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韶关仁化到处都是一片丰收的景象。在红山镇新山村、新白村、烟竹村等地,一片片红薯地迎来大丰收,不少外地游客慕名而来挖红薯、采购,田间地头呈现出一幅产业兴、秋收忙的美好景象。

汝阳红薯开启丰收模式(仁化县红山镇红薯迎丰收)(1)

笔者走进红山镇新山村的红薯地里,看到一垄垄红薯藤蔓,郁郁葱葱爬满田埂。村民拔掉红薯藤蔓后,用锄头轻轻翻开厚土,一串串红薯露出来。刚出土的红薯饱满,颜色鲜亮,摆满了田间地垄,村民们脸上笑开了花。村民李姐说:“今年在自家荒地种了两亩红薯,亩产1500斤左右,特别香甜。这几年镇政府、村委帮忙拓宽了销路,我们村民种出的红薯不愁销。”

汝阳红薯开启丰收模式(仁化县红山镇红薯迎丰收)(2)

据悉,随着销路的拓宽,新山村这几年种植的红心红薯面积由200亩到300亩,再发展到今年的400多亩,村民的种植积极性越来越高,家家户户都有种植,大家都不愁销路。

红山镇地处高寒山区,独特的地理优势和温差,出产的红薯大小适中、甜度高、口感好,且种植过程不洒农药、不施化肥,因此在市场上备受消费者青睐。

汝阳红薯开启丰收模式(仁化县红山镇红薯迎丰收)(3)

近年来,红山镇乘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东风,以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优质红薯供应基地为目标,按照“发展特色产业,打造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因势利导发展红薯特色产业,推行“公司 农户”的种植、销售模式,由公司在各村收购红薯,实行统一销售,帮助村民解决销路问题。该公司经理刘海娟告诉笔者:“公司从今年10月开始采购村民种植的红薯,每天收购3000斤左右,收购回来的红薯会通过直播电商平台引进市场采购商进行销售。”

如今,红薯成为红山镇继“白毛茶”后,又一生态绿色食品。红山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做强做精茶产业、红薯产业,并与长征红色文化相融合,走“红色 绿色”的乡村振兴路,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不断实现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南方日报、南方 记者】潘俊宇

【通讯员】谭玉玲 张思敏 谢稳辉

【作者】 潘俊宇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