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唐昭宗正在入睡,后宫之门突然被撞开。

一队手持刀剑的军士强行闯入后宫,先看到衣衫不整的河东夫人裴贞一,一刀斩杀。

军士们接着又闯入何皇后椒兰殿,后妃李渐荣护住了唐昭宗,大声对军士们说:“杀我可以,不可以杀陛下!”

头领没说话,挥了挥手,众军士扑上前去,杀了李渐荣。唐昭宗大惊,来了一个秦王绕柱走,沿着柱子不停的跑,很快就被追上,几刀结果了性命。

何皇后怀有身孕,痛哭流涕的哀求着饶自己一命。

这是公元904年8月11发生的一幕,导致这一悲剧发生的正是权臣朱温,而这一切还得从几年前说起。

宰相和宦官的夺权之争

公元901年,大太监刘季述掌握朝廷大权,排除异己,任用亲信。唐昭宗为了反制宦官势力,联合了被排挤的宰相崔胤密谋诛杀刘季述。

但有一点比较尴尬,唐昭宗手上没有兵权。当时的大唐,藩镇割据,大部分地盘都属于藩镇节度使自己的,只是在名义上臣属于唐昭宗而已。

而真正属于皇帝的一亩三分地,就只有都城长安以及附近的一两个小城池而已。这一点,很类似于东周时期的周王室,可能比周王室稍微强一点。

朱温建立五代十国的故事(五代十国第11讲长安长安)(1)

而都城长安的这一亩三分地,其实是有直属于中央朝廷的一支军队的,这就是神策军。神策军是皇帝的禁军,专门负责保护皇帝的安全,常备兵力三到五万人,全盛时期有15万人之多。

可惜的是,自唐朝末期以来,神策军的军权一直都掌握在宦官手里,神策军的最高领导为神策军左中尉,和神策军右中尉,都由宦官担任。

而且这些掌权的宦官一般还兼任枢密使和监军等职务,枢密使相当于副宰相,监军则是军队里的钦差大臣。所以,唐朝后期,宦官的势力之大令人恐惧,后期有五个皇帝是由宦官所拥立的。

宦官们还喜欢收养子,并把这些养子们委派在地方去做节度使,以此来作为自己在京城弄权的保障。(比如前任枢密使杨复恭的养子就是兴元节度使杨守亮,后来杨复恭夺权失败,跑到了杨守亮那儿,结果父子俩都被凤翔节度使李茂贞所杀。

咱再说回这个刘季述身上,他是神策军左中尉。因为握有兵权,所以很快就扳倒了唐昭宗。然后又把唐昭宗关进了小黑屋软禁起来,并用砖头把门窗封住,只留下一个半尺见方的小口送饭给唐昭宗吃。

接着刘季述就立太子李裕继位,并尊唐昭宗为太上皇。很快,此事被崔胤得知,为了帮助唐昭宗复位,对抗宦官势力,崔胤就联合了孙德昭。

朱温建立五代十国的故事(五代十国第11讲长安长安)(2)

孙德昭是谁?他是神策军指挥使,神策军一共分为十五都,首领叫都头,也叫指挥使,每个都头统帅五千人左右。

神策军统帅刘季述是宦官,手下的十五个指挥使可不是宦官,而且有些指挥使们平时也看不惯宦官们的行事作风。

崔胤和孙德昭写了血书,商定好除掉刘季述,救出唐昭宗的计划。并在大年三十这一晚,趁着刘季述等人喝酒大醉防备松懈的时候,一举攻破宫门,救出唐昭宗,并杀了刘季述和他的二十多个同党。

唐昭宗被崔胤和孙德昭又重新拥立为天子,李裕退位,仍旧为太子。

崔胤和唐昭宗经过此次政变,深深感到了宦官势力的危害。

于是在公元902年,崔胤想到了自己的好朋友朱温,想借朱温的势力来诛杀宦官。

宦官们也不傻,眼看崔胤有军阀朱温作为靠山。神策军右中尉韩全诲也找到了靠山,谁呢?凤翔节度使李茂贞和邠宁节度使王行瑜!

就这样,以宰相崔胤为首的朝臣势力和以韩全诲为首的宦官势力,各自蓄势待发想要置对方于死地,但又隐约达成了微妙的平衡。而唐昭宗经过上一次宦官之乱后,已经安于现状,不想折腾了。

但唐昭宗不想折腾,不代表崔胤不想。所以很快,崔胤就忍不住先动手了。

公元901年10月,他假传圣旨让朱温带兵勤王。

收到圣旨的朱温欣喜不已,他正愁没有机会发兵长安呢,现在有了这个“清君侧”的绝世好机会,他当然不能放过了。

半个月后,朱温集合了七万军队,借道河中,先攻下了同州和华州这两个城池,很快就到了长安的郊外。

韩全诲想让神策军抵御,谁知神策军战斗力太差,一触即溃,根本抵挡不了朱温。(唐朝后期,神策军的将士们一般都是来自于商人和官员家庭,生活腐化,战斗力地下!)

