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字中证道。——唐泪

曾看到有人说,巅峰期的郑伊健“力压”四大天王。

毋庸置疑。

九十年代有一段时间里,郑伊健确实非常红,与1990年爆红的郭富城、1991年人气直升的黎明非常相似,换句话说,就是当红炸子鸡、一时红星。

不同的是影坛和歌坛的区别。

但如果说力压四大天王,就需要数据和番位说话了。

恰好这两条都是确凿无疑的。

郑伊健当年在香港有多红(数据和番位说话)(1)

不提歌坛,否则就是反向碾压的问题。

我们只谈影坛。

先回溯一下郑伊健的履历。

他一开始在无线以拍剧集出道,而后在1991年开始进军乐坛,次年拍《92应召女郎》开始进入电影圈,开始影视歌三栖路线。

但其百科资料极不严谨,说他凭《92应召女郎》提名第11届金像奖最佳新人,但事实是该届金像是针对1991年上映电影的颁奖,翻遍名单也没有郑伊健,第12届金像奖同样查无此人,而那个时候,梁朝伟都还在做配角。

而巅峰期的概念,应该是从1996年的古惑仔系列开始,至2000年的《决战紫禁之巅》这段时期,如果还要勉强延展,那至多到2005年的《三岔口》,算总计十年。

先做同期对比,以1992年为起始。

郑伊健当年在香港有多红(数据和番位说话)(2)

第一阶段,1992年至1995年。

算是郑伊健积累期,两位天王中的郭富城和黎明也几乎同期起步。

先看作品数量。

郑伊健11部、郭富城14部、黎明11部、张学友16部,数量最多的是刘德华25部,郑伊健数量和黎明打平。

这期间,郑伊健从第六部电影开始担正主角,在王晶的《新英雄本色》里和刘青云番位几乎平手。此前在1993年的《超级学校霸王》里遇到三个天王,刘德华、张学友、郭富城头阵,而郭富城仅客串极少戏份,在同年度的《追男仔》里面遇到天王张学友,同是配角戏份,算赢了两个身位。

从票房表现来说,只谈主演类型和千万级票房。

郑伊健总计五部作品,最高《新英雄本色》817万,无过千万作品。

天王组的数据是,郭富城和黎明均两部过千万,张学友三部过千万,刘德华13部过千万。

新人期其实没什么可比,四大天王已经炙手可热,刘德华更是一骑绝尘。

郑伊健当年在香港有多红(数据和番位说话)(3)

第二阶段,1996年至2000年。

郑伊健开始爆发,张学友息影,郭富城大幅减产。

这个五年郑伊健拍了十七部电影,皆是主角或者双主戏,郭富城六部,黎明九部,刘德华十五部。

其成绩非常亮眼,十三部过千万,十一部进入票房榜前十,古惑仔系列占五部。

郭富城和黎明均四部过千万、两部票房榜前十,从数字来看两位天王都不及郑伊健,而刘德华十二部过千万、十一部进入票房榜前十。

但从番位来看,五年间与两位天王合作,一部是1998年的《风云之雄霸天下》,另一部是2000年的《决战紫禁之巅》,郑伊健均为双主二番。

这个阶段,单接片数量和票房而论,郑伊健确实炙手可热,但综合地位来讲,仍然不及四大天王。

而拍片量与票房情况,与各自路线有关,郭富城在九十年代后半程减产电影专注歌坛争锋,黎明侧重文艺类型电影,而郑伊健的路线其实与刘德华几乎一模一样,就是大量接拍商业类型片,故而短期内人气直升,下一个十年就轮到走这个路线的古天乐渐渐出头。

所以这个十年,票房上郑伊健确实很强,但属于突然爆发式红星,综合地位仍在天王之下。

郑伊健当年在香港有多红(数据和番位说话)(4)

第三阶段,2000年至2005年。

延续九十年代后期的余威,这五年郑伊健接拍了十六部电影。

势头大为减弱,仅三部过千万。

郭富城陷入转型期的低迷,仅拍了四部电影,其中《柔道龙虎榜》过千万。黎明仍然稳定,交出十部作品三部过千万,刘德华十五部电影,其中十三部过千万,进入全盛期。

这五年里郑伊健再次与两个天王合作,分别是2003年的《双雄》和2005年的《三岔口》。

惯例分别以二番身份给黎天王和郭天王配戏。

及至2009年与郭富城合作《风云Ⅱ》时,无论咖位、片酬还是演技表现,都已被遥遥抛下。

很多人可能将其两千年之后的迅速滑坡归结为“夺面双琪”事件。

又或有人会说,是他玩心太重,导致事业不振。

这些问题客观存在,但并不是核心原因。

郑伊健当年在香港有多红(数据和番位说话)(5)

纵观香港影坛,大量接拍商业类型电影走偶像路线,最成功的演员有三个。

第一个是刘德华,以大量商业片奠定恐怖人气基础。

第二个就是郑伊健,翻遍他片单,你几乎找不出一部有深度或小众的电影,但他以这种方式,短短几年即告崛起,其声势甚至直追四大天王。

第三个则是古天乐,在九十年代一直做郑伊健的小跟班,步入两千年代后开始做主角,与刘德华、郑伊健走了一条相同的道路,也同样人气恐怖,就商业型演员而言,仅次于刘德华。

但郑伊健有个弊端,他的演技一开始到最后,几乎没有丝毫变化。

你不能说他差,因为很本色和个性,但你想要说他好,却又没法给予更多赞誉,因为缺少变化,无论什么角色,他都能用自己的方式套上去。

刘德华虽然也有同样的问题,但近年来开始努力尝试改变,加之在商业类型电影中其实他并不输谁。

而郑伊健演技的一成不变,这就是客观问题之外的主因。

郑伊健当年在香港有多红(数据和番位说话)(6)

在今天而论。

郑伊健几乎已经彻底淡出大众视野。

而即便以巅峰期来讲。

郑伊健其实成绩不错,但他始终都在追赶四大天王的途中。

从来没有能够力压谁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