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器械之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且24小时后方可转载。

6月23日,器械之家从上海证监会官网获悉,重庆西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西山科技”)拟在科创板上市递交的招股书已获受理,西山科技本次发行不超过1,325.0367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不低于25%。本次发行股份均为新股,不进行老股转让。此前,西山科技2015年12月11日在新三板挂牌,2018年4月9日终止挂牌。

科技行业科创板(国产手术动力装置老大)(1)

据招股书披露,本次计划募资6.61亿元,其中2.92亿元用于手术动力系统产业化项目,1.83亿元用于研发中心建设项目,4616.4万元用于信息化建设项目,8047.6万元用于营销服务网络升级项目,6000万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科技行业科创板(国产手术动力装置老大)(2)

01

手术动力装置是主要收入来源

据了解,成立于1999年12月的西山科技是一家集数字化微创外科手术设备及耗材的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企业。公司专注于外科手术医疗器械,特别是微创外科手术医疗器械领域,主要从事手术动力装置的研发、生产、销售,主要产品包括手术动力装置整机、耗材及配件等,目前产品主要应用于神经外科、耳鼻喉科、骨科、乳腺外科等多个临床科室。

科技行业科创板(国产手术动力装置老大)(3)

手术动力装置是主要收入来源

据招股书披露,西山科技2019年-2021年实现营收分别为8,249.60万元、1.27亿元、2.09亿元,最近三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59.11%。同期净利润分别为-5,419.88万元、1,419.07万元、6,142.94万元;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5,919.39万元、732.38万元、5,190.68万元。

科技行业科创板(国产手术动力装置老大)(4)

值得一提地是,西山科技主营业务收入构成分为手术动力装置和其他产品/服务,2019年至2021年复合增长率为59.22%。其中,手术动力装置是主要收入来源,2019年至2021年营收分别为7,530.24万元、1.25亿元、2.04亿元,占比分别为91.49%、98.37%、97.83%。

公司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中的手术动力系统产业化项目建成投产后将实现年产各类手术动力装置整机 953 台、手术动力装置耗材 138.86 万件、手术动力装置配件 1.27 万件,上述项目实施后,公司产能将得到较大幅度扩张。

科技行业科创板(国产手术动力装置老大)(5)

毛利率虽稳步上升,但低于同行

毛利率方面,西山科技综合毛利率分别为65.61%、66.08%以及69.67%,手术动力装置整体毛利率分别为64.40%、66.28%及70.05%,其中手术动力装置整机毛利率分别为76.06%、73.14%及72.67%,手术动力装置耗材毛利率分别为44.35%、57.45%及67.55%。

科技行业科创板(国产手术动力装置老大)(6)

与同行相比,西山科技毛利率低于同行。就毛利率低于康拓医疗以及佰仁医疗,西山科技表示主要系佰仁医疗主要从事心血管、神经外科植入修复类产品,康拓医疗主要从事神经外科颅骨修补固定类植入产品,公司虽存在神经外科领域产品,但均为手术工具的设备耗材或配件,因此毛利率存在差异。

科技行业科创板(国产手术动力装置老大)(7)

02

研发首款国产乳腺微创旋切设备

西山科技的产品也非样样都是“爆款”。在创业初期,免不了走了一些弯路。那时,公司陆续开展了电动开颅机、血液流变仪、精子分析仪等10个产品的研发。电动开颅机是传统手术动力装置,随着现代医疗技术发展,越来越多的手术采用微创医疗技术。这让用于传统收入的电动开颅机“用武之地”越来越少。

于是,西山科技又将目光瞄准“微创手术产品解决方案”,在手术动力装置关键技术上不断寻求突破,攻克多项难题,研发出了系列产品,随着公司在2010年,研制成功首台耳鼻喉科手术动力装置以及小体骨手术动力装置产品,并成功并完成注册,西山科技的产品条线成功由以前的神经外科、骨科扩展到耳鼻喉科,这三大领域也成为西山科技日后发展的三大主力板块。

科技行业科创板(国产手术动力装置老大)(8)

目前,西山科技研发技术人员已达130人,每年研发投入不低于销售收入的10%,正是这样的投入,在接下来的几年中,西山科技才每年都能推出“爆款”新产品,并完成内窥镜系统、吻合器、乳房活检与旋切系统等新产品的研发。

全球每年有超200万女性罹患乳腺癌,在中国,每年有超30万的新增病例。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乳腺癌三级预防的重要举措,而乳腺微创旋切是一种简便、快捷、准确并且创伤较小的活检方式,医务人员通过这种方式进行乳腺癌的筛查及早期活检,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改变患者的生存质量,对提高女性乳腺癌早期诊断积极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科技行业科创板(国产手术动力装置老大)(9)

臻旋®—乳房病灶旋切式活检系统

我国乳腺微创旋切设备一直依赖进口,市场长期被麦默通、安珂等国外品牌所垄断,价格不仅昂贵而且效率低下,大大影响国内患者的就医体验。2020年4月,西山科技研发的一款明星产品臻旋—DK-B-MS乳房病灶旋切式活检系统获批NMPA,这是国内发出的首张该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国产设备一上市,进口产品价格立马下降30%左右,以全国每年50万台手术计算,降低患者医疗成本达5亿元/年。