韩全诲一看,大事不妙,赶紧带着一帮亲信部下,挟持着唐昭宗投奔了凤翔节度使李茂贞。李茂贞正好也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想法,和韩全诲一拍即合,把唐昭宗扣留在凤翔。

朱温得知唐昭宗被宦官掳走,就带军追到了凤翔城下。李茂贞知道自己的实力不如朱温,不敢开城迎战,就让韩全诲想办法。

韩全诲从唐昭宗口中得知,朱温接到的诏书是宰相崔胤所伪造的,于是他也照葫芦画瓢,绕开唐昭宗伪造了一封诏书,派人送给了朱温。朱温看着诏书上让自己撤退的文字,和幕僚商议后,决定先撤退到河中再说。

公元902年,宰相崔胤等人多次前往河中求见朱温,详细述说了宦官势力的危害,希望朱温能救皇帝于水火。在幕僚李振的劝说下,朱温再次带兵围住了凤翔。

李茂贞一看,心里也气极了,朱温居然骑到自己头上作威作福来了。怒气冲冲的李茂贞打开城门,率军和朱温先后打了三次,全都失败了。

三战全败的李茂贞只得紧闭城门,固守待援。他在等谁来救他呢?救援李茂贞的是李周彝,是鄜坊节度使,和李茂贞素来有着交情!

没成想,李周彝的部队在半路上就中了朱温设下的埋伏,李周彝本人带着部下都投降了朱温。

这下子,李茂贞的希望算是彻底破灭了,他只能依靠凤翔城内的储备粮食和朱温打持久战。李茂贞仅仅拥有两州之地,存粮能有多少?朱温可是拥有十来个州的地盘,粮食补给可以源源不断的送过来。

所以守了大半年凤翔城后,李茂贞实在坚持不住了,凤翔城内百姓饿死了不少,兵士们也只能吃半饱而已。

宦官团灭

李茂贞心里觉得唐昭宗就是个烫手山芋,不把他交给朱温的话,凤翔迟早要被攻破。在和自己的心腹密谋了一番后,李茂贞决定杀了韩全诲向朱温求和,以求能够自保!

公元903年正月,借着新年的契机,李茂贞请韩全诲等人喝酒,随后趁韩全诲及其同党酒醉饭饱之际,凤翔的军士们杀了韩全诲及其同党二十多人。接着又控制住行营里的神策军将士,挟持了唐昭宗。

第二天一早,李茂贞写了求和信派人送给了朱温,和信一起的送去的,还有皇帝唐昭宗及其随从。

朱温一看李茂贞的姿态都放的这么低了,而且凤翔确实久攻不下,自己的粮草消耗也不小,就同意放李茂贞一马。三天后,朱温就解除围城,带着唐昭宗回到了长安城。

可怜的唐昭宗,经过了被宦官关小黑屋、被李茂贞挟持在凤翔城以及多次城破出逃的境遇后,当年的雄心壮志早已经被磨灭。

朱温建立五代十国的故事(五代十国第11讲长安长安)(3)

最主要的是,经过皇帝、宦官、朝臣这三方势力的多次内斗,中央朝廷赖以仰仗的神策军早已经名存实亡了!

曾经满员编制能有十五万人的神策军,现在只有不到两万人,而且都是些富家子弟,战斗力低下。不说和朱温的军队抗衡,就连李茂贞之流都打不过,只能充当仪仗兵的功效,徒有其表罢了。

心里如明镜一般的唐昭宗,也知道自己的身家性命不仅是朱温所救,恐怕自己以后也只能受朱温所挟持了。在别无选择后,唐昭宗也只能对朱温说:

“宗庙社稷是卿再造,朕与戚属是卿再生。”

唐昭宗这一番话,就是说朱温是他的再生父母,把朱温捧的很高,虽说也是帝王手段,笼络人心之举,但更多的还是出于无奈吧。

此后的朱温就驻扎在了长安,汴州大本营由他的儿子朱友裕暂时镇守,朝中大小之事,都由朱温做主,唐昭宗没办法,只能一切听之任之。

唐末的宦官势力一直很强大,上挟持天子,下欺凌藩镇,所以曾经发生过多次藩镇打着诛杀宦官的名义,进攻长安的事件。但是之前,大唐威严仍在,神策军也不是吃素的,所以宦官势力始终能够再次死灰复燃。

但是这次不一样了,经过多次折腾,神策军已经不复辉煌,长安内外都是朱温的天下。一向与宦官势如水火的崔胤,就鼓动朱温消灭宦官势力。

朱温本来对宦官势力也是深恶痛绝,采用了崔胤的建议。在一个深夜,采用雷霆手段诛杀了以第五可范为首的六百多名宦官。从此之后,唐末以来的宦官专权现象再也不复存在!

