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国防部近日与一家私营企业签署合同,南森级护卫舰"英斯塔"号将彻底报废,该公司负责对这艘护卫舰进行拆解,合同价值约700万美元,相当于用这笔钱卖掉了这艘军舰。
2018年11月8日,挪威海军"英斯塔"号护卫舰在参加完北约军事演习后,与一艘油轮相撞。军舰在失去控制的情况下抢滩搁浅,后由于进水过多和固定舰体钢索断裂,最终沉没。4个月后,军舰被打捞出水,挪威政府评估认为该舰修复成本超过建造费用,最终决定将其报废并拆解出售。
南森级护卫舰是目前世界上最小吨位的"宙斯盾"战舰,美国海军通过"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和"伯克"级驱逐舰,让各国海军看到了"宙斯盾"舰载防空系统的先进性,并成功引领了装备潮流,一众盟国纷纷仿效。法国、德国和英国等这些自主技术比较强的国家,模仿"宙斯盾"系统的布局形式,研制了自家的新式驱护舰艇,如英国45型驱逐舰,法意合研的"地平线"级护卫舰等。、
无法自制系统的国家,则尝试直接购买"宙斯盾",如西班牙F-100型护卫舰,韩国"世宗大王"级驱逐舰等。而挪威这个北欧小国,也通过南森级护卫舰成功赶上了"宙斯盾"系统的"顺风车"。
挪威本国缺乏有实力的造船工业,看到西班牙的F-100级护卫舰使用比美国原版更低廉的价格和更小的排水量,实现了"宙斯盾"梦,于是就委托西班牙方面,尝试以更小吨位的军舰装备该系统。最后在西班牙和美国企业的合作下,军舰吨位控制到了标准排水量4100吨,满载排水量5300吨的水平。
当然,吨位小虽然能省钱,但南森级的作战性能也做了不少牺牲,比如垂直发射系统数量大减,舰体重心略高,稳定性不够出色等。"英斯塔"号之所以会被货轮撞沉,也有观点认为和军舰设计的短板和制造质量有关。
不过具体来看,"英斯塔"号并非受到了舰体结构上的致命破坏。从打捞起来的照片观察,该舰整体外形没有明显变化,结构损伤不大。至于高昂的修复成本,主要是精密复杂的"宙斯盾"系统等电子设备因撞船和进水有关。电子设备进水报废后难以再利用,故700万美元拆船费,其实就是相当于几千吨的废铁钱而已。
这桩事彰显出现代水面舰艇的两个普遍特点:一是装甲覆盖上远不如一战与二战时期受重视。现代导弹的进步,已经让传统的装甲失去了意义,想提高军舰生存能力,更多还是要依赖防御武器技术和电子战等手段,只有大型航母因自身起降飞机等结构因素,还保留了重装甲舰体设定。
二是在现代舰船的船体成本比重已大幅度下滑,电子设备等精密部件才是绝对的价值大头。现代军舰愈发类似IT消费品,容易随着时间而贬值,电子设备的状况也对军舰作战能力形成了决定性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