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斯恩格斯文集读后感(恐惧与颤栗最佳导读就是利皮特这本)(1)

浅看一下这个美丽的紫色~

克尔凯郭尔其人

说起克尔凯郭尔,我是在阅读罗洛·梅的《焦虑的意义》时,第一次接触到。那时还不知道他的伟大,直到后来,我发现,无论阅读哪本哲学著作,都不免看到他。事实上,最为人所知的还是黑格尔、康德等人,但克尔凯郭尔的名字,已经渐渐在我心里播下了种子。后来买了一本小小的册子,简述了他的哲学理念,精彩至极,让我对他的兴趣更浓。存在主义之父的名号在心头萦绕不去,毕竟我那么喜欢存在主义心理学,又时常听闻萨特的哲学,看来,克尔凯郭尔,是绕不过去的了。

马克斯恩格斯文集读后感(恐惧与颤栗最佳导读就是利皮特这本)(2)

小册子,很薄,好读。

先简单了解一下克尔凯郭尔 (1813-1855),全名索伦 · 克尔凯郭尔。他是丹麦宗教哲学家、诗人,主要著作有《非此即波:一个生命的残片》《论反讽概念:以苏格拉底为主线》《爱的作为》《恐惧与颤栗》《恐惧的概念》《致死的疾病》等。目前已经出版了中文版文集。

马克斯恩格斯文集读后感(恐惧与颤栗最佳导读就是利皮特这本)(3)

位于哥本哈根皇家图书馆花园的克尔凯郭尔雕像

其书

既然说是导读,我想起了读过的《共产党宣言》导读,还有一些马克思作品的导读书籍。多是附上原文,再简要解释,确有清晰之感,但总有种浮皮潦草的感觉,不曾直击本质。作者的导读气质完全不同,说是导读,不如说是学术论著。利皮特并未附上原文,然而本书厚度已超400页,这显然说明,他的解读和论述很可能十分鞭辟入里,事实确实如此。换句话说,这书,读起来有些难度。

马克斯恩格斯文集读后感(恐惧与颤栗最佳导读就是利皮特这本)(4)

简明清晰,但探讨不深入。

全书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恐惧与战栗》的原文解读,第二部分是作者挥毫的主题讨论。解读并不是单一的句法和句意解释,而是包括了个人观点—他人观点—对他人观点的辩驳。也正因此,如果并不熟悉作者提及的学者,也不曾有过哲学训练,光是要理解论证逻辑,就已经吃力,更不用说要理解每个论点的含义。但,这正是本书的优点。如果你有充分的时间和耐心,再搭配原作,一定能够理解克尔凯郭尔本人说过的,“在我死后,仅凭《恐惧与颤栗》就足以赢得不朽的作家之名,接下它不仅会被人们阅读,而且还会被翻译成外语。读者几乎都将在这本书所蕴含的可怕不幸面前退缩。”

总结全书大意,实在非我之力可及。但通过导读,我注意到了绝不会注意到的含义——宗教意味。曾读希尼的《希尼三十年文选》,深感懊恼,我只能读他的故事,但故事的韵味,我很难理解。就像外国人难以领略中国古典之美一般,中国人也极度缺乏西方宗教学和神学的知识背景,这种裂痕大概很难消弭。由西方学者来指出作品的宗教意味,就变得十分重要。我明白亚拉伯罕的故事,但没有作者的解读,显然无法触及本质。

信仰之辩

《恐惧与战栗》作者到底是谁呢?你会说,看书名不就知道了——克尔凯郭尔。但如果你翻开本书,就会发现,为了将自己和作品剥离出来,克尔凯郭尔有取假名的习惯。因此,作者在本书中尊重了他的需求,将恐惧与战栗此书的话语权归于“沉默的约翰尼斯”。作者在书中指出了主题,包括信仰、伦理、美德、喜悦等等。光看抽象的名词,你或许难以理解,势必要从书里找找解释。现在就拿信仰举例,这部分的论证也是我个人觉得最有趣的,同时也是最简单的。