朱温诛杀了宦官势力后,在唐廷更是说一不二的存在,心里得意非凡。唐昭宗为了安抚他,又加封他为守太尉、中书令等职位,并把朱温的爵位从东平王升为梁王。(这种两个字的王爵,一般只有皇子才能拥有)

引狼入室,宰相身死

却说宰相崔胤在借助朱温清除了宦官势力后,心中十分畅快,自认为大展宏图的机会来了。

但同时,他也清楚的明白在这乱世里,只有军权才是硬道理。之前的刘季述、现在的朱温都是依靠军权才能这么豪横。

而另一方面,虽然他和朱温的关系还蛮亲密,但朱温毕竟是地方藩镇,势力太大的话,迟早会反噬中央朝廷,到时候不但唐昭宗危险,就连作为大唐宰相的自己也会首当其冲的遭遇危机。

于是,在崔胤看来,神策军已不可用,重建一支直属于中央朝廷的军队是刻不容缓的事情。崔胤下令,在长安城附近广招兵士入伍,重构新军。

朱温得知后,心里十分提防崔胤,暗地里派了一些自己的兵假装成平民,混入到应征的新兵里。这样,崔胤的新军里就有很多朱温的眼线。

随着时间的推移,崔胤和朱温的矛盾越来越大。崔胤想着的是维护皇家尊严,维护皇帝的利益。而朱温,这时候心态早已蜕变,再也不是一个忠君报国的大将,他现在想的更多的是如何挟持唐昭宗获取更大的利益。

而这时,一个不好的消息传来,让朱温心里更是惶恐。已经退休的宰相张俊为了振兴唐廷,赶走朱温,密谋联系了杨行密、王建等藩镇,让他们共同起兵攻打朱温。

杨行密等人派了小股军队试探性的攻打了朱温,结果很快被朱温击溃,朱温得知是张俊搞的鬼后,发怒不已。于一天深夜,派一队士兵假扮成盗贼潜入张俊家,将张俊一家老小全部杀害!

朱温建立五代十国的故事(五代十国第11讲长安长安)(4)

朱温觉得长安离自己的大本营汴州太远。自己长久的待在长安城也不是办法。就给了侄子一万多士兵镇守长安,朱温自己则回到了汴州大本营去了。

没过多久,朱温就听到了侄子打马球的时候摔死了,马球是唐朝上流社会的娱乐活动,唐昭宗就很喜欢玩,他还有一个外号叫马球皇帝。

侄子的死,让朱温又是伤心又是怀疑,他怀疑侄子的死是被有心人设计的,目的就是清除自己留在长安城的势力。

朱温在谋士李振的建议下,决定强行逼迫唐昭宗迁都洛阳。洛阳离汴州并不远,这样子的话,自己就能牢牢的控制住朱温了。

但是朱温又知道迁都这件事,不但唐昭宗不同意,就连宰相崔胤等高官也不会同意,毕竟他们的家族根基都在长安城。

于是,公元904年,朱温命令自己的养子朱友谅假传圣旨,诛杀了了宰相崔胤、京兆尹郑元规等衷心于唐昭宗的高官。

逼天子迁都洛阳

朱友谅在诛杀了反对迁都的唐廷高官后,又带着兵士们持着刀剑强逼唐昭宗下令迁都。

唐昭宗没有办法,只能流着眼泪下令迁都洛阳。在朱温的命令下,皇宫、官府衙门、高官大户的建筑都被拆除了,拆除下来的木料也顺着渭水漂流而下到洛阳,用作在洛阳建造宫殿的材料。

37岁的唐昭宗带着后宫妃嫔、皇子、大臣们以及少量的禁军,在朱温两万士兵的“保护”下,往洛阳走去。

朱温建立五代十国的故事(五代十国第11讲长安长安)(5)

跟着唐昭宗后面的,还有一大群长安城的百姓,他们世世代代居住在长安,对大唐皇室的感情很深。

百姓们在看到唐昭宗时,高呼“万岁”、“万岁”,唐昭宗忍不住哽咽着说:

不要再叫我万岁了,等我到了洛阳,不知道还能不能活着看到你们!

