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愿得此身长报国)(1)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兰溪棹歌》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译文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一弯蛾眉月挂在柳湾的上空,月光清朗,凉爽宜人。越中山色倒映在水平如镜的溪面上,煞是好看。

凉月:新月。越:古代东南沿海一带称为越,今浙江省中部。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淅淅沥沥的春雨,下了三天,溪水猛涨,鱼群争抢新水,夜半人静之时纷纷涌上溪头浅滩。

兰溪:兰溪江,也称兰江,浙江富春江上游一支流,在今浙江省兰溪市西南。桃花雨:江南春天桃花盛开时下的雨。三日:三天。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愿得此身长报国)(2)

《苏溪亭》

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译文

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

苏溪亭边野草茁长,遍地青青,已是暮春时节。在东风吹拂中,斜倚阑干象《西洲曲》里的那人是谁呢?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燕子还没有回到旧窝,而美好的春光已快要完了。迷蒙的烟雨笼罩着一片沙洲,料峭春风中的杏花,也失去了晴日下艳丽的容光,显得凄楚可怜。

《塞上曲二首·其二》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译文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我巍巍大唐的猎猎旌旗在阴山飘扬,突厥胡人胆敢来犯定叫他有来无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作为子民我愿以此身终生报效国家,大丈夫建功立业何须活着返回家园。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愿得此身长报国)(3)

《调笑令·边草》

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山南山北雪晴,

千里万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

译文

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山南山北雪晴,

边塞的野草啊,边塞的野草!野草枯尽时。戍边的兵士已老。山南山北雪后放睛。

边草:边塞之草。此草秋天干枯变白,为牛马所食。尽:死。雪晴:下过大雪后放晴。

千里万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

千里万里处处月明,明月啊,明月!远处传来胡笳一声,令人肠断欲绝。

月明:月色皎洁。胡笳(jiā):一种流行于北方游牧民族地区的管乐器,汉魏鼓吹乐常用之。绝:极,很,表示事物程度的副词。

《除夜宿石头驿》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

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译文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

在这寂寞的旅店中有谁来看望慰问,只有一盏冷清的孤灯与人相伴相亲。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今夜是一年中的最后一个夜晚,我还在万里之外作客飘零未能回转家门。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此二句脱胎于梁武帝萧衍《冬歌》:“一年漏将尽,万里人未归。君志固有在,妾躯乃无依。”王维《送丘为落第归江东》也有相似诗句:“五湖三亩宅,万里一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

回首前尘竟是一事无成,令人感到悲凉伤心;孤独的我只有苦笑与酸辛。

寥落:稀少,冷落。此处有孤独、寂寞之意。支离:即分散。《全唐诗》校:“一作羁离”。

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愁苦使我容颜变老,白发爬满双鬓,在一片叹息声中又迎来了一个新春。

愁颜与衰鬓:《全唐诗》校:“一作衰颜与愁鬓”。又:《全唐诗》校:“一作去”。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愿得此身长报国)(4)

,