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荆州、沙市一带,流传着一句歇后语:诸葛亮吊孝—假仁假义。


三国诸葛亮的经典故事简介(传说中的三国67蜀汉篇)(1)

据说,诸葛亮三气周瑜,第三次在荆州城的南门外,把周瑜气得吐鲜血,从马上摔下来,昏过去啦,东吴众将只得把他抬了回去。

周瑜回到东吴,仰天长叹说:“唉,老天爷既将周瑜降生到人间,何必生个诸葛亮哟?诸葛亮不死,难消我心头之恨呐!”他想了个歪点子:自己躲在棺材里头,骗诸葛亮来吊孝,好乘机杀死他。

诸葛亮接到东吴发来的报丧文书,就对刘备说:“周瑜是个难得的将才啊!现在虽与我们为敌,也是各为其主。他既已升天,我理应前去为他吊孝。”

刘备连忙功阻:“军师切不可去冒这个险。恐怕是东吴设下的圈套。”

三国诸葛亮的经典故事简介(传说中的三国67蜀汉篇)(2)

诸葛亮说:“周瑜活看的时候,我不曾怕过他。如今已死,难道我倒怕他不成?假若真是设的圈套,我自有办法对付。”说完,带上赵云一同启程了。

诸葛亮来到周瑜灵堂,但见:灵牌供中央,宝香炉中装,香烟袅袅升,孝烛映辉煌,东吴众将佩剑悬刀,怒目而视站在两旁,并无悲伤之色。诸葛亮心里明白里一大半。他不动声色地走近棺材,又见棺材盖子上有十几个窟眼,心里全明白了,同时也有了对策。

诸葛亮在灵前摆好祭物,点燃香烛,烧化纸钱,然后奠酒、读祭文。他语调凄楚,文辞哀切,叫人听了蛮伤心。他祭奠完毕,伏在棺材上痛哭失声,哭一声周都督,把棺材盖子捶一下;叫一声公瑾兄,把棺材盖捶一下;直捶得棺材盖子“咚咚”价响,旁边的人劝也劝不住,拉也拉不开,真比死了娘儿老子还伤心咧!

三国诸葛亮的经典故事简介(传说中的三国67蜀汉篇)(3)

东吴众将一看,都暗暗纳闷,有的想:平日里我们都以为都督与诸葛亮是仇人,如今看起来,他俩的感情还蛮深哩!有的想:人家诸葛先生在赤壁大战时,本是真心帮助我们,都督那时节却总是设计要杀他,眼下又想出这样的点子,来杀孔明,真太对不起人家了。因而都不忍心下毒手。

其实,诸葛亮是在搞巧板眼(方言:玩花招)。他一看出破绽,就在奠酒上的时候,阴到(方言:暗中)把一支蜡烛藏在袖筒里,捏成一个个蜡丸子,捶一下棺材盖,就用蜡丸堵一个气眼,把所有气眼全堵得严严的。

等到诸葛亮祭完,领着赵云去了,东吴众将揭开棺材盖一看:周瑜已闷死在里头啦。

三国诸葛亮的经典故事简介(传说中的三国67蜀汉篇)(4)

正史小知识:

《三国志》中记载周瑜是在返回江陵的途中病逝的,而且为人大度、心胸宽广。《三国演义》为了捧蜀国众人,就把他和程普之间的间隙放大转嫁了,以此贬低成了心胸狭隘之人。

《三国志·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权拜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以下隽、汉昌、刘阳、州陵为奉邑,屯据江陵。刘备以左将军领荆州牧,治公安,备诣京见权,瑜上疏曰:“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愚谓大计宜徙备置吴,盛为筑宫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娱其耳目,分此二人,各置一方,使如瑜者得挟与攻战,大事可定也。今猥割土地以资业之,聚此三人,俱在疆场,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权以曹公在北方,当广揽英雄,又恐备难卒制,故不纳。是时刘璋为益州牧。外有张鲁寇侵,瑜乃诣京见权曰:“今曹操新折衄,方忧在腹心,未能与将军连兵相事也。乞与奋威俱进取蜀,得蜀而并张鲁,因留奋威固守其地,好与马超结援。瑜还与将军据襄阳以蹙操,北方可图也。”权许之。瑜还江陵为行装,而道于马丘病卒,时年三十六。权素服举哀。感动左右。丧当还吴,又迎之芜湖,众事费度,一为供给。后着令曰:“故将军周瑜、程普,其有人客,皆不得问。”初瑜见友于策,太妃又使权以兄奉之。是时权位为将军,诸将宾客为礼尚简,而瑜独先尽敬,便执臣节。性度恢廓,大率为得人,惟与程普不睦。

那么问题来了:读者大大们有什么关于三国的传说吗?


下节预告:《张飞一担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