约翰尼斯提出了“无限弃绝的骑士”“信仰的骑士”。他在说什么?信仰的骑士有两个特征:一是隐蔽性;二是“完全属于有限性”:“完全属于这个世界”。信仰的骑士可以在有限事物中得到喜悦,“喜悦不存在责备与追究责任”。

无限弃绝的骑士和信仰的骑士很容易区分:

约翰尼斯断言,“无限弃绝的骑士很容易被辨认出来,他们的步履勇武矫健”。

无限弃绝的骑士拥有一种可以辨认的英雄品质,这种品质存在于这样的事实之中:他准备为了某种“更高事业”而放弃对有限存在的欣喜与激情,这种英雄品质不仅可以被确认为一种命令型的勇气,而且可以被判定为一种在伦理上值得敬佩的品质。

但信仰骑士在某种程度上具有隐蔽性。信仰骑士可以拥有各种形式:他既可以是亚伯拉罕这样的(据说是)不可理解的例证,又可以是约翰尼斯如今所想象的那种更为“平凡”的信仰骑士。

还是太抽象,让我们简单理解一下。无限弃绝的骑士属于无限,信仰的骑士属于有限。在约翰尼斯写的小伙子的故事之中,小伙子通过弃绝对公主的爱,获得了更大的爱,即永恒的爱——爱情是“有限”,弃绝珍贵的爱是“无限”。无限弃绝需要自给自足,无需外部协助,全然是个人意志,同时,“它需要“力量、精力与精神的自由”,所有这一切都能被理解为某种人们凭借自身的状态就可以实现的东西。”换句话说,无限弃绝是由自给自足的可实现的东西。

这样对比看来,信仰的骑士目光向上,而无限弃绝的骑士看向自己:前者望着“上帝”这样的权威,根据“荒谬的力量”来做每件事——即使上帝要亚拉伯罕杀掉儿子,亚拉伯罕也相信杀掉儿子之后儿子并不会死去,只是这种“不会死去”不是他能够理解的。后者拥有自己的全部,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弃绝,他不怯懦,他目光炯炯,他矫健有力。

当然,论证的部分很长,更需要反复琢磨。只言片语难以穷尽,仅可尝鲜。

影响

说回克尔凯郭尔本人,他为什么会被称为存在主义之父呢?有生之年,他本意一定不是开创存在主义,但后来者提出存在主义是深受他的影响。也就是说,因为他影响了许多存在主义的哲学家,才被尊称为存在主义之父。让我们看看他的影响之广:

在卡夫卡对克尔凯郭尔的兴趣与哲学家对克尔凯郭尔作品的兴趣之间,存在着一种有趣的关联。存在着大量对克尔凯郭尔感兴趣的哲学家、神学家与宗教思想家,他们彼此之间又有着巨大的差异,其中包括了诸如卡尔·巴特、西蒙娜·德·波伏娃、莫里斯·布朗肖、迪特里希·朋霍费尔、马丁·布伯、斯坦利·卡维尔、雅克·德里达、伊曼努尔·列维纳斯、阿拉斯戴尔·麦金泰尔、艾丽丝·默多克(Iris Murdoch)、吉利恩·罗斯(Gillian Rose)、让-保罗·萨特、保罗·蒂利希、米格尔·德·乌纳穆诺和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这样的人物。

波伏瓦明确表示《他人的血》是受到《恐惧与战栗》的影响,萨特也在演讲中提到了克尔凯郭尔对于亚伯拉罕的论述,并将亚伯拉罕作为“彻底自由”的榜样。可以说,《恐惧与战栗》奠定了克尔凯郭尔在存在主义中的地位,即使他本意并非存在主义。

克尔凯郭尔生命短暂,却留下了大量著作,更影响了后世无数人。作品透彻,文笔有力,这是我过往对他的印象。读完这本书,我才真正探到他的思想皮毛。或许,皮毛都没摸到,只轻嗅一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