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记者 王伟 通讯员 张胜

  在同时期建设的小三线企业已纷纷退出历史舞台的情况下,山钢集团莱钢却从一个小三线建设的厂子,发展成为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成为小三线建设发展壮大的典范,这其中的奥秘是什么呢?

  奥秘在于“让高山低头,河水让路,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革命大无畏精神,靠着这种精神,当时山东最大的钢铁基地在荒山野岭中建了起来。如今,山钢集团莱钢驶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一项项成就的背后,挺立的是钢铁人顶风冒雨的钢铁脊梁,浸透的是每个钢铁人风雨兼程的辛勤汗水。

山钢是山东钢铁集团吗(红色国企齐鲁印迹)(1)

▲图为山钢股份莱芜分公司1500mm宽带生产线

  中央决定建设“小三线”

  莱钢的诞生带着深深的时代烙印。上世纪七十年代,三万余名中华儿女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来到这片荒山野岭建起了齐鲁第一高炉,从此这片土地有了一个新的名字:莱钢。

  其实早在1956到1957年,地质部勘探局与北京地质学校等就对莱芜矿山进行过实地勘查。1958年莱芜铁矿筹备处成立,1963年投产。莱芜被列为山东省和济南市钢铁生产基地,中共莱芜县委、县人民委员会从鞍钢、包钢等大型钢铁企业,聘请技术人员协助建厂。不久以后,十里铺钢铁厂、山东新成铁工厂(山东钢厂)相继破土动工并且投产。

  “三块石头架口锅”

  建设初期,小小的山沟里涌进38000多人,吃住都成了问题。

  先说“住”。“三块石头架口锅,席棚搭在山窝窝”是对那时生活和工作环境的真实写照。当时人们就是在这片荒山野岭中开疆辟土,建造家园。那时的人们管家都叫“窝”,“窝”极其简单,可能是用泥巴糊起来的“干打垒”,也可能是高粱秆或玉米秆搭起来的窝棚,里面铺上山草再放上席子,住的地方就算好了。而且住的房子里臭虫奇多,每睡一晚都要进行一场“人虫大战”。睡觉的床凳是用石头垒起来的,有时睡着睡着,翻身的时候,石头“哗啦”一声塌了,人也从床上掉下来了。当时有一名来自省直机关的女干部就经历了这样的尴尬,大晚上也不敢叫别人来帮忙,因为干了一天的活,大家都累了,她就自己整了整石头,就地睡到天亮,等到起床号吹响,她才叫男同志来帮她重新垒起床凳。

  再说吃。高粱、玉米窝头是建设者的主要食物,这样东西让人一见就有“两愁”:一是愁吃,这种硬得能打狼的东西实在难以下咽;二是愁便,因为长期吃这种干硬的东西,没有任何油水和蔬菜,肠胃肯定是受不了的,憋个脸红脖子粗只能挤出几粒带血迹的小石子样的东西,便血现象时常出现。就是这种极端艰苦的条件磨炼了这些建设者们坚强的意志。虽然条件这么艰苦,但是这些人没有一个走的。

  莱钢有了铁:620高炉

  在发展过程中,莱钢人不忘建设初心,艰苦创业,在建设时期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是620高炉的建设。620高炉当年被称为“齐鲁第一炉”,是由它的容积命名的。当时为了高炉建设,大家提出围绕太阳转,革命加拼命,当时有两位共产党员吕兴亮、张洪茂在工程建设中不幸牺牲,但他们的父母为了莱钢建设,又把他们的弟弟、妹妹送到工地,在抢建620高炉的战斗中作出了新的贡献。

  在莱钢展馆里,一张照片吸引了经济导报记者的眼球。这是当年建高炉配套烟囱的照片,以前是用竹竿,完全靠人工,一点点搭起来。终于,历经5年,莱钢大会战主体工程620高炉于1975年建成投产。自投产以来,这座高炉对莱钢乃至对山东钢铁生产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据莱钢一位老职工回忆,620不仅是一个高炉的名字,更演变成了一个地名,是一代代莱钢人对那段艰苦岁月的怀念和钢铁精神的传承。当时莱钢医院也叫作620医院。无论现在炼铁高炉怎样变化,在他们的印象中记忆最深的还是“620”,尤其是上了年纪的老人。这份情谊,融化在每个莱钢人的骨子里,一辈子都抹不掉。走在大街上,没准就能听到这样的对话:“上哪去?”“上620”。“干啥去?”“买菜去,今天620集”。

