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云上生莲,为大家回答这道问题。
首先回答:是借典明心,高明的自我推荐。
志高明远
不媚俗世
▶作者 孟浩然
孟浩然 唐代诗人
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人
早年志高明远,可事与愿违,仕途波折困顿。
痛苦失望后,不媚俗世,以隐士终身。被后人称为孟山人。
曾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
年四十,游长安,应进士不第。
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
后为荆州从事,患疽卒。
曾游历东南各地。诗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并称“王孟”。
其诗清淡,长于景,多反映山水田园和隐逸、行旅等内容,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
正如当时许多有隐士倾向的读书人,孟浩然原来是为隐居而隐居,为了一个浪漫的理想,为着对古人的一个神圣的默契而隐居。
▶作品 背景
此诗写于开元二十一年(733)年
张九龄正为丞相时
孟浩然(45岁)西游长安,以此诗投赠张九龄,希望引荐。
孟浩然此次未见到张九龄。
二人之相会当在张贬荆州长史时。(当和他有旧交的丞相张九龄被贬到荆州)
在鹿门山隐居的孟浩然就写了这首诗送给张九龄。
怀才不遇
▶作品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坐观羡鱼
本诗描写了:八月洞庭湖水涨到了与岸齐平,湖水交融迷离难辨。
水气蒸腾白白茫茫的湖水,波涛汹涌向岳阳城翻滚撼动。
想要渡湖却苦于找不到船只,圣明时代闲居又觉愧对明君。
坐看垂钓之人多么悠闲自在,可惜只能空怀一片羡鱼之情。
结尾处“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其实含着一个典故。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的典故
——临渊羡鱼
站在水边想得到鱼,不如回家去结网。
比喻只有愿望而没有措施,对事情毫无好处。
出自《淮南子·说林训》。
评价孟浩然为求官所写的那句:“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的核心表达的其实就是诗人——怀才不遇、空有志向,渴望出仕从政之心。
借用“临渊羡鱼”典故,以“垂钓者”身份暗喻当朝执政的人(张九龄),恳请他荐拔;
“羡鱼情”就是从政的心愿,希望对方能竭力引荐。
我是云上生莲,以上问题回答完毕,对本问题感兴趣的关注我,我们一起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