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出生、婴儿期和学龄前阶段是生命周期中四个容易发生肥胖的窗口期。

大多数人重视生命早期1000天的营养,忽略了养成饮食和生活行为习惯最关键的学龄前期。要知道,肥胖的学龄前儿童有更高的概率延续成为肥胖的青少年甚至成年人。

5岁宝宝减肥记(学龄前儿童减肥手册)(1)

图源网络:pixabay.com

学龄前期的儿童可塑性最强,且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要在保证他们身体、智力正常生长发育的前提下控制体重,要比成人肥胖的干预更复杂,应更谨慎。

总的原则,预防为主,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是基础,行为矫正为关键,健康教育贯穿始终。严禁使用饥饿或变相饥饿疗法、减肥药或饮品。

具体细则可以定期监测体重、饮食和行为干预、开展身体活动、保证良好的睡眠、提高健康素养。

定期监测体重

对学龄儿童开展定期的身高和体重监测,早期发现超重肥胖,以尽早进行全方位的有效干预。

5岁宝宝减肥记(学龄前儿童减肥手册)(2)

图源网络:pixabay.com

饮食和行为干预

对于正常体重学龄前儿童,重在预防和养成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

对于已经超重或肥胖,最重要的是在提高膳食整体质量和控制总能量基础上保证平衡膳食。

5岁宝宝减肥记(学龄前儿童减肥手册)(3)

图源网络:pixabay.com

可从以下7个方面入手:

(1)在保证儿童生长发育所需营养的前提下,控制食物总量的摄入。

(2)严格控制食用油和脂肪的摄入。

(3)适量控制精白米面和肉类。

(4)保证蔬菜、水果和牛奶的摄入充足。

(5)保证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

(6)限制高能量食物如油炸食品、糖、巧克力、奶油制品等的摄入量。

(7)限制任何含糖饮料。

如果家长及幼儿园老师共同参与,效果会更好。

此外,家长或幼儿园应为学龄前儿童采用多元化烹调方式提供适当分量的蔬菜、水果及高营养密度食物,食物应以多样化为原则,避免儿童挑食偏食;

5岁宝宝减肥记(学龄前儿童减肥手册)(4)

图源网络:pixabay.com

学龄前儿童的饮食要做到低盐、低脂、粗细粮搭配,养成健康饮食行为;

零食所提供的营养素远远没有正餐所提供的全面,因此家长在为儿童选择零食时,不仅要注意营养均衡和合理搭配、进食零食的时间,同时也要对儿童进行正确的营养宣教和指导;

家长对学龄前儿童的良好表现应多采用口头表扬而非食物奖励;

家长应注意培养学龄前儿童独立进食的能力,避免由家长主导的过度喂养导致学龄前儿童肥胖的发生;

家长不可武断地限制儿童进食,限制进食往往会使儿童对被限制的食物产生更加强烈的欲望,当环境中无限制因素时(家长不在场)更易过量摄入被限制的食物,甚至在非饥饿状态下亦是如此;

幼儿园喂养要杜绝“最后一勺”现象发生;

不可催促儿童快速进食,叮嘱儿童要增加咀嚼次数和时间,使食物和唾液充分混合,增加食物体积,加强饱腹感,养成细嚼慢咽的良好饮食习惯,切忌狼吞虎咽;

5岁宝宝减肥记(学龄前儿童减肥手册)(5)

图源网络:pixabay.com

家长及幼儿园老师应引导学龄前儿童应从小养成喝白开水、乳制品,不喝含糖饮料的习惯。

开展身体活动

除了饮食干预外,运动也是体重控制的关键。同时,减少久坐不动也是预防控制超重和肥胖的有效手段。

5岁宝宝减肥记(学龄前儿童减肥手册)(6)

图源网络:pixabay.com

(1)积极开展身体活动

学龄前儿童由父母带着练习走路、跑步、跳跃、游泳、攀登、足球、排球、体操、钻、爬等,顺其自然进行力所能及的体能活动。

循序渐进增加运动量,刚开始每天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慢跑)15分钟,两周后逐渐增至30分钟,每周5~7次;此外,隔天进行10~20分钟的抗阻训练(如俯卧撑、仰卧起坐、引体向上等)。

(2)减少静态活动时间

提醒孩子每坐1小时,起来活动5~10分钟。

不在卧室摆放电视、电脑;不带手机、平板到卧室;每天视屏时间不超过2小时,越少越好。

保证良好的睡眠

国外研究发现,睡眠时间不足与儿童青少年肥胖密切相关。确保学龄期儿童每天睡眠10小时。

5岁宝宝减肥记(学龄前儿童减肥手册)(7)

图源网络:pixabay.com

提高健康素养

调查研究发现,在所有超重的儿童家庭中,有81%的父亲和76%的母亲认为孩子的体重正常,并有32%的祖辈认为孩子胖是健康的象征。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胖”是健康和富足的象征,意味着“福气”和“健康”,许多人都认为胖乎乎的孩子可爱且健康。

在民间文学作品和民间工艺品中,胖娃娃的形象比比皆是,对胖的向往常常反映在家长鼓励孩子多进食,从而导致过度喂养,因此家长的信念与态度会影响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的发生。

此外,学龄前儿童的饮食和运动习主要受家庭饮食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家庭环境因素可与遗传因素协同作用,使子女与父母有相似的饮食和运动习惯,并可因此呈现肥胖的家族聚集性。

5岁宝宝减肥记(学龄前儿童减肥手册)(8)

图源网络:pixabay.com

由于环境因素的可改变性,为预防超重和肥胖提供了极好的空间。为了使学龄前儿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除对儿童进行全方位的教导外,家长的榜样作用不可忽略。

在对儿童家长进行预防肥胖的教育中,应强调家长的行为对儿童的影响,家长首先应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而不仅仅在言语上教育儿童,家长应更加注重健康素养的提高,注重自身行为,为儿童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早期培养学龄前儿童健康的饮食和生活行为习惯。

学龄前儿童的消化系统逐渐健全,摄食兴趣旺盛,加之多数儿童从家庭到儿园学习成长,由于环境的变化会使一些儿童特别兴奋,食量猛增,在这个容易发生肥胖的窗口期,如果没有给予饮食和运动等方面足够的重视,儿童很容易发生肥胖。

因此,建议托幼机构要增加学龄前儿童的户外运动时间和活动量,开展各种丰富有趣的户外活动,寓教于乐,这样大多数学龄前儿童的肥胖是可以防治的。

5岁宝宝减肥记(学龄前儿童减肥手册)(9)

图源网络:pixabay.com

学龄前是儿童饮食习惯形成和行为发育的关键期,这个阶段形成的饮食习惯和行为将会延续到成年期并且难以改变。因此在学龄前期进行儿童肥胖的行为干预,对控制肥胖的发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资料:

  1. 苏宜香.儿童营养及相关疾病[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2. 王友发.中国肥胖预防和控制蓝皮书[M].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