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荡山观音洞签文,莲洞题诗(1)

转眼之间,张三丰定居金莲洞已经十多个春秋。这一日,他正在洞中打坐,忽觉得一丝烦恼驱不走,赶不散。他默运神功,手掐六壬,算计片刻,霍然顿悟,叹口长气,自言自语道:“这里住不成了,到别处去罢!他收拾好随身几件物品,在洞前转悠了一阵,脱下破衲衣,研下一砚浓墨,略一思索,在衲衣上龙飞凤舞地草书一诗:

仙洞迢迢不记年,层层石屋依云悬。

迴岩亘古真少见,曲径幽谷别有天。

万丈丹霞护龙鼎,三花玉芝盈三田。

灵山松柏不得老,华池神水常潺湲。

东峰晓旭瑞气合,天地恍惚生金莲。

移时回风吹绝壁,变作千崖赤云飞。

飘飘仙子去无迹,倒骑白鹿降空碧。

美酒秋菊不思返,林烟茫茫日已夕。

策杖仍从来路归,怅然何处风尘客。

张三丰题诗后,又附题记云:“盖帝王自有道,不可以金丹玉液分人主励精图治之思。古来方士酿祸,皆因游仙入朝为厉之阶,登圣真者决不为之。唐叶法善、宋林灵素者,皆为前车之鉴矣!”

题咏已罢,张三丰将衲衣挂在石壁上,将药葫芦置于洞口石案香炉下边,对着清净真人塑像一揖,道声“搅扰!三清仙界相见!”说罢,飘然下山,不知去向。

话说张三丰离开金莲洞时,礼部尚书胡濙受永乐密旨:名为访张三丰,实为访建文帝行踪也刚到徽州。在知州大人的陪同下,遍访徽地名山寺观,都没有找见张三丰,心中焦急不安。连日跋山涉水,早已疲倦不堪,这日正在知州衙门休息,忽有一书吏说:“今春,我到泥阳镇看望老娘舅,听说金莲洞住了一位道爷,广施仙药,治病十分灵验。不知是不是老爷要访的张三丰?”胡濙听罢大喜,即刻起程,赶到金莲洞时已到后晌。

进洞一眼看见挂在石壁上的破纳衣,墨迹犹新,尚散发着墨香。展开一看,真是笔走龙蛇,飘逸奔放,刚柔相济。细读诗文,方知张三丰刚刚离去,悔之不及,叹惜不已。到洞外观赏了一番景色,心旷神逸。这时,突然一阵狂风,山谷起雾,雨点如珠,漫天洒落下来。大家急忙拥着钦差大人进洞避雨。眼看天色渐渐昏暗,雨又不止,钦差大人无可奈何,只好坐在石炕上望着远山雨雾发呆。

忽然,钦差大人唤道:“拿笔砚来!”书僮连忙打开箱箧,取出文房四宝,摆在石桌上取水磨墨。胡濙思衬片刻,提笔写了一首《金莲洞》律诗:

香书久慕嗟无缘,遍访丰师感应虔。

万载红岩生玉笋,千年碧洞结金莲。

云深喜见通明日,雨聚知逢黯淡天。

峭壁真光邀永劫,赤心愿睹白衣仙。

题罢,钦差大人吩咐道:“将这题有诗文的衲衣收好,带回京城向皇上复命!”知州大人赶忙亲自动手,将衲衣叠好,装在描金匣里。直到傍晚,雨止天晴,大家也顾不得路滑,簇拥着钦差大人跌跌撞撞地下山,当夜停宿在泥阳镇客栈。

第二天,大家方才回到州城。知州和众官员都一一宴请了钦差大人,草拟了一道寻访张三丰经过的奏章,反复推敲后交给书吏缮写清楚,盖上大印,连同那个描金匣子,由钦差大人胡濙带回京城向成祖皇帝复命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