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责与良知——评《悲惨世界》中的沙威

深度分析悲惨世界(职责与良知评悲惨世界中的沙威)(1)

现在仍然记得第一次接触到这部雨果的名著是通过学校图书馆的同名连环画,那时的我特别偏爱以这种方式来接触世界名著,既可以节省宝贵的时间,又可以领略到全书的魅力。其中印象最深的当属《悲惨世界》,为冉阿让的命运而担心,可以这部作品改变了我对人生观和世界观的许多看法,而后又看了改编的电影。现在想来说说沙威这个人物和尚华老师的配音。沙威刚出场时,人们称他为“鹰犬”,“鹰犬”这个词用在沙威身上再合适不过了,像鹰一样锐利的眼神,像犬一样灵敏的嗅觉。在沙威的眼中,没有好人与坏人的区别,也没有正义与邪恶的区别,只有富人与穷人的区别;富人所做的一切,哪怕从公理再说不过去也是正确的,而穷人只要冒犯到了富人,哪怕是再正确的也必须受到惩罚。他自认是一位称职的警察,所以他不会同情芳汀的遭遇,只认为她冒犯了一位绅士就必须坐牢;他也不会放弃对冉阿让的追踪,因为他是一名逃犯,而且屡犯不改。此时尚华老师的声音非常冷硬,没有起伏,就像是一台打字机在那里单调地敲打着;对市长汇报工作是例行公事的声调,而对芳汀则是恶狠狠的口气。沙威一直对声誉极高的马德兰市长持有怀疑,直到有一天他抓住了所谓的“冉阿让”,他觉得自己作为下属如此冒犯市长是非常不应该的,他向市长道歉。尚华老师的声音在此时开始在了一些些的感情,语气中的确包含着真诚,却也没有减少怀疑。当冉阿让在法庭上承认自己的真实身份后,尚华老师的语调又开始恢复开始时的冷硬。因为对逃犯没有必要带有感情,他是警察,追捕逃犯是他的职责。冉阿让与沙威在以后的日子曾有几次碰面的机会,但都被冉阿让巧妙地躲过了。他们再一次碰面是在街垒的战斗中,起义者抓住了沙威,准备处决他,这时冉阿让自告奋勇地要求去处决沙威,起义者同意了他的要求,沙威则认为自己死到临头了。尚华老师那句“可以报仇了。”有着十足的认命感;而那句“用刀吗?这很像你。”则带着嘲讽,嘲讽自己居然有一日由逃犯来决定生死。然而冉阿让却放了他,这大大出乎了沙威的意料。“我不明白。”这短短的四个字,包含了沙威当时所有的心情。他不明白,他又怎么会明白呢?一台机器怎么能明白人类的感情?这句话由尚华老师说出来,带着强烈的疑惑感,让观众能感受到沙威复杂的心情。被释放后的沙威开始有了不同往日的感情,他是一个忠于职守的人,按照常理,他应该逮捕冉阿让,可是冉阿让是他的救命恩人,沙威第一次犹豫了。所以当沙威遇到从地水道出来的冉阿让时,他并没有立即逮捕冉阿让,而是允许冉阿让回家看珂赛特。在路上,沙威又提出了那个问题,“我问你,您今天早晨为什么救我?”,他一定要问个明白。冉阿让的回答只是“你不明白吗?我很遗憾。”沙威也许一辈子都想不明白,但他也给了冉阿让第二次生命,这是出于报恩的本能,此时的沙威已经不是一个毫无感情的机器人了,他开始懂得回报,也懂得了良知的存在。悲哀的是,在沙威心中,职责与良知是不能共存,所以他只有选择死亡。苏秀老师曾经说过尚华老师配流氓是上译厂的一绝,在众多音迷的耳中也格外喜欢尚华老师的“坏”,以至于在一定程度更喜欢看到尚华老师配坏人,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好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