已经被逐渐边缘化,司马懿被排除在权力核心之外了。

最终,司马懿决定放手一搏。司马懿好多个儿子,只有大儿子司马师和二儿子司马昭常伴其左右,随他南征北战。

上阵父子兵,司马懿做大事自然要两个儿子全力协助,父子三人商量好第二天行动计划后,老奸巨猾的司马懿派人偷偷看两个儿子的动向。

如何判断马和象谁的威力大(如何分辨其中那匹千里马)(3)

仆人回复:司马师回房该吃吃该睡睡,坐卧如常,睡得香喷喷。司马昭辗转反侧,一夜没睡。

要知道,司马师第二天的任务是策反禁军,占领司马门。这是司马懿整个计划最重要的一环。而司马昭的任务甚至都没说,更大可能是跟随父亲或兄长而已。

司马昭的表现跟我们正常人没啥差别,换你你也睡不着。

而司马师则不同。肩负重任,造反一旦失败灭九族,却能安然入睡,有颗大心脏是肯定的,而他为啥这么笃定?看看他提前做了哪些准备就知道了。

如何判断马和象谁的威力大(如何分辨其中那匹千里马)(4)

二、谋事

这次谋反,和大家想象中司马懿牵头不一样,其实是司马师推动和主导的。

试想一下,司马懿高平陵之变时都快七十岁了。高平陵之变掌权后三年就死了。如果是为了自己,有必要吗?

冒这么大风险,自己能享受几年?投资收益比太低。如果是为了家族,家族有人能承担起后司马懿时代掌权的重任吗?

你还别说,真的有,这位就是司马师。

如何判断马和象谁的威力大(如何分辨其中那匹千里马)(5)

司马懿是看到有了司马师这种优秀的接班人,才不顾年老,博一把的。

司马师,对曹魏可谓处心积虑,谋划甚久。

1、杀妻明志

曹魏为了笼络各大世家,采用联姻的方式是最保险也最低成本的。而作为司马家下一代当之无愧的领导核心,司马师也早早被曹魏盯上,把夏侯徽许配给他。生了五个孩子。

不可谓不恩爱。夏侯徽也是贤惠持家,司马师有什么想法都能帮忙参谋。

可惜,夏侯徽的家世让司马师无法信任:她父亲夏侯尚,三国时期曹魏著名将领,官至征南大将军。 母亲曹氏,是大司马曹真的妹妹,受封为德阳乡主。 夏侯徽的同母兄长夏侯玄,是曹魏著名文学家、玄学家、将领,官至大鸿胪。后与李丰等人密谋诛杀司马师。

如何判断马和象谁的威力大(如何分辨其中那匹千里马)(6)

所以,在青龙二年,也就是公元234年。当年唯一能压住司马懿的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后。司马师果断毒杀了夏侯徽,可以说,从那时起,司马师就已经动起了曹魏的脑筋。

他才是司马家族第一个立志反曹魏的人,甚至连家主司马懿,都是受他影响,被动开始推进这件事的。

2、中护军与三千死士

经过多年经营,以及老父亲司马懿被边缘化的补偿,司马师成功地当上了中护军,这个负责考察选拔禁军中层武将的要职。他在这个位置如鱼得水,充分发挥了自家家世优势,在禁军中结交、安插了大量嫡系。

私下里,也没有闲着,他在起事前,交给了老爹自己暗中准备的三千死士。在曹魏的首都重地,悄无声息地藏了三千死士。这种本事,在中华五千年历史上,能做到的屈指可数。

如何判断马和象谁的威力大(如何分辨其中那匹千里马)(7)

可以想见,司马师跟家里老头子坦白了自己的工作成果:禁军人手和三千死士,这才促使司马懿,为了家族,拼上了自己一辈子名声,来一场豪赌。

现在可以知道为啥和父亲谈完起事前一晚司马师可以安睡了吧?从公元234年杀老婆与曹魏决裂开始,到公元249年高平陵之变起事,人家整整准备了十六年。

还是那句话:你只有竭尽全力,才能显得毫不费力。

这种城府和心机,现代又有几人能做到?