就这样走走停停,几个月后,唐昭宗一行人到达了洛阳城。

刚出长安城的时候,跟着唐昭宗的宫廷禁军还有三千人左右。结果这些禁军有的在半路上被朱温部下所杀,有的觉得去洛阳没有前途,偷偷的在半路跑了。

所以,等到了洛阳城后,宫廷禁军只剩下了一百多人。朱温要的就是这种效果,他趁机把宫廷卫士和皇帝身边的护卫都换成了自己的人。

当时,唐昭宗身边除了卫士外,还有小黄门、球童、内园小儿等两百多人。小黄门就是小太监、球童就是伺候唐昭宗打球的小孩、内园小儿就是干杂活的杂役。

结果,朱温对这些人也不放心,又在一次酒席中灌醉了他们,随后坑杀了这两百多人。随后,又找了两百名年龄、身高差不多的人来代替,从此唐昭宗身边都是朱温的人了。

唐昭宗一开始没有察觉到身边这些人的变化,几天后,逐渐察觉,顿时感觉到极大的恐惧感。他对何皇后说:

如今朱温为为刀俎,你我为鱼肉,不知还能活过几天。

唐昭宗说着说着,不禁悲从心来,眼泪不断的往下流。

这时候的宰相是崔枢,他虽然是朱温提拔上来的,但是对唐昭宗还是很衷心的。在一次和唐昭宗的会见中,两人偷偷的定下了召集天下藩镇勤王的计划,由崔枢负责联络义军。

很快。河东李克用、西川王建、襄阳赵匡凝都起兵响应,组成联盟,打着“匡扶大唐”的名义讨伐朱温。

朱温一看,这帮人来者不善,想要举兵西征。但是他又怕自己西征的时候,唐昭宗会在后方搞小动作。

狗贼朱温,弑杀天子

在朱温准备西征李克用等人的时候,由于担心唐昭宗会在后方给自己下绊子。所以,朱温产生了一个大逆不道的想法,弑杀天子!

朱温想杀了唐昭宗,另立一个年幼的皇子做皇帝,好方便自己控制。

朱温建立五代十国的故事(五代十国第11讲长安长安)(6)

公元904年8月11日的深夜,朱温派养子朱友恭、心腹蒋玄晖带兵入宫杀唐昭宗。

朱友恭等人假借有重要事情上奏唐昭宗,不顾宫门守卫的阻拦,强行闯入内宫。先看到昭宗后妃河东夫人裴贞一,一刀斩杀。(裴贞一出身于闻喜裴氏)

又闯入何皇后椒兰殿,看到了昭宗。被惊醒的唐昭宗看到手持兵戈的凶狠士兵,也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昭仪李渐荣护住了唐昭宗,大声对蒋玄晖说:

院使莫伤官家,宁伤我辈!

官家是唐宋时期,对皇帝的称呼。昭仪李渐荣让蒋玄晖不要杀唐昭宗,要杀就杀自己。可是蒋玄晖就是奔着杀唐昭宗来的,肯定不会廷她的。

于是,在蒋玄晖的示意下,卫士们将昭仪李渐荣杀死。

昭宗连忙起身,只着单衣绕殿柱而逃,想学秦皇绕柱走。可惜,秦皇有很多卫士保护,唐昭宗没有。因此,很快唐昭宗就被追上杀死,年仅三十八岁。

杀了唐昭宗后,蒋玄晖本来还要杀何皇后,何皇后不想死,就苦苦哀求蒋玄晖放过自己。蒋玄晖看何皇后怀着身孕,又因朱温只下令杀昭宗一人,所以就放过了何皇后。

唐昭宗死后,朱温从外面赶了回来,假装毫不知情,他悲痛的趴在唐昭宗的灵柩上哭泣着说:

“奴辈负我,令我受恶名于万代!

朱温为了表示自己是一个忠臣,当即就把朱友恭、氏叔琮流放了,不就就杀害了这两人。朱友恭死的时候十分气愤,大声说:

恶贼欺世盗名,不顾往日的情谊,可恶至极!

在我看来,朱友恭这也是自作自受而已,有些事可以做,有些事不能做!作为臣子而弑杀天子,则为不忠不孝;天子不昏庸而杀之,则为不义。如这般不忠不孝不义之人,最终也只是鸟尽弓藏的牺牲品罢了!

