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少年成名,十五岁离开家乡,赴长安仕途少小离家,思乡就伴随了他一生在浓浓的思乡情绪中,他写了不少思乡的诗篇十七岁就写下了那首脍炙人口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王维的诗描写思念故乡的?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王维的诗描写思念故乡的(王维诗词中的故乡)

王维的诗描写思念故乡的

王维,少年成名,十五岁离开家乡,赴长安仕途。少小离家,思乡就伴随了他一生。在浓浓的思乡情绪中,他写了不少思乡的诗篇。十七岁就写下了那首脍炙人口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写故乡,就像一个高明的摄影师,善于抓住瞬间的特写。九月九日登高的特写就是茱萸。登高时佩带茱萸,据说可以避灾。特写“茱萸”,表达了作者对家乡一草一木的喜爱;也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对亲人避灾驱祸的良好祝愿。

回想起,当年,兄弟一起,登高处,遍插茱萸的那种喜悦;看现在,遗憾的是自己未能和故乡的兄弟共度佳节,使得兄弟们佳节未能完全团聚。这的的确确是一种遗憾,“遍插茱萸少一人”,是一种迎面而来的思念,思念那些茱萸,思念那些兄弟,思念那片土地。

《杂诗三首·其二》延续了这种思乡诗的特点,他写到: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语言极其朴素、自然:您是刚从我们家乡来的,一定了解家乡的人情世态。请问您来的时候我家雕画花纹的窗户前,那一株腊梅花开了没有?

那一株窗前的寒梅,是陪伴我一起长大的那株;是陪伴我在树下嬉戏的那株;是让我领略“凌寒独自开”的那株。那株寒梅,是我记忆中的永恒,是家乡的代表。

一句“寒梅著花未”,包含的是家乡一切安好如昔的慰问;包含了对家乡冬去春来的祝福。

王维对家乡的感情,尽在“寒梅”之中。

老年的王维,则应该更加思念故乡,他在《叹白发》中写到:

我年一何长,鬓发日已白。

俯仰天地间,能为几时客。

惆怅故山云,徘徊空日夕。

何事与时人,东城复南陌。

惆怅故山云,徘徊空日夕

这次王维是抓住了“故山云”,作者远眺“故山云”,只能惆怅,只能在黄昏独自徘徊。只能问自己,为何不弃官归隐?而事实上王维并没有弃官,到老一直在辋川与长安之间奔波。

“云”字用得好,云之为物,行踪飘忽,去来无迹,自由自在,无佳无碍,这正是隐士们寄托幽怀的对象,也可用作他们的自我象征。“故山云”是自由的云。故乡的云,它不停地向我召唤,归来吧、归来哟,浪迹天涯的游子;归来吧、归来哟,别再四处飘泊。

总之,王维的思乡诗,善于抓住一草一木、一山一水的特写,来表达自己浓浓的思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