据《晋书·景帝纪》记载:当司马师“晨会兵司马门,镇静内外,置阵甚整”。在一傍冷眼观看的司马懿大为叹服,禁不住称赞道:“此子竟可也。”而一旁的司马昭,则之前对这种事关家族命运的大事毫不知情。

宣帝(司马懿)之将诛曹爽,深谋秘策,独与帝(司马师)潜画,文帝(司马昭)弗之知也。

如何判断马和象谁的威力大(如何分辨其中那匹千里马)(8)

在司马懿眼中,二个儿子,孰轻孰重,不言自明。

三、平事

除了谋时,平事的本事,司马昭也无法和司马师相提并论。

1、诿过于下说明了司马昭的格局不够

一件事充分说明了司马昭的格局不够。

嘉平四年(252年),司马师下令攻伐孙吴。这就是著名的东兴之战。

他将亲弟弟司马昭进号为都督,统率征东将军胡遵、镇东将军诸葛诞伐吴,战于东关。三人任务是率军七万进攻东兴,作浮桥渡水,攻打两城。但是由于城池在高处,一时无法攻下,东吴太傅诸葛恪得知东兴告急,亲率四万军日夜兼程驰援东兴。

如何判断马和象谁的威力大(如何分辨其中那匹千里马)(9)

当时天降大雪,胡遵等人正在聚会饮酒,魏军没有戒备,丁奉率部轻装突袭魏军前部营垒,吕据和留赞等部也相继赶到。魏军惊恐溃逃,争渡浮桥,因超载桥断,落水及自相践踏而死者达数万人,胡遵、诸葛诞军大败。受此影响,其他几路魏军也不得不撤军。

整个战役无功而返,反而折损数万大军。

战败后众人面面相觑,这打了败仗怎么回去交差?

司马昭询问众人:这次应由谁承担责任?

如何判断马和象谁的威力大(如何分辨其中那匹千里马)(10)

还真有实在人,随军司马王仪称“责任在统帅(指司马昭)”,司马昭大怒说:“司马(指王仪)欲委罪于我吗?”

当众斩杀了王仪。

名为曹魏天下,实际已经尽在司马家掌控中。大家为你司马家卖命,出了事司马昭怎么平事的?找替罪羊。

和我们现在普通领导没有区别啊。临时工从古至今都从未缺席。

总归不是我的责任。

这种行为,表面看起来是没有担当,没有格局。但本质是什么?是对自己的不自信。

我如果说是自己带兵不行,大家会不会看扁我?

这就是司马昭的心理活动,和我们常人毫无差别。

2、司马师是怎么平事的?

东兴之战败后,司马师将所有责任归咎于自己,并说:“我不听公休,以至于此。此我过也,诸将何罪?”最后,司马昭因为是监军所以降职,诸葛诞和毌丘俭等武将都有降职,但只不过是防区对调,从镇东将军转为镇南将军罢了。

如何判断马和象谁的威力大(如何分辨其中那匹千里马)(11)

什么是好领导?出了事,责任我来担,出了成绩,功劳你们领。同时,赏罚分明,先罚自己兄弟。其他人还能说什么呢?

同样的事情,司马师做了不止一次。

司马家族最危险的时刻,不是高平陵之变,而是司马懿之死。

作为司马家族的擎天柱,司马懿生前没人敢动司马家,大家都在默默等着司马懿去世,心里想着,我搞不过司马懿,我还搞不过司马家几个小家伙?

所以,司马懿一死,司马家族立刻陷入了动荡中。司马家族人惶惶不安,野心家们蠢蠢欲动。此时,一个说法在朝臣中风传:“伊尹既卒,伊陟嗣事。”

如何判断马和象谁的威力大(如何分辨其中那匹千里马)(12)

皇帝要听话

啥意思?

伊陟是殷商宰辅伊尹之子,商王太戊继位后,伊尹去世,太戊即任用伊陟担任宰辅大臣。由于伊陟辅佐朝政得力,太戊在祖庙称赞伊陟,不把他当臣子看待。朝臣们所云的伊尹即司马懿,而伊陟即司马师。

而司马师在平定曹爽后晋升为卫将军,军权在握。

曹芳明白了司马师的意思,又看到众臣之意,心里凉了半截,看来是一辈子当傀儡的命了。立即“命帝(司马师)为抚军大将军辅政。魏嘉平四年(252)春正月,迁大将军,加侍中,持节、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

但这只是开始,如果司马师倒行逆施,司马懿积攒下来的威望很快就会被挥霍殆尽,这种情况不是没有,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桓温的儿子桓玄,几年时间,就把改朝换代玩成了兵败身死。

而司马师则不一样,他胸有成竹,三国志记载:

举贤才,明少长,恤穷独,理废滞。诸葛诞、毌丘俭、王昶、陈泰、胡遵都督四方,王基、州泰、邓艾、石苞典州郡,卢毓、李丰裳选举,傅嘏、虞松参计谋,钟会、夏侯玄、王肃、陈本、孟康、赵酆、张缉预朝议,四海倾注,朝野肃然。

将朝野各方势力安排得明明白白。

如何判断马和象谁的威力大(如何分辨其中那匹千里马)(13)

