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平时的工作和圈子原因,腾主接触学而思老师的机会还是挺多的,所以,今天先来说说学而思。

本文来源|腾跃教师在线 作者| 腾主

为了方便我们更全面的认识老师工作的真实情况,腾主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个对比分析:

去学而思当老师难吗(新东方这样的大机构当老师)(1)



1、收入还不错,但存在增长瓶颈

这个是绝大多数老师最关心的问题,学而思的收入应该算是教育机构中平均线之上的了。如果你是刚入职的老师,跟同届的同学相比,甚至还不错,处于中上游应该不成问题。

学而思的老师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全职老师,二种是专职老师,专职只需要周末上课,周中备课,全职还需要平时上班,负责编写讲义,招生或者其它城市的管理之类的工作。

“进来第一年是名师训练营,其实就是实习期,第二年会让选择是全职老师还是专职老师。学校里大多数老师都是专职老师,底薪只有1000元,其他则主要是靠课时费。

每个月底薪加上课时费,能拿到12000多的劳务费,但到手的只有1万左右,“我算是带班比较多的,工资在深圳算是不高不低了,跟同龄人相比还不错。”

“学而思还有义务课时制度,每个月有10个小时属于义务课时,就是只上课没有薪水,每个月工资结算时,会自动扣走10个小时。”,有的名校毕业生,刚入职能力不够,只能带2到4个班,月薪税后可能还不到5000元。

这是澎拜新闻去年采访学而思深圳分校的一名刚入职的老师后写的报道,按照作者的说法学而思在新老师待遇方面应该还不错,但这个背后也意味着大量时间和精力的投入

但学而思各地分校的标准不一样,各年级的标准也不一样,各人的带班量也不一样,但总体上说,在你所在的城市活下来绝对不成问题。

对于应届生来说,教培行业老师的工资相对比较高,甚至比较优秀的应届毕业生月薪达到10k都是没问题的。相比于一起毕业从事其他行业的同学,他们会觉得工作很不错,所以很多优秀人才会选择教培行业作为入职的选择。

但是工作了几年,就会发现,“可能我再干5年,我顶多也就20K/月,而我的同学们工资可能会一直Double下去”。

因为老师是用时间在交换报酬,但每个人的时间是有限的,假设每周末全部排满课,一周上25个小时就很不错了,一个月就是100多个小时,如果每个月都这么拼,的确可以保证收入的稳定,但是想再提高收入的话,没有额外的时间投进去教学,机构是不会给你钱的。除非你不休息、不睡觉天天讲课,但这样估计用不了两周,人就不行了。

这就意味着,如果老师有一天上不动每个月100多小时课了,无论他积累了多少人脉、经验和教学能力,他还是会被企业淘汰。所以,特别优秀的人才会觉得这个行业并没什么前途。但这就涉及到行业问题,每个机构都存在,不止学而思有。

去学而思当老师难吗(新东方这样的大机构当老师)(2)

2、规模大,发展空间大,但要懂技巧

学而思做的这么大,但本质上还是一个私企,私企就要创造价值,而且学而思还是上市公司,同时还要肩负着证明自己的价值给投资市场看。

所以,相比国企职工,学而思确少了很多森严的等级制度论资排辈,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有多大的能力,就会有多大的空间,据腾主了解,学而思很多分校的校长,就是从最一线的老师做起,慢慢做到教研主管,学科主管,产品线主管,直到负责一个校区的运营。

相比学校老师,少了很多无谓的教学检查职称评定,学而思老师的收入就是从续班率、退费率和排班时长来定的,说白了就是最是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平时没有什么教学检查,老师集体备课,用统一教材,课堂也是开放性的,家长随时可以坐在最后旁听,最后的教学效果用续班和退费来检测,也就是说把监督老师这个环节交给家长来做。至于职称,前几年,很多老师从名校毕业就进入学而思当老师,一干就是3、4年,连教师资格证都没有,更别提什么职称评定了。只不过学而思内部会根据老师的授课经验和考核标准把老师分为S级、A级、B级、C级,这也是为了最后跟老师的收入挂钩。

所以,相比于学校老师,学而思的老师能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专注于上课,少于许多为了应付而做的事情。

相比中小机构的,学而思在老师待遇这方面就好多了,毕竟实力在这里放着,什么五险一金一定是正常缴纳的,工资就更是正常发放了,而且工作满几年的老师,子女报学而思的班还有不同程度的优惠,甚至还有50万的免息购房贷款,日常的什么开班礼物,交通补贴,生日惊喜,更是数不胜数;而且不仅老师待遇高,老师的父母还能收到很多学而思专门准备的感恩礼物,有五谷杂粮,也有被子床单,面面俱到,可谓是一人任师,全家受益。