此外,西山产品还可以做到取样窗口连续可调,可以根据病灶的大小调节旋切窗口,实现精准旋切,最小开窗仅为5毫米,增强了对微小病灶的处理能力,避免对周围正常组织的过度破坏,最大开窗达到30毫米,比进口扩大了20%以上,对大病灶的处理效率大大提高,手术时间也大大缩短。由于技术先进,价格优惠,使用便捷,该产品快速实现进口替代,上市不足两年,国内用户已超过500家。

除了研发首款国产乳腺微创旋切设备,西山科技还研发了“三维刚性弯曲的高速精准无级变向磨钻技术”,“悬浮式护鞘摆锯技术”等在国内独一无二,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的技术和产品。

科技行业科创板(国产手术动力装置老大)(10)

目前,西山科技自主研发投产医械产品已达30余种,包括手术动力装置、高清内窥镜系统、超声手术系统、电外科手术系统、吻合器等在内,不仅在国内覆盖全国各个省份3000余家大中型医院用户,同时还出口德国、韩国、印度、巴西、印尼、泰国、越南、俄罗斯等30余个国家。对西山科技的上市前景,资本市场和行业内部均普遍看好,因为西山科技在手术动力装置市场份额为内资企业第一,主要竞争对手为国外企业, 是该细分领域最具进口替代能力的国内企业。

03

对标全球第一梯队品牌

目前国内医疗器械市场处于快速发展的成长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加剧、医疗需求不断增加,医疗设备市场逐年增长,2020年医疗设备市场规模约为4,556亿元,同比增加26.52%。手术动力装置整机及配件属于医疗设备,国内市场长期由美敦力、史赛克等欧美企业占据主导地位。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产品从中低端向中高端逐步延伸,逐渐具备和国际巨头竞争的综合实力和技术水平,我国手术动力装置生产企业也将逐渐崭露头角,未来在国内及国际市场的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

科技行业科创板(国产手术动力装置老大)(11)

据统计,2016年至2020年我国医用耗材市场规模从1,170亿元增长到2,275亿元,同比增长94.44%。未来,随着医疗器械国产替代政策的稳步推进,我国医用耗材市场将出现巨大的存量空间,国内企业有望依靠自身性价比优势迎来高速增长的黄金时期。2020年,医用耗材带量采购已陆续在全国各地落地,具有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医用耗材相关企业有望受益于带量采购迎来发展良机。

科技行业科创板(国产手术动力装置老大)(12)

根据分类标准,高值医用耗材涉及多个细分市场,包括介入器材、植入材料、人工器官、血液净化设备、电生理与起搏器等。现阶段,我国高值医用耗材市场中,以美敦力、雅培、史赛克、波士顿科学等为代表的国外厂商主导着高端产品领域的竞争格局,并占据了主要市场地位。而国内大规模企业较少,整体竞争格局分散,因此主要集中在中低端领域。

随着我国在材料技术、产品设计和加工等方面的快速发展,国产品牌在高端市场奋起直追,部分细分领域中已经涌现了一批优秀产品,如公司手术动力装置的刨刀、铣刀、磨钻、锯片、活检针等均属于医用耗材中的高值耗材。

公司是国内开展手术动力装置研究开发和产业化的先行企业之一,公司研制的手术动力装置成功打破了进口垄断,是为数不多的已获得 CE 认证并实现出口的国产产品。公司产品覆盖了神经外科、耳鼻喉科、骨科、乳腺外科等多个临床科室,产品型号规格全面多样,能够满足相应临床科室的绝大部分手术需要。根据众成数科基于2019年至2021年终端医院公开采购手术动力装置中标情况的统计数据,国内手术动力装置市场竞争格局如下:

科技行业科创板(国产手术动力装置老大)(13)

传统科室手术动力装置(神经外科、耳鼻喉科、骨科等),2019 年至 2021 年,西山科技传统科室的手术动力装置中标数量位居第二名,中标数量占比为 16.60%,占据较强的领导地位。

科技行业科创板(国产手术动力装置老大)(14)

2021 年,西山科技乳房病灶旋切式活检系统中标数量位居第三名,中标数量占比为 18.75%,处于行业前列。由统计数据可见,西山科技的主要竞争对手均为知名外资品牌,体现出公司在手术动力装置市场中的市场地位和技术水平。

科技行业科创板(国产手术动力装置老大)(15)

近几年,国家针对医疗器械行业推出了一系列的利好政策,从 2015 年的“鼓励国产”到 2016 年的“优先国产”,再到 2017 年的“限制进口,采购国产”,在国产化方面对国内医疗器械企业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行业规模的不断增长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催生出一批优秀的国产医疗器械制造商,包括公司生产的手术动力装置在内的部分医疗器械已具备和进口品牌同台竞争甚至超越进口品牌的能力,而国产医疗器械相对于进口品牌更具有价格优势,可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降低医疗成本。

近几年在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迅猛发展的同时,我国医疗器械进口的增长速度有所放缓,根据中国海关公布的我国医疗仪器及器械数据,2020 年我国医疗仪器及器械进口增速 1.52%,显著低于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的增长速度,进口替代趋势明显。作为国产手术动力装置龙头,重庆西山科技冲刺科创板IPO,借助资本力量,无疑加速这一领域的进口替代,进而有望改变全球市场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