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秋战国时期,分裂局面持续了数百年。在这数百年时间,秦国从数百个国家中脱颖而出,最终由秦始皇来统一天下。可以这么说,在秦国的崛起过程中,离不开各种主客观因素。比如商鞅变法、秦国的地理条件,六国的君主昏庸等等。其中,在笔者看来,秦国之所以能在战国时期走向强大,是建立在晋国分裂的前提上。

三家分晋的过程和影响(最大的受益者是它)(1)

首先,相对于齐国和楚国等传统强国,秦国在春秋时期的国力要差了一大截。当然,正是春秋时期的长期落后,乃至被中原国家所鄙夷,才促使秦孝公大力支持商鞅变法,以此奋发图强。而秦国之所以在春秋时期相对弱势,主要是因为他的东边存在着晋国这样一个强国。至于晋国强大到什么地步,通过一部春秋史,半部晋国史这句话,想必就能理解了。在国土面积上,春秋时的晋国占有陕西省的东南部,山西省除北端之外的大半部分,河南省西部和北部的一部分,河北省南部,山东省西段,是一个纵横五省的大国。而且,这些地区是中原王朝的统治重心,在经济水平、人口密度等指标上,是远远超过楚国、秦国等国家的。

三家分晋的过程和影响(最大的受益者是它)(2)

对于这样一个强大的国家,即便是在分裂的边缘时期,也即六卿专权的时候,任何一家单独拎出来都敢叫板秦国、齐国等大国。由此,在春秋五霸中,秦穆公一直希望可以向东部的中原地区扩张。但是,因为晋国的阻挠,秦穆公等始终难以实现问鼎中原的梦想,只能在西北地区当一个地方霸主。而正是和中原地区的通道被晋国把持着,导致秦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制度普遍落后,特别是人才很难流入到西北的秦国。在这一点上,通过秦穆公费尽心思挖到百里奚等人才,就能明白秦国求贤若渴的饥渴状态。

三家分晋的过程和影响(最大的受益者是它)(3)

但是,在春秋到战国之际,三家终于瓜分了晋国。而对于秦国来说,过去的重重压迫感减轻了不少。当然,虽然在战国初期,魏国一旦吞并了秦国的大量土地,战国中期,赵国也能够和秦国相抗衡。但是,相对于一个庞大统一的晋国,分裂的三个国家不仅不能保持同一个调子,也容易被秦国各个击破。与此同时,在晋国分裂后,这个地区的人才开始向外流动。其中,虽然商鞅是卫国人,但是,如果晋国没有被分裂的话,商鞅很可能会首选晋国。毕竟晋国能给予的平台和资源,是当时任何国家都不能相提并论的。在这一点上,春秋时期长期存在的楚才晋用,已经足够能说明问题了。

三家分晋的过程和影响(最大的受益者是它)(4)

最后,除了商鞅外,张仪、范睢等人才,均是来源自原先的晋国地区。据清朝的洪亮吉统计,秦国自孝公以来共引进了53名人才,其中大部分就来自三晋地区。对此,一方面是晋国的分裂加强了人才流动,为秦国吸纳人才提供了重要基础。另一方面,晋国分裂成魏国、韩国、赵国三个国家,也是在降低自身和秦国争夺人才中的优势。总的来说,一个统一的三晋地区会让秦国的战略空间被严重压制,阻碍其吸收中原地区的先进制度和人才。

文/情怀历史

(漫谈东周列国志:二百一十六)

情怀历史 ID:qinghuailish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