  莱钢有了转炉钢

  1971年,毛泽东同志作出重要批示:钢铁生产一定要突破十年徘徊不前的格局。全国再次掀起钢铁生产的高潮。

  1970年,莱钢的生铁产量是3万多吨。但1971年,在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莱钢的生铁产量突破8万吨;1972年,生铁产量更是达到11.8万吨,接近1970年的四倍。可以说,莱钢打了一场漂亮的“夺铁大战”。

  1983年是莱钢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3月30号,首届党代会提出了“全厂齐动员,奋战八三年,甩掉亏损帽,开创新局面”的口号。这一年,莱钢人铆足了劲、迎难而上,年底实现利润111万元,扭转了建厂以来连续13年亏损的被动局面。

  建厂初期,由于历史原因,莱钢并不产“钢”(转炉钢)。莱钢的生铁就被调往青钢炼钢、轧材。职工感叹:“有铁没有钢,无钢难成材。赔本的买卖自己干,赚钱的生意让出来。”于是莱钢人发出了“我们要上钢!”的呐喊。但工程建设需要钱,上一座转炉需要几千万。当时,莱钢正处于亏损时期,困难重重。“没有钱,我们可以不拿工资,只要能上炼钢!”职工们表示。于是莱钢党委做出了自筹资金、自行上炼钢的决策。最终,1984年1月2日夜晚,全省最大的25吨氧气顶吹转炉于19点45分流出了第一炉钢水。莱钢彻底结束了有铁无“钢”的历史。

  莱钢速度成金字招牌

  2003年初,莱钢对老系统实行填平补齐的发展战略,仅投资7.5亿元,就增钢材130万吨,走出了一条低成本扩张的发展之路。后来国家发改委批准莱钢建设大型H型钢,企业再一次抓住这个机会,在银山脚下开始了第三次创业。用了11个月22天打造了一条从原料、烧结、焦炉到炼铁、炼钢、连铸复杂的钢铁生产线,9个半月的时间建成一座1880立方米高炉,从设备签约到热试成功,20个月贯通一条1500mm宽带钢生产线,达到国内冶金工程吨钢吨材占地最少、投资最省、工期最短、装备最好的又快又好又省的工程建设目标。2005年,突破1000万吨钢,一跃成为全国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跻身全国十大钢铁企业前列,当时位居全国第六的位置。

  从2003年开始到2005年,莱钢钢产量增长速度连续三年位居全国第一,莱钢速度成为国内冶金工程建设的一面金字招牌。这些展示莱钢速度的数字成就了莱钢的发展品牌。

  推进高质量发展

  莱钢坚定不移做强做大钢铁主业基业,用智慧和汗水培育壮大了钢铁产业链。抢抓机遇推进“主辅分离、辅业改制”,体制机制优势充分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形成了“一业为主、相关多元、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近年来,在山钢集团的领导下,莱钢集团与山钢股份莱芜分公司坚持独立运作、协同发展,携手落实山钢集团“构建生态圈 打造新标杆”,推进山钢“强起来”新战略,全面实施新旧动能转换第一个三年行动计划,在集中精力发展钢铁业务、打造多元产业转型发展旗舰等方面实现了率先突破。莱钢的快速发展带动和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形成了加工制造、钢材贸易、冶金辅料、建筑安装、物流运输等若干个产业群、上百家企业,周边区域钢铁相关业务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间接带动了30多万人就业,有力推动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山钢股份莱芜分公司新旧动能转换项目建设,把智能制造作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推进传统装备与‘互联网 ’‘大数据 ’有机跨界融合,打造智能化、信息化的现代钢铁企业,真正实现了维护于千里之外,保障于无形之中,在济南市大项目观摩活动中为钢城区增了光添了彩。

  在抓好企业生产经营的同时,莱钢集团和山钢股份莱芜分公司持续加大环境建设,据统计,“十五”时期,累计义务植树180余万株,目前绿化覆盖率达到41%,近10年,在节能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累计投资70多亿元,先后获得“中国钢铁工业清洁生产环境友好企业”“首批国家级绿色工厂”“全国绿色发展十大先进钢企”“全国冶金绿化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