闲话少提,朱温在唐昭宗死后,很快就另立新君。他想着皇帝年龄越小越好控制,但是又不能选个三四岁小孩的落人口实,就选定了唐昭宗嫡次子李柷作为新皇帝,是为唐哀帝,也就是唐昭宣帝。

在古代,皇后生的儿子称为嫡子。嫡次子是说李柷是皇后的第二个孩子,但是李柷在唐昭宗儿子中排行第九,上面还有八个哥哥。

李柷下面还有几个弟弟,除了一个弟弟年龄刚满10岁外。其余的弟弟年龄都太小,还不到八岁。朱温怕别人说自己故意立小孩为皇帝,是想欺压皇帝。所以就选了李柷这个不大不小的少年做皇帝,方便自己夺权。

狼子野心,朱温赶尽杀绝唐宗室

公元905年,朱温觉得唐昭宗的几个年长的儿子不太好控制,就想杀了他们以绝后患,此事朱温仍旧交给蒋玄晖办理。

这一年的二月初九,枢密使蒋玄晖在西内宫设宴祭祀地神,邀请了德王李裕、棣王李祤、虔王李禊、沂王李禋、遂王李祎、景王李秘、祁王李祺、雅王李禛、琼王李祥参加。

德王李裕本为唐昭宗的太子,也是长子,后来因为被太监胁迫而做了两个月的皇帝。唐昭宗复位后,宰相崔胤等人的建议下杀掉李裕,唐昭宗不忍心,觉得李裕年幼不懂事,是被胁迫的,就把李裕从太子降为了德王。

其他几位王爷分别是唐昭宗的第二子,第三子,第四子,第五子,第六子,第七子,第八子,第十子,年龄都在十岁以上,二十岁以下。

蒋玄晖请诸位王爷喝酒,然后等他们喝的尽兴的时候,突然一挥手,周围的士兵便涌上前来,将这些小王爷全部杀死。接着又在他们身上绑上石块,沉入九曲池中。

朱温在除掉诸位皇子后,心里十分畅快,觉得自己控制小皇帝李柷更容易了。此时的朱温早已经有不臣之心,想篡唐代之。

于是,他就把更多的手下亲信安插到朝堂中来。张廷范是朱温手下的牙将,朱温想让张廷范担任太常卿,便告诉宰相裴枢等人自己的看法。

裴枢一脸鄙夷的说,张廷范这种目不识丁的武将能当上节度使就不错了,怎么配得上太常卿这种主持宗庙祭典礼仪的官职呢?(太常卿是主持宗庙祭祀的官员,为正三品,非德高望重之人不能担任)

使者禀报了朱温后,朱温听后,对左右幕僚咬牙切齿的说:

吾常以裴十四器识真纯,不入浮薄之伍,观此议论,本态露矣。”

朱温这话的意思是说:“我曾经认为裴枢天性率真纯朴,和那些注重门户的俗人不一样。现在听了他的这番话,知道他终于露出了本相!”

旁边的幕僚柳璨趁机向朱温进谗言,说裴枢这不光是看不起张廷范,更加是蔑视主公您啊,你推荐的人他不愿意用,不就是打你脸吗?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柳粲这个人,他的出身也有点来头。柳粲出生于河东柳氏,祖父是中唐时期的文学家和大臣柳公权的堂弟。

朱温建立五代十国的故事(五代十国第11讲长安长安)(7)

柳宗元

虽然祖上显赫,但是传到柳粲这一辈,已经家道中落。虽是如此,柳粲仍然凭借着良好的家风,勤奋好学,对历史和文学颇有研究,并写出了《柳氏释史》这本书。

唐昭宗见识过柳粲的文采后,很赏识柳粲,先让他做翰林学士,又在崔胤死后,把柳粲提拔为宰相。

而此时的柳粲做官才不过短短四年时间,虽然贵为宰相,但因为年龄小,资历浅,因此一直被其他资历深的宰相压一头,比如裴枢等人就有点排挤他。

柳粲眼见在唐昭宗这边被裴枢等人压制着,又看到朱温势力大,有称帝的意图,就果断抛弃了提拔他的唐昭宗,投奔了朱温。

好了,关于柳粲的话题就此打住。

朱温出身低微,祖上世代都是平民,没有做官的人,因此一向对家庭出身这个话题很敏感。此刻,朱温听了柳粲的话,心里十分的认同。

也因此,没过多久,在朱温的操作下,宰相裴枢就被贬官,连同裴枢一起被贬官的,还有崔远和独孤损等二十多人,崔远、独孤损也都是出身名门的宰相。

公元905年三月,朱温在柳粲、李振二人的鼓动下,先矫诏贬裴枢为泷州司户,独孤损为琼州司户,崔远为白州司户。

后来朱温为了平息其他朝臣的闲言杂语,又把裴枢提为尚书左仆射、独孤损提为静海军节度使、崔远提为右仆射。

公元905年5月底,有彗星出现,朱温找来占卜师询问,占卜师在柳粲和李振的授意下,对朱温说:

“崔枢这帮人经常聚集在一起发泄对大王的不满,朝廷的很多事情之所以不顺利,就是因为这些人的存在。大王如果想成就大事,就应该把这些自命清高的人杀了来阻止灾难的发生!”

