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高甲戏的起源与孕育

高甲戏有什么特点(高甲戏发祥地在哪)(1)

南安石井岑兜村

追溯高甲戏的发源,主要是“舞龙舞狮”、“南曲南音”。古代,民间艺人以“耍龙灯”祈求平安、丰收,谓之“舞龙”。三国时期,民间舞狮开始出现,南北朝逐渐流行。唐朝王审知开闽之后,中原文化随之南迁,宫廷古老音乐“大曲”在闽南地区传播,后流传于台湾、南洋群岛等华侨、华人居住地区,南北方音乐互相渗透融合,初以清唱、“五音”(洞箫、琵琶、二弦、三弦、拍板)伴奏,谓之“南曲”或“南音”,又称“南乐”、“南管”、“弦乐”。其时泉州南少林武术与“舞狮舞龙”技艺结合,更具观赏性,泉南民间方言亦称为“刣狮”“弄龙”(刣 zhong,闽南语Tai,杀;弄,闽南语Lang)。

宋元明时期,泉南各地农村,每遇迎神、赛会、游乡、割火等喜庆节日,“刣狮弄龙”在前,南曲南音演唱押后,加入踩高跷、“车鼓弄”“钱鼓弄”“彩球舞”“拍胸舞”“火鼎公婆”“公婆弄”“番婆弄”“公背婆”等艺术表演,吸引众人驻足观看。明朝年间,为了渲染节日气氛,民间艺人根据《水浒传》梁山好汉故事中人物的脸谱,主要大将身穿铠甲,各路好汉手执十八般武器,化妆表演游行,配搭民间“刣狮”“弄龙”阵、南锣南鼓(大锣大鼓)的锣鼓阵、民间“红甲吹”“十音”之类曲调的民乐阵,化妆游行于庙宇、宗祠、街巷、操场等大庭广众之场所。

随着岁月的推移,民间艺人加以改进,收授少儿戏班培训学徒,设计“田螺阵”“尾蝶阵”“八卦阵”“龙门阵”等各种阵图,奔跑操演,形式更加吸引观众,有点“戏”的味道,因为多是少儿表演,人称“宋江仔”。

后来,民间艺人对“宋江仔”进行改造、提高,改为收授成年人培训学徒训练,梁山好汉主将身穿铠甲,手持刀枪剑戟等十八般武器,表演泉州南拳单打、对打、连环打等武术套路。从有千年历史的古老南音戏曲,从民间的俚歌小调等形式中吸收营养,采用通俗的闽南语方言演唱,迎合民间大众和官宦人家的娱乐喜好,谓之为“宋江戏”。

“宋江戏”初始并无“戏”,仅仅是为喜庆节日热闹助兴的“阵头表演”,无故事情节,无人物说唱道白,无配戏音乐,形式单调,长期观看容易视觉疲劳,随着时间推移和社会进步,“宋江戏”日渐衰微,更为吸引观众的戏剧表演形式——高甲戏则开始孕育。

02、高甲戏的催生与形成

高甲戏有什么特点(高甲戏发祥地在哪)(2)

高甲戏“戏公祖”-洪埔

据《中国戏曲志•福建卷》载:“据平和县九峰乡四平戏老艺人曾宪忆(祖先从江西移民来闽)生前回忆,明末江西不少移民迁来福建,四平戏也从江西传入闽南一带。洪埔师(1610—1678年)随平和九峰“四平戏”戏班流动演出至闽南漳州,后因戏班内讧散伙,搭班“竹马戏”戏班,流寓至南安沿海一带,入赘定居岑兜村教习戏艺。

之前,岑兜即有戏班艺人教习“宋江戏”,自从洪埔师到来后,调教基本功,培养人才,族老族人甚为高兴,争先让出民房,腾出祠堂等教习场所,帮助筹措资金添置戏服、乐器,动员族亲子弟让师傅挑选加入戏班。洪埔师信心大增,因为岑兜戏艺底蕴深厚,子弟天资聪颖,更有洪埔师技艺传承,在“宋江戏”的基础上,融合“四平戏”“竹马戏”表演形式,官宦人家和观众戏迷耳目一新,演艺人员酬金提高,队伍稳定,表演技艺大为长进,形成良性循环,名声渐渐在外传播。明末至清初年间,泉南、同安一带喜庆节日,盛行雇请岑兜戏班热闹助兴,洪埔师徒戏班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因其是戏曲艺术的天才,见多识广、戏事精通,戏文、曲牌、文武乐场轻车熟路,戏剧界人士称其为“老埔师”,并广为流传。

高甲戏有什么特点(高甲戏发祥地在哪)(3)

