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月十五·元宵节 ●

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因为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正月十五又称为元宵节,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吃元宵来庆贺新春的延续。

元宵节也称为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在这一天,除了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也是重要的民间习俗。

司马迁创建《太初历》,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隋书·音乐志》日:“每当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戏为戏场”,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已经了一些变化,但仍是重要的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正月十五传统的元宵节(火树银花不夜天)(1)

图片来源自网络,侵删

为加深对这一传统节日历史渊源和习俗的理解,今天果果要给大家讲一个关于元宵节的绘本故事《火树银花不夜天——元宵节》。相信看完这个绘本故事,大家会更加了解元宵节!

正月十五传统的元宵节(火树银花不夜天)(2)

绘本素材来源自网络,侵删。

绘本作者:王早早 石子儿

推荐指数 : ★★★★★

元宵节晚上,樱桃跟着妈妈去镇上看花灯。

“妈妈,为什么正月十五要闹元宵?”路上,樱桃问妈妈。

妈妈耐心地解释着,“说起闹元宵,还有一段历史传说呢!”

正月十五传统的元宵节(火树银花不夜天)(3)

图片来源自网络,侵删。

相传,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的儿子做了汉惠帝。

汉惠帝病死后,吕后手握大权,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老臣和刘氏宗室皆敢怒不敢言。

吕后病逝后,吕氏家族密谋作乱,想要夺取刘氏江山。

齐王刘襄平定了“诸吕之乱”。

刘邦的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文帝为纪念来之不易的太平盛世,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的日子。

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元宵节”。

正月十五传统的元宵节(火树银花不夜天)(4)

“其实,关于元宵节,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说到元宵节,妈妈仿佛有说不完的话。

相传,有一年冬天,汉武帝的宠臣东方朔在御花园中发现有个宫女想要投井自尽,便上前救了她。

正月十五传统的元宵节(火树银花不夜天)(5)

这个宫女叫元宵,自从进宫了以后就再也没有和亲人见过面了。她非常思念父母与妹妹,心想不能在父母面前尽孝,还不如……

东方朔非常同情她,答应想办法让她和家人团聚。

一天,东方朔出宫在长安城摆了一个占卜摊。不少人都向他占卜求卦。

不料,每个人得到的签语都是“正月十五火焚身”,吓得大家惊慌失措。

东方朔说:“正月十五晚上,火神君会火烧长安城!我把偈语给你们,你们可以让天子想想办法。”

人们纷纷来找汉武帝,偈语上写道:“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五天火,焰红宵夜。”汉武帝大惊,连忙请来东方朔。

东方朔说:“听说火神君最爱吃汤圆,听说宫女元宵做的最好,十五晚上可以让元宵做好汤圆,再传令家家户户都做汤圆,一齐供奉火神君。同时,在城内挂花灯、点鞭炮、放烟火,营造城里失火的景象,这样就可以瞒过玉帝了。”

到了正月十五,长安城里张灯结彩、烟火通明。元宵的妹妹也陪着父母进城观灯。

当他们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大花灯时,惊喜地高喊:“元宵!元宵!”元宵听到喊声,连忙跑来与日思夜想的家人团聚。

百姓闹了一夜花灯,京城平安无事。皇帝十分高兴,下令第二年正月十五照样扎花灯、放烟火、做汤圆供奉火神君,庆贺太平。

从此,每年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会挂花灯、放烟火,做汤圆供奉火神君。因为上供的汤圆是元宵姑娘做的,所以汤圆从此也叫元宵,这天也称元宵节。

正月十五传统的元宵节(火树银花不夜天)(6)

一路讲着故事,樱桃和妈妈来到了镇上。这里早已是人山人海。街道两旁,卖冰糖葫芦的、吹糖人的、卖棉花糖的……热闹非凡。各种叫卖声和吆喝声此起彼伏,京剧、黄梅戏、秦腔、豫剧,争相上演,精彩纷呈。

舞龙场地和舞狮场地,伴随着欢快热闹的锣鼓声,翻腾、跳跃,引得观众们连连拍手叫好。再往前走,一群大妈们组成的毛驴秧歌队格外引人注目。忽然,一股诱人的淡淡香味飘了过来,是元宵!一想到元宵,樱桃马上拉着妈妈一溜烟儿跑了过去。

正月十五传统的元宵节(火树银花不夜天)(7)

玫瑰馅、芝麻馅、豆沙馅、各种口味的元宵应有尽有。锅里还在咕噜咕噜的煮着呢。路两旁,一盏盏漂亮的花灯也亮了起来,圆的、方的、莲花的还有各种小动物的,各式各样,让人眼花缭乱。

正月十五传统的元宵节(火树银花不夜天)(8)

最吸引人的要数花灯上的灯谜了。小朋友们都积极的参与其中,樱桃和妈妈也加入了进来。突然,噼里啪啦的响声吸引了大家,开始放鞭炮和烟花了,五颜六色的火光,点燃了整个小镇的上空。烟花在半空中绽开又落下,空中出现了各色各样形态……把小镇照得“火树银花不夜天”,也照得大家心中暖暖和和的。

正月十五传统的元宵节(火树银花不夜天)(9)

这是“中国记忆·传统节日图画书”系列中的其中一本。选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特色元素,以故事为主线展开,立足于真实的民间生活,自然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使读者在阅读中既感受到温暖和爱,同时也自然而然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唤起心灵深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并长存记忆之中。

绘本图画精美、细腻,故事富有生活气息,让孩子能够在阅读中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现在的孩子对很多中国传统的文化不够了解,家长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多与孩子交流和沟通,让孩子能够接触了解更多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好啦,今天的故事就讲到这里啦~ 感兴趣的话,可以找来这本绘本阅读哦!

图片来源自网络,侵删。

接下来……我们还没结束……

没有古诗词,怎么能过节?

《青玉案•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生查子•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永遇乐·落日熔金》

宋 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

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

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 最后祝所有大朋友小朋友元宵节快乐哦 ●

正月十五传统的元宵节(火树银花不夜天)(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