朱温听了占卜师的话,再加上柳粲、李振两人的谗言,终于下决心把这些忠于大唐的老臣全部杀死。

朱温建立五代十国的故事(五代十国第11讲长安长安)(8)

占卜师

公元905年6月,朱温假传圣旨把尚书左仆射裴枢、静海军节度使独孤损、右仆射崔远、吏部尚书陆扆、工部尚书王溥、守太保致仕赵崇、兵部侍郎王赞等二十多名大臣聚集在华州白马驿。

等到这些浑然不知的大臣来到白马驿之后,朱温一声令下,刀斧手铿锵而出,将这些大臣全部斩杀。

这时候李振仍然觉得不过瘾,他又对朱温进谗言:

“这帮人常常自称清流,清高自傲的很,我看应该把这些人的尸体投进黄河里,把他们变成浊流。”

朱温听了,哈哈大笑,同意了李振的说法,命令人把裴枢等人丢进了滚滚不尽的黄河里。

此事史书上称之为白马驿之祸

我认为经此一变,唐王朝的统治根基也被彻底摧毁。

为什么我这么说呢?因为之前不管是迁都还是皇子被杀,以皇帝为代表的唐廷都还有反败为胜的机会。

皇帝的倚仗来自哪里?主要有以下两点。

第一:天子之名。虽然唐帝国皇室衰微,但毕竟是天下正统之主。无论是藩镇还是百姓,都是皇帝的子民。

在当时,大概有一半的百姓都是认同大唐皇帝的。而藩镇势力之中,也有部分世受皇恩,忠于大唐皇帝的节度使。

第二:世家之力。唐帝国不仅是皇帝的天下,也是世家大族的天下。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河东裴氏,河南独孤氏都是当时的大家族。

其中陇西李氏就是唐朝皇帝李渊、李世民这一支;宰相裴枢是河东裴时这支;宰相独孤损是河南独孤氏这支;宰相崔远是博陵崔氏这支。

这些世家大族,在地方上实力雄厚,一呼百应。在朝廷里也有本族子弟做官,要钱有钱,要人有人,即是皇帝的拥护者,也是大唐的受益者。

可以说是这些世家大族撑起了大唐,而皇帝则是这些世家大族的首领,打仗、赈灾、安抚民众都得靠这些世家大族们的帮忙。

可是呀,经过安史之乱和黄巢之乱后,这些世家大族经营数百年的根基都被打乱打散,又加上藩镇割据,连年征伐,世家大族的实力都大不如前。

然而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这些,这些世家即使变得再弱,号召力和人脉关系还是有的,只要有他们的支持,皇帝还是有蓄力一搏的机会。


然而可惜,在朱温一下子就将朝廷上的这些出身于名门望族又忠于皇帝的大臣都给杀了。剩下的大臣要么是朱温自己提拔上来的,要么就是已经看清形势归顺朱温的。

现在,整个洛阳朝廷里,再也没有皇帝李柷自己的势力了。

说到这里,我在提一下朱温的幕僚李振为什么这么痛恨裴枢、崔远这帮人。

这个李振说起来也不简单!

李振的先祖是安修仁,安修仁在隋朝末年天下大乱之时,带领数万士兵归顺李渊,还把凉州城献给了大唐。因此,被李渊封为凉州都督、申国公,位列武德十六功臣之一。

李抱真也是李振的曾祖父,李抱真是中唐时期的名将,曾经率军大破魏博和幽州叛军,受到了唐德宗的嘉奖,被封为司空。

所以,李振也是出身名门之后,祖父和父亲都做过太守之类的官职。

但是可惜,李振仕途不顺,曾经连续参加七八次科举考试,次次名落孙山。所以,他认为科举场上的腐败很严重,对那些通过考上进士做官的人很讨厌,认为都是走后门考上的,

后来,李振又想效仿曾祖父李抱真,在军中建立一番功业。凭借着祖父辈的功勋,他顺利的当上一名禁军将领。过了两年,又被任命为台州刺史,结果遇到战乱没去成。

朱温建立五代十国的故事(五代十国第11讲长安长安)(9)

李振

在返回长安的路上,李振途径汴州,参见了朱温。在汴州,朱温见识了李振的才学和谋略后,甚为叹服,就挽留李振做了自己的幕僚。

李振一想,反正自己刺史也做不成,索性就留下来辅佐朱温了!