中小机构在这点上可能就做不到这么尊重老师了,据腾主了解,能正常按承诺给到老师应得的就很不错了,其它的待遇想都没想过。

但规模大也有规模大的坏处,毕竟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更何况仅学而思的员工就有上万人,所以,管理起来难度可想而知。在学而思做人做事都要讲技巧,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来,你有能力,大家都认可,但也要时刻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否则谁都不会给一个会给自己添堵的更多机会,这块不方便多说,大家自行领会。

去学而思当老师难吗(新东方这样的大机构当老师)(3)

3、颠倒作息,排课量大而且集中,考验体力

这是几乎所有在学而思当过老师都会提的一点,长期高强度的上课,对于身体的压力考验很大,老师们有点咽炎、静脉曲张都是家常便饭。恐怖的不是偶尔得个咽炎,嗓子疼一下。而是上周的症状还没好,就又要上课了,只会恶化。

学而思一般是周六、周日的课最多,有些老师平时晚上也会有课,这样,周二到周五备课,从周五晚就开始上课,周六一天,周日一天,周一仅能休息一天,基本累瘫,马上周二又要开始备课了,这样周而复始。

如果赶上了假期连排课,恭喜你,基本进入讲—睡—讲—睡的状态,除了讲课,剩下的就是在睡觉。有人说,学而思是青春饭,这个半真半假,但从腾主了解的情况来看,确实在学而思工作一定时间后,老师都会稍作转型。

而且周末上课,周一休息。也就意味着,你基本要告别很多旧时好友的周末轰趴了,以及其它周末举行的社交活动等等。所以,学而思老师的圈子基本也很窄,接触最多的就是同事和家长了。

4、没有真正的休息,休息只不过换一种姿势在工作

这也是很多老师离开学而思的第一原因,这当然要“归功于”科技的高速发展和现在社交软件的高度发达。作为老师,家长、学生存个你的手机号、加个你的微信,太正常了,你总不能拒绝吧。

但这才是开始,接下来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接到电话,收到微信,然后就开始解答形形色色的问题。当你睡觉醒来,可能发现微信上十几个人要回复。当你休息时,家长依旧“不放过”你。

所以,如果有学生或者家长看到这一条,也请体谅一下机构的老师们,他们有时候真的只是想休息一下,回复慢了,或者要回复的消息太多,漏了一两条,请对老师多点儿理解,老师们真的不容易。

正常的答疑还是可以理解的,但最无奈的就是遇见奇葩家长,世界之大,无奇不有。10个家长的赞扬,也抵消不了一个奇葩家长的无理纠缠与投诉带来的暴躁。但教育行业说到底本质是个服务行业,从上到下,大部分人告诉你对付奇葩家长的态度就是“忍”,不忍也可以,投诉啊、退费啊,反正也是你自己来扛。

还好教师这个职业有一种自有的幸福感,这种幸福感不在于金钱,而在于反馈。一是上课过程,这种传道授业解惑,成就他人带来的成就感。二是家长和学生对你的认可,或多或少能满足人类通有的虚荣心理。三是当你看到曾经的学生取得某种成就时,会不自觉地自豪的说出,“嘿,这个孩子曾经是我学生”,并不是图什么回报,而是看到曾经的学生取得成就,发自内心的为其庆祝,同时自己的内心也获得的满足与欣喜,就这么简单的满足。

当然,除了这些方面,学而思还有很多其它的特点,比如团队比较年轻化,年轻人多,比较有活力,大家平常交流不会有代沟,而且更能玩到一块。在一些老机构,一下班,大叔大妈们全回家带孩子了,一个人加班还是很孤单的。又比如公司文化会更偏互联网化,有些部门上班不用固定点打卡;上下级没有那么分明,大家平时都以老师相称,没有什么X总X经理的,领导和员工平时坐在一个屋办公,没有过多特殊待遇,还有团建也会相对多一点

说到这,可能很多中小机构的老师会对学而思萌生好感,也想进入这个体系里来,这也不是不可能。

股神巴菲特的黄金搭档查理·芒格说过一句经典的话:要得到你想要的某样东西,最可靠的办法是让你自己配得上它。

学而思对标准化教研建设和老师的重视程度,全国教育机构无出其右,每年只教学教研投入这一项就数千万。其想法就是不想太依靠老师的个性发挥,因为老师是人,人总是不稳定的,会犯错的,但体系是固定的,是稳定的。

但即使这样,学而思对于入职教师选拔的严格程度,在业内同样也是首屈一指。据统计,从初次申请到站上学而思的讲台,需要经过初试、复试指导、复试、专业培训和实用五道程序,最终录取率低于5%!所以你可以想象这5%老师背后的付出有多大。

最后套用那句“海底捞,你学不会”的名言,学而思的打法我们也许学不会,我们能学会的,是在于理解头部力量完整打法的过程,然后依据我们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自我优化和提升,这就是在这个时代最好的自我学习方法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