明末,洪埔师因见泉南沿海一带尚无完整成熟的戏剧剧种,决意推陈出新,琢玉成器,将“宋江戏”打造成真正意义上的“戏”。于是,在与南安、晋江、同安、漳州一带宋江戏、梨园戏、歌仔戏、傀儡戏(布袋戏)、南音演唱等对棚演出时,留意吸取或请教其他剧种戏班演技、戏曲音乐唱腔特点,加以消化吸收,并邀请民间艺人、戏班主角参与,共同探讨改造“宋江戏”。首先,以“宋江戏”武打见长为基础,吸收民间“刣狮弄龙”“提线木偶”的动作;剧种音乐原来是闽南方言声腔(下南腔),改造为采用南音锦曲(锦歌)、傀儡调,成为独特的高甲曲牌。原始主题曲曲词大部分四句,沿用四平戏的真嗓演唱,只有在最高音处才用假嗓,有时带和声或二重唱帮腔。如《玉交》《将水》《水车》《地狱》《袄》《馒头》等大小剧目主题曲,曲词大部分以四句、袭用四平戏的真嗓演唱,还有重复和声短(段)帮腔,都是其他剧种罕有的。乐器分为文乐和武乐,文乐乐器采用大吹(大唢呐)、中吹(唆仔)、品箫(横笛)为主,一般三人为主,有时二弦、三弦、琵琶,洞箫、二胡、中胡。根据剧情需要也吹北管(品管),以适合野外露天舞台需要和增强生死离别的悲凉气氛;武乐乐器配以大锣大鼓,采用柏鼓、小鼓、大小跋、锋板、碗锣、响盏、小叫或民间笨大的苏锣、通鼓(斗篮大)等,也是三人为主。高甲戏的锣鼓点节奏快慢都有一定的参数,锣鼓贯穿全场,锣鼓不息演出就不中断。再者,表演则以“四平戏”“竹马戏”为基础,吸收梨园戏“七步颠”“舢板行”等程式,以及“傀儡戏”(“木偶戏”)等剧种特点,加上“车鼓弄”“钱鼓弄”“採球舞”“拍胸舞”“公背婆”“火鼎公婆”等民间舞蹈,以后还增加““相公爷模”等形式。戏服装饰采用明朝官服、铠甲、服装、头戴、靴鞋,其中败将、罪犯摘下头戴,男人露出长辫散鬓,女角由男旦扮演依照民间妇女缠足,男旦“使假脚”(行使肢拇指尖)。其他方面如按照“四平戏”“半暝反”形式演出,上半夜演大型戏,下半夜加演小出(小剧);戏箱保持正副青红笼;科班、旧班都有严格的规章制度。

起初,“宋江戏”改造后,因融合“宋江戏”“四平戏”“竹马戏”,兼收并蓄“梨园戏”“傀儡戏”(布袋戏)“打城戏”特点,戏曲艺人合伙创办戏班,故称其为“合兴戏”,戏班称之为“合兴班”。后来,因“搭高台、穿盔甲”演出,人称“高甲戏”;因大多演“执戈披甲”的武戏,又称“戈甲戏”,闽南语谐音“九甲戏”。因演戏行当沿用“四平戏”的三生、三旦、三花等九角,谓之“九角戏”。

以老埔师为核心的民间艺人改造“宋江戏”“合兴戏”,创作唱、唸、做、打等贯穿剧目始终的独特艺术形式,编排积累了一系列固定剧目,编演了“剧种统一定型剧”,不同地方班社,不同年代科班,不同师承教传,可同台合演一个剧目,或几个戏班架设联台,同一剧目演出,同功同曲同鼓点,同始同终地表演,就此,高甲戏剧种应运而生。作为高甲戏的催生者,洪埔师生前身后都受到无限尊崇,人们称他为“戏公祖”。古时,若有高甲戏技艺争论不休者,流行“不信,相招去岑兜问‘戏公祖’洪埔师”。

高甲戏一经面世,就以其独有的魅力和乡土气息,广受人们喜爱。洪埔师腾出时间整理、编写、创作剧目,物色编剧人员,他主持改编和创作的高甲戏剧目有“大气戏”(宫廷戏和武戏)、“绣房戏”和“丑旦戏”三类,多以忠孝节义、朝政忠奸以及公案为主要内容。另外,洪埔师还对“大气戏”的唱白、曲牌、场次以及表演等,进行编制定型,叫做“剧种统一定型剧”,便于不同班社同台合演一个节目。后来剧目又向“公案戏”发展,出现了《包公审黄菜叶》《高奎假王球》等。因为有除暴安良、惩治奸臣、伸张正义等故事情节,深得观众戏迷的喜爱。以岑兜洪埔师为核心的民间艺人,历经数十年艰辛探索与实践,明末清初形成高甲戏剧种,清中叶臻于成熟,盛行于闽南地区。