李振就先说到这里,在之后的文章里,咱还会在提到他。

白马驿之祸后,朱温彻底掌握了洛阳城内的生杀予夺,唐哀帝李柷丝毫没有插手朝政的可能性。

由此,朱温想当皇帝的心越来越迫切了!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

公元905年十一月,朱温向幕僚和亲信们说了自己想称帝的想法。

不料,蒋玄晖、张廷范、柳粲三人都不同意朱温的想法。他们三人认为天下还没有平定,外面还有很多藩镇势力虎视眈眈。现在过早的称帝,会让朱温成为众矢之的,招来李克用等人的围攻。

蒋玄晖建议朱温可以效仿曹操和司马昭,先封大国、加九锡、加殊礼,然后慢慢的等时机成熟了再称帝。

可是朱温觉得这样太繁琐,非常的不耐烦,对蒋玄晖等人的建议很不开心。

公元905年11月,蒋玄晖、柳粲、张廷范开始劝谏唐哀帝,让唐哀帝下诏书封朱温为相国、总百揆,以宣武、宣义、天平、护国、天雄、武顺、佑国、河阳、义武、昭义、保义、戎昭、武定、泰宁、平庐、忠武、匡国、镇国、武宁、忠义、荆南等二十一道为魏国,进封朱温为魏王,仍加九锡。

总百揆就是总领百官的意思,封朱温为魏燕王,以宣武、河阳等道为魏国,就是怕让朱温真正的封土裂国了。因为在之前,唐朝的王爷都只是爵位,并不会真正的分封土地给王爷。

可惜的是,朱温并不仅仅想要这种待遇而已,他也不想和曹操一样,死了都没当上皇帝。所以,朱温没有接受魏王的册封。

后来蒋玄晖又劝进了朱温两次接受册封,朱温都没有接受。后来,唐哀帝就改任朱温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兼皇宫禁军总管。

此时的朱温已经在汴州修建自己的皇宫了,并且对蒋玄晖的办事不力有些怨言。

公元905年12月,蒋玄晖一看朱温生气了,就去洛阳劝唐哀帝李柷禅位。李柷也知道大势已去,流着眼泪同意了禅位,并派蒋玄晖去汴州,向朱温说自己要禅位给他。

朱温建立五代十国的故事(五代十国第11讲长安长安)(10)

蒋玄晖

蒋玄晖见了朱温后,兴高采烈的向朱温说了唐哀帝愿意禅位的想法。可是奇怪的是,朱温并没有接受,难道他也觉得时机不成熟,或者说他还真是个忠臣。

关于朱温的这一举动,我有点想不明白,有独特见解的小伙伴在可以评论区告诉我一下。

这边蒋玄晖等人紧锣密鼓的策划着篡位之事,唐哀帝李柷的母亲何太后也没有闲着。

何太后毕竟比皇帝年长许多,经历的事情也多,知道这大唐的江山持续不了多久了。自己是阻止不了朱温称帝的,但是或许可以想办法保住母子二人的性命。

此时蒋玄晖深受朱温信任,又在朝廷担任枢密使一职,朱温篡位之事就是由他和张廷范、柳粲一手负责的。

何太后就秘密的派侍女阿秋、阿倩去求见蒋玄晖,希望蒋玄晖能看在何太后孤儿寡母的份上,一旦朱温称帝,改朝换代之时,能放过何太后和唐哀帝的性命。

蒋玄晖有没有同意何太后的请求我们不得而知,但是这件事情被宣徽副使王殷、赵殷衡得知了。

宣徽副使王殷、赵殷衡这两个人和蒋玄晖、张廷范的关系不好,一看到蒋玄晖和太后有来往,就趁机想朱温诬告说:

“蒋玄晖、柳粲、张廷范三个人被何太后收买,在何太后的居所积善宫刻石像埋下,对太后焚香盟誓复兴唐朝。”

朱温本来就对蒋玄晖有些不满了,认为他提出的封魏王、加九锡的看法就是不想让自己当皇帝。现在又听到王殷、赵殷衡的谗言,怒不可遏。

公元905年12月13日,朱温派遣使者捉拿了蒋玄晖,并斩杀于洛阳街头,还把蒋玄晖的身份从枢密使变为凶逆百姓。

没过几天,王殷、赵殷衡又对朱温说,蒋玄晖和何太后有苟且之事。于是,朱温,在当年的12月25日,密令王殷、赵殷衡深夜带兵在积善宫杀了何太后。

朱温建立五代十国的故事(五代十国第11讲长安长安)(11)

何太后

不仅如此,还强迫唐哀帝敕称太后是因为秽乱宫闱事发而自杀的,追废太后为庶人。

我们可想而知,此时唐哀帝李柷应该是哀莫大于心死的。母亲被恶人所杀,自己不但惩治不了恶人,还要昧着良心给母亲身上泼脏水,真的是太惨了,这位末代皇帝真的是惨!

