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不听话,不配合的时候,父母就会“吓唬”他们:

“你再闹,妈妈就不喜欢你了,直接把你送给别人”

“你要是再不听话,就让大灰狼把你抓走”

“你再……”

孩子被吓着了一定会有什么反应(他们的胆小怕事)(1)

总之,为了让孩子变成自己期待中的样子,父母真的会不惜余力的去“吓唬”他们。原本只是想通过这种方式,逼迫孩子乖乖就范而已,结果却忽略了“吓唬”背后带来的一系列副作用。

毫不夸张的说:这些经常吓唬孩子的父母,绝对是典型的“心穷”表现。除了吓唬,好像再也找不到其他合理且正确的教育方式。

孩子被吓着了一定会有什么反应(他们的胆小怕事)(2)

经常吓唬孩子,会有哪些负面的影响呢?

1、变得胆小怕事

在吓唬中,孩子确实变得“乖巧”,甚至不敢再反抗。说到底,就是因为害怕父母的吓唬成为现实,不管是被“丢弃”,还是被“大灰狼抓走”,哪一种都不愿承受。

归结到底,就是给孩子创造了相对恐惧的生活环境,属于消极且负面的教育方式。当孩子的心理防线逐渐被击破之后,就只能被迫选择妥协和乖巧。

孩子被吓着了一定会有什么反应(他们的胆小怕事)(3)

2、产生焦虑和紧张情绪

成长路上,对孩子影响最深的,应该是他的性格。长期生活在“吓唬”中,孩子会变得紧张和焦虑,每一天都会处在害怕中。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默默的思考很久,生怕再次被吓唬。

长时间的精神压力,让孩子变得很没有安全感。久而久之,情绪和性格就会受到影响,对于未来的人生之路,也会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孩子被吓着了一定会有什么反应(他们的胆小怕事)(4)

3、造成错误的价值观

为了让孩子听话,父母真的无所不用其极,甚至不惜丑化他人。“警察叔叔”和“收破烂的大爷”就首当其冲成了坏人,让这些原本善良的人,成了孩子心中的坏人。

这些不符合实际的事情,会让孩子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对他未来的心智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甚至,还会产生仇视的心理,总觉得别人都是坏人。

喜欢“吓唬”孩子的父母,在深入了解背后的危害后,希望大家能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方式,并且做出正确的调整和改变。育儿,本来就是一件没有标准答案的事情,只要愿意调整和认错,都是一种进步。

孩子被吓着了一定会有什么反应(他们的胆小怕事)(5)

坦然接受孩子的错误,才是父母最正确的选择

想郑重的告诉所有的父母:孩子犯错,应该感到高兴,尤其是6岁前的孩子。

正是有了这些所谓的错误,才让孩子知道何为正确,让他们拥有更多正确的宝贵经验。

当然,前提是要看孩子犯了怎样的错误。若是故意犯错,或者屡教不改,再或者原则性错误,自然要给予适当的批评和惩罚。但若是无意识的犯错,那父母就不要惩罚。

孩子被吓着了一定会有什么反应(他们的胆小怕事)(6)

那些无伤大雅的小错误,让孩子不断去尝试吧!只要不伤害别人,不伤害自己,这些错误都是可以被容忍的。因为成长路上,就是要不断的尝试和探索,才能找到最正确的方式。

而吓唬,只会让孩子变得叛逆、试探,并且瓦解亲子间的信任。用谎言去教育孩子,自然只能收到无数个谎言,这就是所谓的因果循环。

孩子被吓着了一定会有什么反应(他们的胆小怕事)(7)

看到孩子犯错,父母应该学会这样做

1、正面引导,代替一切的负面威胁和恐吓

单纯的就事论事,根据孩子的错误给予正确教育即可,无需威胁和恐吓。教育的目的,无非就是想让孩子认识到自身的错误行为。既然如此,为何要选择错误的方式呢?

引导孩子正面看待错误,并且积极的鼓励和引导,试图让他们独自改正。这个过程,有利于培养孩子独立和思考的能力。

孩子被吓着了一定会有什么反应(他们的胆小怕事)(8)

2、制定规则,使孩子的行为更加规范

守规矩的孩子,不仅能更好的保护自己,而且还能创造出更多的价值。从小开始,就应该为孩子量身定制一些规则,教会他们是非曲直。所谓规矩,并不是限制孩子做事,而是让他们在安全的范围内,肆无忌惮的做自己。

有了规则的辅助,孩子的行为会变得有迹可循,很多小错误,也会慢慢的消失。需要注意的是:规则的制定,需要孩子的配合,而且亲子双方,轻易不要改变和更改规则的内容。

孩子被吓着了一定会有什么反应(他们的胆小怕事)(9)

写在最后:相信所有的父母,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无条件的爱护着身边的子女。既然这样,那为何不勇敢的表露心迹呢?相信尊重、理解和爱护,才是孩子最需要的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