高甲戏剧种的诞生、变革和盛衰,与社会时代变化、经济发展、民俗变化息息相关。从明中叶孕育,明末形成完整的剧种至今300多年,历经“四衰”“四盛”时期,潮起潮落,在艰难曲折中求生存发展。清初,战乱频仍,民不聊生,高甲戏曾一度衰落。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 )起,清廷连续三次下令“禁海迁界”,房屋、祠堂等尽被焚毁,沿海百姓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组织科班难、传播发展慢,高甲戏日趋式微。

高甲戏有什么特点(高甲戏发祥地在哪)(4)

改革开放初期高甲戏民间演出盛况

洪埔师逝世后,岑兜与溪东、菊江、营前、苏内、郭前、院前、田边、仙境、老港、返头、奎霞、下房、惜坂等石井乡村、水头朴里、眉山大眉以及晋江、同安、安溪、永春、德化等地的高甲戏艺人,继承洪埔师的遗志,将高甲戏进一步发扬光大。经过长年累月的磨练、磨合和积累、积淀,至清中叶,高甲戏剧种日趋成熟与兴盛,在戏曲表演艺术中独树一帜。

清代后期起,高甲戏名师名角辈出,当时新加坡、马来亚、印尼华侨曾流传“五虎演员”“猪仔赞、洪菜盆、姚大标、芋头荀、虎郎允”的口头禅。其后洪神扶(1874)、洪道成(1900)、卓水怀(1905)、李龙抛(1929)等从艺、教学、传承高甲戏,功勋卓著。

抗日战争期间,闽南侨汇中断,纸币贬值,戏馆倒闭,艺人流落四方。抗战胜利后,高甲戏戏金大幅回升,新班如雨后春笋勃发生机。解放战争期间,戏剧演出、科班教学减少,后继乏人。1950年上半年,成立晋江专区戏剧改革委员会,8月,开始调集高甲戏艺人学习。期间,进行戏剧大变革,调派专人领导各剧团,知识分子当戏曲编导。各剧团改编、新编“独自定型剧”;改为长期在影剧演出,实行买票观看。1959年开始,由于“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一些后遗症,加上遇到三年严重自然灾害,国民经济濒临崩溃边缘,高甲戏市场严重畏缩。1963年起至1965年,开展点上、面上的农村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特别是1964年2万名社教工作队员到南安开展“四清”运动,高甲戏少演出或被禁演。1966年5月开始文化大革命,红卫兵组织破旧立新,古装戏被批判为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南音为靡靡之音,1966年12月底开始,京剧《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沙家浜》等八个样板戏一枝独秀。1969年2月,高甲戏班解散,资料遗失,之后老艺人相继去世,技艺失传。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后,传统戏剧逐渐回归正常化的社会环境。1978年3月,南安县高甲戏剧团恢复建制,编制60人。至1988年,全市经批准的高甲戏、梨园戏、木偶戏等民间职业剧团44个,乡村露天舞台1000多座,每天晚上都有十几个高甲戏剧团在演出,重现“无夜不锣鼓、无人不看戏”的盛景,岑兜高甲戏剧团在晋南一带名声越来越大。1993年,岑兜高甲戏著名艺人洪埔师、黄琵琶、陈坪、黄道成、郑文浯等入选《中国戏曲志•福建卷》。1994年,《大汉魂》荣获全国专业戏剧艺术的最高奖项——中宣部“五个一工程”提名奖并荣获“文华新剧目奖”和“文华导演奖”。1999年,《浮沉记》荣获中国第六届戏剧节曹禺剧目、剧本、导演、演员等5项大奖,《洪承畴》斩获国内戏剧各类大奖。特别是1994年10月,南安市高甲戏剧团受文化部邀请到北京献演,轰动一时。2000年、2004年,南安市高甲戏剧团两度被文化部、人事部评为“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

高甲戏有什么特点(高甲戏发祥地在哪)(5)

岑兜高甲戏传习所

2006年,高甲戏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了留住古老文化记忆,政府部门采取走访岑兜艺人、录像录音、U盘、视频储存等现代技术,记录保存了高甲戏的发源、经过与传承的历史。 2015年7月,岑兜村以“特色文化进校园”为契机,开办岑兜小学业余高甲戏兴趣班,被人们称为高甲戏的“娃娃班”,学习高甲戏基本功,排练《收水母》剧目。高薪聘请一位专业的高甲戏师傅驻村进行现场教学,配备专业戏服道具。2016年5月,与远道而来的台北隆宛然掌中剧团进行文化艺术交流;8月,汇报演出盛况空前;9月,岑兜村编写的高甲戏教材《高甲戏史话》获得“福建省社区教育优秀教材评选二等奖”等,得到《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泉州晚报》、《香港大公报》以及泉州电视台、南安电视台等众多媒体的关注与报道。2017年10月,岑兜小学申报的高甲戏项目被福建省教育厅确定为“福建省社区教育示范品牌培育项目”。从娃娃们组成的戏班里,传承数百年的岑兜村高甲戏重新焕发生机。

来源:石井论坛、石井微生活、中国芯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