王殷、赵殷衡二人为何在蒋玄晖死后,还要诬告他和何太后有苟且之事,并直接导致了何太后的死。我猜他们二人是受到了朱温的指使才这么做的吧。

朱温在杀了蒋玄晖后,又在王殷、赵殷衡二人的不断鼓动下,有了对柳粲、张廷范下杀手的想法。

公元906年1月27日,柳粲被朱温逮捕,押往刑场斩首。

临死的时候,他也对自己曾经屠杀唐廷大臣的行为感到了悔恨。他想到了一句老话“狡兔死走狗烹”,同时他也想起了唐昭宗对他的赏识之恩。他大喊着:

卖国贼柳粲,死了也是件好事!

而张廷范死的更惨,因为朱温杀他的方式是用的车裂。何为车裂?车裂,就是把人的头和四肢分别绑在五辆车上,套上马匹或者牛,分别向不同的方向拉。这是古代一种很残酷的刑罚。

蒋玄晖、柳粲、张廷范三人助纣为虐,最后还落得一个身首异处的下场,说起来也是罪有应得,不值得同情!

而公元906年的祭天大典,也由于何太后之死和所谓的“宫廷丑闻”而没有举行。

篡唐

公元906年,朱温在杀了何太后等人后,篡唐的脚步暂时停歇了下来,他开始把目光放在了割据河北幽州、沧州的卢龙军节度使刘仁恭身上,他太眼馋这块军事重地了。

于是,朱温厉兵秣马,亲自率领十万大军讨伐刘仁恭。

刘仁恭和儿子刘守文率军抵抗,却抵挡不住朱温,于是求救于李克用。李克用之前曾经和刘仁恭有仇怨,但是基于唇亡齿寒的道理,还是率军前来救援刘仁恭。(刘仁恭和李克用的故事咱以后再说)

朱温建立五代十国的故事(五代十国第11讲长安长安)(12)

刘仁恭

李克用也不直接和朱温对阵,他采取了围魏救赵的计谋,率军突袭了潞州,并一举拿下。潞州是朱温的军事要地,离河北河南都很近。

潞州的失守,让朱温大惊失色,也不敢和刘仁恭恋战,就连夜烧毁了营地,撤军返回了大本营河南汴州。

朱温本来想趁机拿下河北,给自己增加一些威望的,没想到适得其反,反而丢失了潞州,导致威望大跌。为了防止人心思变,将士离德,所以朱温决定快速称帝,凝聚人心。

公元907年四月,在朱温的授意下,大唐宰相张文蔚率文武百官劝进朱温称帝。

在众臣连续三次的劝进之后,朱温卸下了伪装,接受唐哀帝禅位,正式继承了皇帝位,并更名为朱晃,改元开平,国号大梁。为了与南北朝时期的梁朝区分开来,我们称之为后梁。

朱温一共有三个名字,原名朱温,后来唐僖宗给他取了个名字朱全忠,希望朱温对唐朝能够忠心耿耿。现在,朱温自己也改了个名字朱晃。看这名字的意思,他还想做日月之光呢!

随后,朱温升汴州为开封府,毕竟汴州是是首都和大本营,他把开封府作为东都。而原来的唐朝东都洛阳,朱温把它变成了后梁的西都。同时,朱温也大封功臣,收买人心,将自己的儿子、侄子都封了王。

封完了自己人以后,朱温也没忘了原来的唐朝皇帝。于是,他把17岁的唐哀帝李柷废为济阴王,把他送到曹州济阴囚禁起来。

公元908年二月,朱温感到唐哀帝活着对自己始终是一种威胁,就派人把唐哀帝杀死了。

就这样,延续了将近300年的大唐亡了,连末代皇帝也死了。历史进入崭新的一页,乱贼朱温篡唐登上了皇帝宝座,但是老对手李克用、王建、刘仁恭还活着。

朱温建立五代十国的故事(五代十国第11讲长安长安)(13)

李克用

接下来的70年,就是属于五代十国的真正乱世时期。李存勖、石敬瑭、刘知远、郭威、柴荣、赵匡胤等人会按次序粉墨登场,敬请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