更难得的是,司马师知进退,他知道目前是司马家族的关键时刻,从不提什么革新制度。这是要得罪人的活,在此微妙时刻可不能让朝野不安,

三祖典制,所宜遵奉;自非军事,不得妄有改革。

如此一来,天下归心。司马师的表现使得司马家真正变成了可以取代曹魏的庞然大物,而不只是司马懿一代的昙花一现。

四、用人

如果分不清两个领导高低,看看他怎么用人就知道了。

好的领导,知人善任。能将不同的人放在适合他的岗位上,从而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同时,又不一味纵容,宽严相济。所以,手下们既感激他给予的展示空间,又竭力表现,不敢越雷池半步。

司马昭在这方面还是比哥哥要差劲。

流传后世的骂名“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其实就是用人用坏了的结果。

1、用错贾充,骂名传千古

看到曹髦亲自带着手下找自己来玩命。司马昭派贾充带兵过去处理。贾充是个什么人?房玄龄对他的评价很到位:

贾充以谄谀陋质,刀笔常材,幸属昌辰,滥叨非据。抽戈犯顺,曾无猜惮之心;杖钺推亡,遽有知难之请,非惟魏朝之悖逆,抑亦晋室之罪人者欤!

如何判断马和象谁的威力大(如何分辨其中那匹千里马)(14)

贾充只是阿谀的小人,平常才力,遇到紧急情况处理不来的。而贾充和司马家关系又很密切,密切到难以割舍的程度。

这个贾充,直接让手下的成济干掉了皇帝。给司马昭留下了一辈子的污点。要知道,这可是重大的政治失误。

自始皇帝初设皇帝,历史上从未有一个皇帝被名义上的臣子当面弑杀。

贾充的做法,他自以为是做出了正确的政治选择,殊不知谁不知道曹魏已经无力回天,但大庭广众下杀掉国家最高统治者——皇帝,这是严重动摇了皇权的神圣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杀掉贾充是一点都不过分的。

如何判断马和象谁的威力大(如何分辨其中那匹千里马)(15)

贾充只是为了给司马昭表忠心,却将司马昭陷入了不仁不义的困境中。而司马昭也不舍得杀贾充,最终杀了个成济凑数。

那这个后果,就只能司马昭自己担了。他终生不敢称帝,还被后世认为猖狂无比,留下了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千古骂名。

司马昭一点也不怨,一是因为后世只要皇权社会存在一天,这种冒犯皇权的行为,每个朝代都会跟着吐口口水。谁让你扒掉了皇权的底裤呢?二是因为,他没能将合适的人用在合适的地方。这正说明他用人能力的缺陷。

如何判断马和象谁的威力大(如何分辨其中那匹千里马)(16)

2、司马师:皇帝要这样对付

其实他老哥司马师,干得更过分,却没像弟弟一样留下千古骂名。在司马家权力交接顺利完成后,看到天子和李丰、夏侯玄等人密谋替代他的辅政位置。

他当机立断,立刻诛杀李丰等人,并夷三族。并上书天子废后,天子理亏,只能废后,随后步步紧逼,逼迫皇太后表态。太后只能以曹芳“不亲万机,耽淫内宠”的罪名废了曹芳。

司马师干的事,比司马昭恶劣多了,但为啥没有后世的骂名?他步步都踩住了一个理字。每一步都师出有名,用李丰谋反压天子,逼其废皇后;用天子失德压太后,逼其废皇帝。扣住失德这个关键字,法理上让人抓不住漏洞。

如何判断马和象谁的威力大(如何分辨其中那匹千里马)(17)

3、钟会如何使用?

钟会是司马兄弟特别重要的幕僚,在司马师手中,钟会老老实实,干着“张良”的活计,出谋划策,躲在后面使阴招。这也符合钟会的特长。

而到了司马昭这里,钟会表现的太好了,那就提干。结果让这哥们成为了一方重臣,手握兵权,提兵灭蜀。张良变成了韩信。

结果钟会也没辜负司马昭,果然干起了韩信当年不敢干的事:举兵造反。

同样一个人,用得好不好,放得位置对不对,结果完全不一样。

如何判断马和象谁的威力大(如何分辨其中那匹千里马)(18)

钟会

五、启发与反思

从遇事、谋事、平事、用人四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司马昭司马师兄弟的区别,谁是千里马一目了然。当然这不是主要目的,本文主要是想通过两人对比,分析一下什么是优秀的领导。他在遇事、谋事、平事、用人几个方面会有什么表现。

将其结合历史,可以明悟历史人物得失;将其结合现实,可以提升自我修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